《药学(中级)资格考试高频考点串讲》卫生专业职称考试研究组编写|(epub azw3 mobi pdf)电子书下载-云顶国际集团
本站仅收录第三方网站资源,购买请前往官方网站购买正版
图书名称:《药学(中级)资格考试高频考点串讲》
- 【作 者】卫生专业职称考试研究组编写
- 【页 数】 507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19.11
- 【isbn号】978-7-5214-1302-1
- 【价 格】36.00
- 【分 类】药物学-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 【参考文献】 卫生专业职称考试研究组编写. 药学(中级)资格考试高频考点串讲.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9.1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药学(中级)资格考试高频考点串讲》内容提要:
本书是药学专业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用书之一,由多年从事考前辅导的专家依据最新考试大纲,结合命题趋势及读者反馈,对该级别考试的核心考点内容做了精炼总结归纳,设有小编提示、记忆窍门等板块,是参加药学职称考试考生的不可多得的考前参考书。
《药学(中级)资格考试高频考点串讲》内容试读
编本县陀程
一到
第一篇
大肝民后进的拉到外风学焰是第形二
基础知识
(女世点
产中只州得公型通头华上沙促村
★★)晚均小明点心回的中三其红艾
第一章生理学
第一节细胞的基本功能
6考点梳理
细胞的基本功能包括:细胞膜的物质转运、细胞的信号转导
从旁指点
细胞膜的生物电现象和肌细胞的收缩。
考点1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细胞的四项基本功
1.膜结构的液态镶嵌模型
能需要考生掌握,考试时可能列举其他物质的
认为膜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间镶嵌着许多具
功能做干扰项。
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大部分物质的跨膜转运都与镶嵌在膜上的这些特殊蛋白质有关。
2.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物质跨膜转运的途径、定义及其基本原理:
途径
定义
基本原理
单纯扩散
脂溶性高和分子量小的物质从膜的高浓简单的物理扩散,扩散的方向和速度取决于物质在膜两侧的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跨膜运动
浓度差和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
经载体和通道
带电离子和水溶性分子的跨膜转运需要经载体蛋白的易化扩散是葡萄糖、氨基酸等重要营养物质借
膜蛋白介导的膜蛋白的介导,是物质顺浓度梯度或电位助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的过程易化扩散
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不需要消耗能量
经通道蛋白的易化扩散是溶液中的带电离子,借助通道蛋自的介导,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
主动转运
由离子泵和转运体膜蛋白介导的消耗能原发性主动转运是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带量、逆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电离子)逆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
继发性主动转运是许多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时,所需能量不直接来自atp分解,而是来自由na泵利用分解atp释放的能量,在膜两侧建立的na浓度势能差
考点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根据细胞膜感受信号物质受体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跨膜信号
从旁指点
转导的路径大致分为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离子通道
考生应掌握物质跨
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和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三类。
膜转运的三种途径及其
考点3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基本原理,区分哪种途
1.静息电位的定义及其产生机制
径需要借助载体,哪种
(1)定义:静息电位指细胞在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
途径需要消耗能量。
外两侧的电位差。
(2)产生机制:静息电位产生的条件分别是:①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膜内、外na和k的不
均匀分布:②静息时细胞膜主要对k 具有一定的通透性,k 通道开放。k 受浓度差的驱动由膜内
向膜外扩散,形成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跨膜电位差。
第一章生理学
2.动作电位的定义及其产生机制
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如果给可兴奋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能触发膜电位发生可传播的迅速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产生机制如下:
从旁指点
(1)动作电位上升支形成:细胞受到阀刺激→先引起少量na
考生需注意静息电
通道开放→na内流→膜去极化达阈电位→大量na通道开放→膜快
位、动作电位两者的异
速去极化一膜内电位迅速升高。当na内流的动力与阻力达到平衡
同点:异一是否受到刺
时,na内流停止,此时存在于膜内外的电位差即是na*的平衡电
激;同一都是膜内、外
位。动作电位的去极相主要是na的平衡电位。
两侧的电位差
(2)动作电位下降支的形成:钠通道为快反应通道,激活后
很快失活→膜上的电压门控k通道开放→k 顺浓度梯度快速外流→膜内电位由正变负,迅速恢复
到静息电位水平。
考点4肌细胞的收缩(★★)
