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代谢能量代谢信息代谢之间的联系-云顶国际集团

  • 首先,应明确的是,只有经认证的标准物质提供的认证值或标准值才能用于校准、将值分配给其他材料和确认测量精度,并且可以通过使用来声明测量结果的计量可追溯性。在日常测量中,也使用其他类型的标准物质,主要用于测量质量控制、测量精度确认等。有时,在没有经过认证的标准物质的情况下,这些标准物质必须用于校准和其他活动。但是,应进行进一步评估,以确定这些标准物质是否符合认证标准物质的特性,或者可追溯性和测量不确定度的水平是否能够完全满足测量结果可追溯性与准确性的要求。...

    2023-05-31

  • 固定总价合同与固定单价合同的区别和联系(固定总价合同与固定单价合同的区别)

    1.固定单价合同是指子项中子项的单价不能调整,可以调整工作量。2、固定总价合同是指总价不变、工程量不变的合同。3.如果项目和数量有签证,总价格可以根据签证增加或减少。4、固定综合单价合同是指采用清单计价的情况下的固定综合单价。如果项目有变更和谈判,总价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

    2023-05-31 固定单价合同固定总价合同 固定单价合同固定总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

  • 1.目前,csgo没有国家服务器。如果你在游戏中直接匹配,它将匹配到一个亚洲服务器,所以在你的csgo游戏中会有很多外国人。2.你可以通过参加战斗与国内玩家进行游戏,具体的csgo战斗也可以。...

    2023-05-28

  • 赶集网-为生活服务gaji.com免费发布查询房屋租售、求职招聘、二手物品、车辆买卖、生活黄页等海口实用信息。海口赶集网,是海口最大最全的分类信息网站。海口赶集网,海口分类信息网站地址:htt://h.gaji.com...

    2023-05-15

  • 李政高中高考化学物质结构-强效逆袭班目录:01.宣导片.m401.原子结构模型和电子运动状态.m402.构造原理和三大原理.m403.元素周期律.m404.元素推断方法.m405.共价键和键参数.m406.分子的空间结构及vsepr模型.m407.杂化轨道理论.m408.配体特征数法简介.m409.键角比大小专题.m410.键和分子的极性.m4(1.15更新)12.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m413.物质聚集状态和晶体常识.m414.分子晶体及其性质.m415.共价晶体及其性质.m416.离子键和离子晶体.m417.过渡晶体及混合晶体.m418.基础晶胞计算-1.m419.基础晶胞计算-2.m420.基础晶胞计算-3.m421.配位键与配合物.m422.液晶、纳米材料、超分子.m423.基础特训—原子结构和电子排布.m424.基础特训—分子结构和作用力判断.m425.结构选择特训-1.m426.结构选择特训-2.m4(1.17更新)...

    2023-03-25

  • 1.登录微信公众号后台,点击“消息管理”,选择“群发消息”;2.点击“新建群发”,选择“全部用户”;3.编辑消息内容,点击“群发”即可。1、微信怎么群发消息,微信怎么群发消息给朋友?很多微友的普遍做法是建立微群。微信群的人数也是有限的。同时又是多人聊天。不是群发消息,是群聊。下面分享另一种微信发送消息的方法,可以实现一对多的微信发送消息给好友。掌握之后,逢年过节给朋友发语音、图片、短信,会拉近彼此的距离,还能省下不少短信费用。2、下载最新版本的微信系列软件今天本文讲解到此结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点评:这是一个很实用的技能,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可以快速有效地将信息发送给更多的人。可以通过微信的“群发助手”功能,快速实现群发信息给通讯录所有人的功能。...

    2023-03-08

  • 如果您遇到暗黑3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游戏资源不匹配的问题,建议您尝试以下操作:1.尝试重新安装游戏,确保您安装的是最新版本。2.尝试清理游戏缓存,以确保您的游戏文件是最新的。3.尝试更新游戏档案,以确保您的游戏文件是最新的。4.尝试重新启动游戏,以确保游戏文件是最新的。5.尝试重新连接到游戏服务器,以确保您的游戏文件是最新的。6.如果以上步骤都无法解决问题,建议您联系暗黑3官方客服,以获取更多帮助。1、1推荐配置:内存回顶。今天本文讲解到此结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点评:这篇文章推荐的配置内容比较详细,让读者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最后结尾对读者表示感谢,可以更好地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2023-02-22

  • 1、二十四节气的第二个是雨水。2、24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3、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时令)的特定节令。它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确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每一旋转周期始于立春、终于大寒。点评:...

    2023-02-21

  • 法定继承人之间分配遗产的方式取决于遗产的类型和遗嘱的内容。一般来说,遗产可以分为实物财产和金融财产两类。实物财产可以根据遗嘱的内容,按照比例或者按照每个继承人的需求来分配。金融财产可以按照遗嘱的内容,按照比例或者按照每个继承人的需求来分配。1、根据《继承法》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2、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3、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4、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5、第十三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6、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7、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8、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9、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点评:从上面的文字可以看出,文章给出了《继承法》的继承顺序,并且指出了继承时的一些特殊情况,例如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等,都有特殊的照顾。总体上,文章讲解了继承法的内容清晰,语言流畅,可以让读者很快掌握继承法的要点。...

    2023-02-21

  • 东南亚位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1、东南亚位于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十字路口。2、东南亚(sea)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细长部分叫马来半岛。马来群岛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广阔海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共有两万多个岛屿,分属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东帝汶、文莱和菲律宾等国。点评:这段文字介绍了东南亚的位置及其包括的国家,表达清楚,文字简洁,图片也与文字相得益彰,内容结构完整,描述准确,值得肯定。...