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过程
运动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特殊分化的终板膜构成神经-骨骼肌接头。当动作电位传到运动神经末梢,接头前膜去极化,电压门控c 通道开放,末梢内ca*浓度升高触发突触小泡的出胞机制,小泡中的ach以量子式方式释放到间隙,ach与终板膜上的n,胆碱受体结合并使之激活,na内流,终板膜去极化产生终板电位。终板电位是局部电位,通过电紧张活动使邻近肌细胞膜去极化,达阈电位而暴发动作电位,表现为肌细胞的兴奋。
2.骨骼肌收缩的机制
(1)肌肉收缩的机制:胞质内ca浓度升高→细肌丝上肌钙蛋白与ca 结合→原肌凝蛋白发生构型变化→暴露出细肌丝肌动蛋白与横桥结合的活化位点→肌动蛋白与粗肌丝肌球蛋白的横桥头部结合→横桥头部构象的改变→横桥摆动,拖动细肌丝向肌小节中间滑行→肌节缩短一肌肉收缩。
(2)肌肉舒张的机制:胞质内ca 浓度升高→激活肌质网膜上的钙泵一钙泵将ca 回收入肌质网→胞质中钙浓度降低→肌肉舒张。
木基的政1的数君
3.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基本过程
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基本过程是:肌细胞膜动作电位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处,激活横管膜上的l型ca 通道使其变构,释放ca 入胞质:胞质内ca2 浓度升高促使细肌丝上肌钙蛋
白与c 结合,使原肌凝蛋白发生构型变化,暴露出细肌丝肌动蛋白与横桥结合活化位点,肌动
蛋白与粗肌丝肌球蛋白的横桥头部结合,引起肌肉收缩。
c.d考点集锦
单纯扩散:物理扩散,顺浓度梯度
细胞膜的
细
经载体和通道膜蛋白介导的易化扩散:膜蛋白介导,顺浓度梯度,不耗能
物质转运
胞
主动转运:膜蛋白介导,耗能,逆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
的
基
度历海汤话
细胞膜的生「静息电位:未受刺激,膜内、外两侧电位差本
物电现象
功
动作电位:适当的刺激,由上升支和下降支组成
能
神经-骨骼肌接头:运动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特殊分化的终板膜构成
3
第一篇基础知识
第二节血液
2月y阳四的5
考点梳理
考点1血细胞的组成(★★★)
1.血细胞的组成、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组成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数量
成年男性:(4.5~5.5)×102l正常成年人:(4.0~10.0)×10l
正常成年人:(100~
成年女性:(3.5~5.0)×1021
300)×10l
生理特性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和渗变形、游走、趋化、吞噬和分泌等
黏附、释放、聚集、收
透脆性
缩、吸附
功能
①主要功能是运输o,和co2,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吞噬细菌、清除异物、衰老①有助于维持血管壁
运输o,的功能是靠细胞内红细胞和抗原抗体复合物
的完整性
的血红蛋白实现的
②促进血管内皮细胞、
②对血液中的酸、碱物质有二嗜酸性粒细胞: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速发平滑肌细胞及成纤维定的缓冲作用
型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细胞的增殖,以修复受
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肝素具有抗凝作用,内含组胺损血管
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可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并③生理性止血作用可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从而引起过敏反应淋巴细胞:参与免疫应答反应
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①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蛋白质、铁:②红细胞成熟所
从旁指,空
必需的物质:叶酸和维生素b2:③红细胞生成的主要调节物:由
“血细胞各组成的
肾脏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数量”可能作为单选题
考点2生理性止血(★★★)
的某个选项出现,考生
1.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在记忆几个数值时注意
(1)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
数量值的大小。
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生理性止血。
(2)生理性止血主要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①生理性止血首先表现为受损血管局部及附近的小血管收缩,使局部血流减少;②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达到初步止血:③血管受损也会启动凝血系统,在局部迅速发生血液凝固,形成血凝块,达到永久性止血。
从旁指点
2.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
(1)血液凝固的定义: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
掌握“三步止血法”:
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收缩一血栓形成
(2)血液凝固的实质: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相继激活而生成
血液凝固。
的凝血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
(3)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可分为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凝血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生成三个基本步骤。