    2023-02-21

  • 图书名称:《计算机信息安全与人工智能应用研究》【作者】董洁著【页数】215【出版社】中国原子能出版传媒有限公司,2022.03【isbn号】978-7-5221-1527-6【价格】72.00【分类】电子计算机-信息安全-安全技术-研究-人工智能-研究【参考文献】董洁著.计算机信息安全与人工智能应用研究.中国原子能出版传媒有限公司,2022.03.图书封面:图书目录:《计算机信息安全与人工智能应用研究》内容提要:本书从计算机信息安全入手,阐明了人工智能的技术和典型应用场景,使读者能够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重点技术和平台工具,并能够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包括绪论、网络安全技术、局域网安全技术、知识表示及处理方法、基于知识的推理、搜索策略、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的典型应用。本书论述严谨,条理清晰,内容丰富新颖,是一本值得学习研究的著作。《计算机信息安全与人工智能应用研究》内容试读第1章绪论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随着信息量的急剧增加和各种信息词汇的不断涌现,人类仿佛置身于信息的海洋当中。信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信息化、信息系统、信息资源、信息管理、经济信息、市场信息、价格信息等各类名词术语,随时随地向我们迎面扑来。1.1信息安全基本概念1.1.1信息的定义要了解信息安全,首先要了解什么叫信息信息是一种以特殊的物质形态存在的实体。1928年,l.v.r.hartley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bstj)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信息传输”的论文,在论文中,他把信息理解为选择通信符号的方式,并用选择的自由度来计量这种信息的大小。但他的定义没有涉及信息的内容、价值和统计性质。1948年,信息论的创始人美国数学家c.e.shao发表了一篇题为“通信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以概率论为基础,给出了信息测度的数学公式,明确地把信息量定义为随机不定性程度的减少。shao指出,通信系统所处理的信息在本质上都是随机的,可以用统计的方法进行处理,但这一概念同样没有包含信息的内容和价值。1948年,控制论的创始人n.wieer出版了专著《控制论:动物和机器中的通信与控制问题》,从控制论的角度出发,认为信息是在人们适应外部世界,并且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互相交换内容的名称。虽然这一定义包含了信息的内容与价值,但没有。1计算机信息安全与人工智能应用研究将信息物质、能量区别开。信息的定义有很多种,人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信息的特征与性质,但同时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1988年,我国信息论专家钟义信教授在《信息科学原理》一书中把信息定义为: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信息的这个定义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信息不同于消息,消息是信息的外壳,信息则是消息的内核。信息不同于信号,信号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信号所载荷的内容。信息不同于数据,数据是记录信息的一种形式,同样的信息也可以用文字或图像来表述。当然,在计算机里,所有的多媒体文件都是用数据表示的,计算机和网络上信息的传递都是以数据的形式进行,此时信息等同于数据。信息最基本的特征是信息来源于物质,又不是物质本身;它从物质的运动中产生出来,又可以脱离源物质而寄生于媒体物质,相对独立地存在。信息是具体的,并且可以被人(生物、机器等)所感知、提取、识别,可以被传递、储存、变换、处理、显示检索和利用。信息的基本功能在于维持和强化世界的有序性,维系着社会的生存,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类自身的发展。1.1.2信息安全及其基本特征信息安全是一个广泛而抽象的概念。所谓信息安全就是关注信息本身的安全,而不管是否应用了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的手段。信息安全的任务是保护信息财产,以防止偶然的或未授权者对信息的恶意泄露、修改和破坏,从而导致信息的不可靠或无法处理等。这样可以使得我们在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的同时而不招致损失或使损失最小。信息安全是一门新兴学科,关于信息安全化的具体特征的标志尚无统一的界定标准。但在现阶段,对信息安全化至少应具有机密性保证、完整性保证、可用性保证和可控性保证四个基本特征,却具有广泛的认同。(1)机密性保证。机密性保证是指保证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的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换言之,就是保证只有授权用户可。2第1章绪论以访问和使用数据,而限制其他人对数据进行访问或使用①。数据机密性在商业、军事领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果一个公司的商业计划和财政机密被竞争者获得,那么该公司就会有极大麻烦。根据不同的安全要求和等级,一般将数据分成敏感型、机密型、私有型和公用型等几种类型,管理员常对这些数据的访问加以不同的访问控制。保证数据机密性的另一个易被人们忽视的环节是管理者的安全意识。一个有经验的黑客可能会通过收买或欺骗某个职员,而获得机密数据,这是一种常见的攻击方式,在信息安全领域称之为社会工程。(2)完整性保证。完整性是指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任何改变的特性。完整性保证即是保证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不丢失的特性。完整性保证的目的就是保证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和信息处于一种完整和未受损害的状态,也就是说数据不会因有意或无意的事件而被改变或丢失。数据完整性的丧失将直接影响到数据的可用性①在信息安全立法尚不发达的阶段,典型的蓄意破坏情况也常常发生。例如,一个被解雇的公司职员入侵到企业的内部网络,并肆意删去一些重要的文件。为了破坏一个站点,入侵者可能会利用软件的安全缺陷或网络病毒对站点实行攻击,并删去系统重要文件,迫使系统工作终止或不能正常运转。这类破坏的目的可能会很多,有的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计算机水平,有的是为了报复,有的可能只是一个恶作剧。自然灾害谁也无法预测,如水灾、火灾、龙卷风等,可能会破坏了通信线路或公司的整个网络,造成信息在传输中丢失、毁损,甚至使数据全部被灭毁,以致公司损失了全部的订货、发货信息以及员工信息等。美国世贸大厦中的许多公司在“9·11”事件后纷纷倒闭和破产,并不是因为直接经济所致。恰恰是因为公司的数据信息资源被彻底毁灭而无法恢复的结果。对于这类破坏,最好的方法就是对数据进行备份。对于简单的单机系统,重要数据不多,可采用软盘人工备份,鉴于软盘可靠性较差,一般应多备份几份。对于一些大型商业、企业网络,如银行、保险交易网,必须安装先进的大型网络自动备份系统,并在空间上实施异地存储来提高信息的可恢复性②。①谢统义,网络安全与防火墙应用技术[j门.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6):203-206.②曹卫兵,基于ipsec安全协议的网卡安全技术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1.。3。计算机信息安全与人工智能应用研究(3)可用性。可用性是指数据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能否存取和访问所需的信息。保证可用性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提供一个具有普适安全服务的安全网络环境。通过使用访问控制阻止未授权资源访问,利用完整性和保密性服务来防止可用性攻击。访问控制、完整性和保密性成为协助支持可用性安全服务的机制。①避免受到攻击:一些基于网络的攻击旨在破坏、降级或摧毁网络资源。解决办法是加强这些资源的安全防护,使其不受攻击。免受攻击的方法包括:关闭操作系统和网络配置中的安全漏洞;控制授权实体对资源的访问:防止路由表等敏感网络数据的泄露」②避免未授权使用:当资源被使用、占用或过载时,其可用性就会受到限制。如果未授权用户占用了有限的资源(如处理能力、网络带宽和调制解调器连接等),则这些资源对授权用户就是不可用的,通过访问控制可以限制未授权使用。③防止进程失败:操作失误和设备故障也会导致系统可用性降低。解决方法是使用高可靠性设备、提供设备冗余和提供多路径的网络连接等。(4)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1.1.3信息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信息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1.1.3.1信息和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当今世界正步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信息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国与国之间变得“近在咫尺”。计算机通信网络在政治、军事、金融、商业、交通、电信、宗教等各行各业中的作用日益增大。在某种意义上,信息就是时间、财富、生命,就是生产力。随着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和各个国家的信息基础的逐渐形成,社会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日益增强。为此,人们不得不建立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来管理各种机密信息和各种有形、无形财富。