4
第一章生理学
3.生理性抗凝物质
体内生理性抗凝物质的分类及特点如下:告以,阿以
分类
特点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该类物质中最重要的是抗凝血酶ⅲ,它由肝脏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通过与凝血酶和凝血因子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结合而抑制酶的活性
蛋白质c系统
蛋白酶c由肝脏产生,其合成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合成后以酶原形式存在于血浆中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简写为tfpt,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特异性抑制剂
考点集锦
数量:成年男性(4.5~5.5)×1012l,女性:(3.5~5.0)×1012l
红细胞功能:运输o2(靠血红蛋白)和co2,对酸、碱物质进行缓冲
血细胞
数量:正常成年人(4.0~10.0)×10l
白细胞组成: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数量:正常成年人(100~300)×10/l
血小板功能: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修复受损血管、生理性止血
血液
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
基本过程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
血液凝固{凝血酶原的激活
生理性止血
纤雏蛋白的生成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如抗凝血酶ⅲ
生理性抗
蛋白质c系统:蛋白酶c,合成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
凝物质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为糖蛋白,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特异性抑制剂
第三节循环
考点梳理
w国店味女的达家
考点1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1.心肌工作细胞的动作电位波形及其形成机制
心肌工作细胞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通常将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分为0期、1期、2期、3期和4期五个时相。
(1)去极化过程:又称动作电位的0期。在适宜的外来刺激作用下,心室肌细胞发生兴奋,膜内电位由静息时的-90mv迅速上升到 30mv左右,形成动作电位的升支。0期去极化是由钠通道开放和na 内流所引起的。
(2)复极化过程:当心室肌细胞去极化达到顶峰时,由于na 通道的失活关闭,立即开始复极化。包括动作电位的1期、2期和3期三个阶段。
①复极1期:又称为快速复极初期,0期和1期构成锋电位。k 一过性外流是心室肌细胞1
期复极化的主要原因。
5
第一篇基础知识
②复极2期:动作电位比较平坦,称为平台期。平台期的形成是由于该期间c 通道被激活,
k*外流和c*内流同时存在,两者所负载的跨膜正电荷量相当,膜电位稳定于1期复极所达到的
电位水平。
③复极3期:又称快速复极末期,是由于c 通道关闭,内向离子流终止,而k*外流进一步
增加,直到复极化完成。
(3)静息期:又称复极4期,膜电位恢复并稳定在静息电位水平(-90v),但由于动作电
位期间na及ca进细胞和k出细胞,造成了细胞内外离子分布的改变。
2.心肌自律细胞动作电位波形及其形成机制
心肌自律细胞是具有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特性的细胞,包括窦房结细胞和浦肯野细胞。
(1)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分为0期、1期、2期、3期和
4期,与心室肌细胞不同点是4期存在缓慢自动去极化,是由于外向k电流的逐渐减弱和内向n
电流的逐渐增强。
(2)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跨膜电位的特点包括:①最大复极电位为-70mv、阈电位为-40mv;②0期去极化幅度较小,持续时间较长,去极化的速率较慢:③复极无明显的1期和2期,0期去极化后直接进入到3期复极化过程:④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自动节律性高。考点2心脏的泵血功能(★★)
1.心动周期的概念
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如果心率为每分钟75次,则每个心动周期持续0.8s。
2.心脏的泵血过程
(1)心室收缩期:分为等容收缩期和射血期。①等容收缩期:心室收缩→室内压迅速升高,超过房内压→心室内血液推动房室瓣使其关闭,防止血液倒流入心房。心室收缩从房室瓣关闭到主动脉瓣开启的这段时间称为等容收
从旁指点
缩期。②射血期:心室收缩使室内压升高超过主动脉压→动脉瓣打
考生要掌握心脏的
开→血液由心室射入动脉,进入射血期。
泵血过程:等容收缩期
(2)心室舒张期:分为等容舒张期和心室充盈期。①等容舒
→射血期→等容舒张期
张期:射血后,心室肌开始舒张→室内压下降→主动脉的血液向
→心室充盈期。还要掌
心室方向返流→推动动脉瓣关闭。心室舒张从动脉瓣关闭至房室
握各期作用机制。
瓣开启的这段时间称为等容舒张期。②心室充盈期:心室肌进一步舒张→室内压低于房内压一血液冲开房室瓣快速进入心室→心室容积迅速增大,称快速充盈期。之后血液进入心室的速度减慢,称
从旁指点
减慢充盈期。
3.心脏的输出量
评定心脏泵血功能
心脏的输出量为评定心脏泵血功能的主要指标。包括:①每搏
的主要指标为每搏输
输出量:指一侧心室在一次心搏中射出的血液量。正常成年人安静
出量与每分心排血量,
状态下每搏出量平均约70ml(60~80ml)。②每分心排血量:指
考生在复习时要掌握
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等于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一般健
两指标的定义并了解
康成年男性安静状态下的心排血量约4.56.0lmin,女性的心排
两指标的数值,注意鉴
血量比同体重男性低10%左右。
别记忆。
6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