但是这些信息系统都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来传输相处理信息,实现其相互间的联系、管理和控制。4。第1章绪论的。如各种电子商务、电子现金、数字货币、网络银行,乃至国家的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日趋强烈地依赖网络这个载体。可见,信息和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以开放性、共享性和无限互联为特征的网络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正在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主题和标志。1.1.3.2信息安全与网络犯罪危害日趋严重事物总是辩证统一的。信息与网络科技进步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潜在危害。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就像一个打开了的潘多拉魔盒,使得新的邪恶一计算机与网络犯罪相伴而来。计算机互联网是与开放系统同时发展起来的。开放系统的标志是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的提出。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osi模型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从而成为全球公认的计算机通信协议标准。除了osi标准外,另一些标准化组织也相继建立了一些开放系统网络协议,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iteret协会提出的tcp/ip协议。通过围绕开放系统互连所开展的标准化活动,使得不同厂家所生产的设备进行互联成为现实。然而,在网络开发之初,由于人们考虑的是系统的开放性和资源共享的问题,忽视了信息与网络技术对安全的需要,结果导致网络技术先天不足一本质安全性非常脆弱,极易受到黑客的攻击或有组织的群体的入侵。可以说,开放性和资源共享性是网络安全问题的主要根源。与此同时,系统内部人员的不规范使用或恶意行为,也是导致网络系统和信息资源遭到破坏的重要因素。1.1.4信息安全的发展史随着社会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处理信息资源的安全方式也是不断发展的。理解这种发展历史对于理解今天如何实现信息安全非常重要。在信息安全的发展史中,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1.4.1古典信息安全很久以前,所有的财产包括信息都是物理的,为了保护这些财产,人们利用物理性安全措施,例如,城墙、护城河、秘密的藏宝地等。传递信。5计算机信息安全与人工智能应用研究息一般由可靠的使者完成。但这种安全有其缺陷,一旦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截获,则信息的内容会被敌人知晓。其解决方法是采用某些安全措施,例如,早期采用密封的陶罐作为信封来传输信息,一旦密封被破坏,则表示信息的安全性受到了破坏。当然,这种方法无法防范信息的内容被窃取。所以早在juliucaear时期,人们就采用了某种通信安全措施。juliucaear发明了恺撒密码,信息就算被截获也无法读出具体内容。这种观念一直被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使用了一台名为eigma的机器对发送到军事部门的消息进行加密。消息并不是唯一的通信数据,为了防范敌人监听语音消息,美国军事部门使用纳瓦霍语(navaho)的通信员。传送消息采用其母语,即使敌人监听到无线电广播,他们也不可能理解听到的消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使用一次性便条保护间谍发送的消息。一次性便条是一叠在每一页上都标有随机数字的纸,每页纸用于一条消息。若使用正确,则这种加密机制是无法破解的,但遗憾的是,苏联人没有正确使用(他们重复使用了一次性便条),因此,有一些消息就被破解了。古典信息安全基本上是建立在古典密码学基础之上的。1.1.4.2辐射安全只要使用加密系统时不犯错误,好的加密方法就很难被破解。因此,人们试图通过其他方式获取信息。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认识到可以通过获取电话线上传输的电信号来获取消息。甚至到目前还有专门的仪器可以接收显示器的电磁辐射,来还原显示内容。针对这一问题,美国人建立了一套名为tempest的规范,规定了在敏感环境中使用计算机的电子辐射标准,其目的是减少可以被用于收集信息的电磁辐射。在我国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系列标准中也明确规定了安全计算机系统应该遵守的防辐射要求。1.1.4.3计算机安全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davidbell和leoardirapadula提出了一种保护计算机操作的模型。该模型是以政府对不同级别的分类信息·6····试读结束···...

    2023-02-08

  • 图书名称:《网络信息安全与管理》【作者】黄倩【页数】184【出版社】北京: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21.03【isbn号】7-5221-1306-7【价格】59.00【分类】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安全管理【参考文献】黄倩.网络信息安全与管理.北京: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21.03.图书目录:《网络信息安全与管理》内容提要:本书从信息安全与管理的相关概念、定义、原则出发,系统剖析了信息安全、信息安全管理领域的现状、存在问题,分别从技术和管理角度分析网络信息安全常见威胁来源与表现形式,结合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等保2.0解读网络信息安全与管理领域未来发展新趋势以及网络信息安全与管理人才培养及市场需求,着重对可信计算技术的融合应用、云环境和物联网环境下新密码体制与数据安全机制、云环境下虚拟化安全分析和防御技术、移动智能终端用户认证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等信息安全领域前沿技术开展研究,最后分别从政务信息安全、企业信息安全、网络安全自动化部署等角度提出网络信息安全与管理云顶国际集团的解决方案。《网络信息安全与管理》内容试读第1章网络信息安全相关定义和all基本原则1.1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概念与内涵1.1.1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和内涵“安全”一词的基本含义为“远离危险的状态或特性”,或“主观上不存在威胁,主观上不存在恐惧”。在古代,生产技术不发达,信息安全的手段比较低级,而且主要运用在军事方面。比如,“虎符”是古代君主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使用,持符者才可以获得调兵遣将的权力。据记载,虎符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在“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中,信陵君所窃的就是用于调动军队的虎符。密码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高卢战记》描述恺撒曾经使用密码来传递信息,即所谓的“恺撒密码”,它是一种替代密码,通过将字母按顺序推后3位起到加密作用,如将字母a换作字母d,将字母b换作字母e。密码术可以大致分为两种,即易位和替换,当然也有两者结合的更复杂的方法。在易位中字母不变,位置改变;替换中字母改变,位置不变。除此之外,为了保证一些信函的内容不被偷看,并且要能够证明撰写信函的人的身份,通常会在信函的封口处滴上蜡或者火漆。如果有人打开信函,封蜡或者封漆就会破损。为了防止偷看者对破损进行修复,可以在密封过程中用印章压出写信人的特有徽记,这样信函一旦被打开,没有印章就无法修复封口,同时可以向收件人证明发信人的身份。此时印章是签名的真正主体。信息安全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随后逐步被认可,从20世纪001※网络信息安全与管理90年代起开始被普遍使用,尤其是在各国的政策文件和文献资料中出现频率逐渐增多。随着各国陆陆续续开始使用信息安全一词,信息安全的含义也开始逐渐清晰。信息安全与网络信息安全虽然仅两字之差,但内涵完全不同,两者虽为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但不能单纯以信息安全的定义对网络信息安全进行解释。网络信息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数据的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包括静态安全和动态安全两类。静态安全是指信息在没有传输和处理的状态下信息内容的秘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动态安全是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篡改、窃取、遗失和破坏。网络活动与日常活动不同,涉及的范围更广,能够超越时间、空间和地理的限制,所以它留下的信息具有以下特点。1.自动性任何网络活动一旦发生就会产生信息、留下痕迹,这些痕迹是网络后台自动写人的,而非主体出于主观意愿留下的,如p地址、登录时间、退出时间等。2.多样性网络世界包罗万象,内容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涉及领域广,个人可以通过互联网找寻自己想要的信息,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阅览的内容。3.隐蔽性个人网络活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空间相对较为隐蔽,对象相对较为单纯。个人网络信息的写人工具是计算机或手机等具有上网功能的载体,而并非面对面交流,他人并不能随意获取写入方的性别、样貌、声音等主观信息,其隐蔽性显而易见。4.预见性互联网不仅反应灵敏,传播速度快,还可以记录用户的活动痕迹,对个人的偏好有储存功能,以便于用户之后的查找使用,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信息安全本身涉及的范围很大。大到国家军事政治等机密安全,小到如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防范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个人信息的泄露等。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体系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关键,包括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和各种安全协议、安全机制(数字签名、信息认证、数据加密等),以及安全系统,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存在安全漏洞都会威胁全局安全。信息安全研究所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人们对信息财产的使用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实现的。在计算机和网络上信息的处理是以数据的形式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002第1章网络信息安全相关定义和基本原则※信息就是数据。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说,信息安全可以分为数据安全和系统安全。信息安全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看。从消息的层次来看,包括信息的完整性(itegrity),即保证消息的来源、去向、内容真实无误;保密性(cofidetial--ity),即保证消息不会被非法泄露和扩散;不可否认性(o-reudiatio),也称为不可抵赖性,即保证消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无法否认自己所进行的操作行为等。从网络层次来看,包括可用性(availaility),即保证网络和信息系统随时可用,在运行过程中不出现故障,若遇意外情况能够尽量减少损失并尽早恢复正常;可控性(cotrollaility),即对网络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的特性。从本质上来讲,网络安全与网络信息安全是同一个概念范畴的内容,都是指网络上的信息安全。信息的安全就是要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合法使用性,所以网络信息安全就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会因为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能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保证网络服务不中断。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所要研究的领域。网络安全涉及的内容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又有管理方面的问题,两方面相互补充,缺一不可。技术方面主要侧重于防范外部非法用户的攻击,管理方面则侧重于内部人为因素的管理。如何更有效地保护重要的信息数据、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已经成为所有计算机网络应用者必须考虑和必须解决的问题。网络信息安全是指防止信息网络本身及其采集、加工、存储、传输的信息数据被故意或偶然地非授权泄露、更改、破坏或使信息被非法辨认、控制,即保障信息的可用性、机密性、完整性、可控性、不可抵赖性。网络信息安全不仅指的是计算机自身的信息安全,如计算机自身内部的硬件安全、软件安全以及相关保密数据的安全等,还包括网络信息的安全,确保企业的信息没有受到恶意的攻击或损害。这一定义是我们普通程度上的简单定义,如果延伸到科学研究的领域、与网络信息安全相关的所有理论和与之相关的研究领域,还包括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其范围更为广泛。企业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系统要保护企业计算机内的数据不受侵害、不被泄露,系统能够正常地运作而不受外界的侵害,并能持续地为企业网络提供稳定的服务。尽管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开始着手采用最先进的产品来促进企业内部网络信息的安全,但还是因为对产品的操作方面不熟悉而导致一部分功能缺失。003※网络信息安全与管理1.1.2网络个人信息的内涵和特点1.网络个人信息的内涵网络个人信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数字媒介生成、传播、使用、处理的与个人相关联的、能够反映个体特征的、具有可识别性的网络信息。网络个人信息不能仅用网络环境下的个人信息来概括,因为在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虽然其实质上与个人信息的概念有共通之处,但是在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等特殊因素的影响下,网络个人信息的商业价值不容忽视网络个人信息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网络个人隐私信息隐私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重点,没有隐私就没有自由。网络个人信息中的隐私信息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网络用户个人在社交网络中的私人活动,如微信聊天记录、私人空间中加密的照片和日志、不想被第三方了解的私人信息等。另一方面是信息化处理过的个人信息,如告别纸质化而更智能化、信息化地处理的健康信息、生理信息,如个人的基因信息、个人的身体状况等。(2)网络个人行为信息网络个人行为是指自然人在网络环境中的个人活动,如浏览网页、聊天、购物、阅读图书、观看视频等行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个人行为信息富含了极大的经济价值,通过cookie等技术能够向网络用户传递更具有针对性的商业信息。而运营商的这种行为往往是未经用户允许的,当然很多用户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侵权行为,甚至感到网络交互更加“贴心”、便捷。但如果运营商将这些技术应用到投放垃圾信息、垃圾广告,甚至互相交易时,给网络用户带来的经济损失则是十分严重的。(3)网络个人身份信息网络个人的身份信息往往都是网络用户自己在无意中泄露的,如网络用户的用户名、在社交平台上主动投放的照片等个人信息。这些网络个人信息虽然是网络用户自己公开的个人信息,但在网络环境下依然有被侵权的危险,如“人肉搜索”等网络行为,这种行为是“以暴制暴”,严重侵害了网络用户的人格权。(4)网络个人账号信息在网络环境下,很多个人信息都被赋予了经济价值。比如,在微博上,如果一个“大v”的id被估值数千万,那么这个网络d的用户名和密码等信004第1章网络信息安全相关定义和基本原则※息则十分重要。2.网络个人信息的特点(1)网络个人信息内涵丰富在网络环境中,根据网络个人信息活动划分的标准,个人信息通常分为信息主体的注册类信息、行为类信息、社会关系类信息和扩展类信息。注册类信息就是信息主体在使用该网络运营商的商品时,按照信息控制者的要求,所填写的基本个人信息。行为类信息是指信息主体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信息活动时所产生的能够体现活动状态的个人信息,主要有浏览记录、搜索关键词等。社会关系类信息主要但不局限于社交网络中的个人信息,能够体现个人的好友关系、同事关系、配偶和婚恋状况。扩展类信息是指信息主体一些不在基本个人信息之内的信息内容,如兴趣爱好等能体现个人取向的个人信息。(2)网络个人信息具有商业价值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个人信息在网络环境中被赋予了新的商业价值,商家通过对网络个人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够获得所需的商业信息,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经营策略。例如,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会通过对信息主体某一段时期内的浏览记录以及搜索记录等个人信息类行为的监控,有的放矢地对信息主体进行商品推荐,从而提高成交率。这种情况下个人信息不只具有信息属性,它就像是一种新的货币,能够为商家带来经济利益。此外,网络个人信息交易泛滥,无论是不法目的还是正规商务目的,未经信息主体允许而进行信息兜售的行为屡见不鲜。(3)网络个人信息收集方式多样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手机网民用户8.97亿,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99.3%。我国网民数量众多,现在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越来越离不开网络。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都能更为快捷、准确地对个人信息进行收集和整合。此外,网络个人信息交易行为屡见不鲜,网络运营商或个人为了商业目的,对网络个人信息进行不正当地收集、交易,而这些行为往往并不被网络用户所知晓。网络个人信息的侵权形式也更加多样化,表现出技术性、隐蔽性和地域性等特点。3.网络个人信息的价值在网络环境中,个人信息被赋予了新的价值,不只体现在个人信息的识别功能上,个人信息还具有商业价值。在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005※网络信息安全与管理(1)网络个人信息的标识功能个人信息从定义上就带有标识性,网络个人信息的内涵同个人信息大同小异,因而网络个人信息也具有标识功能。这种功能在法律上体现为主体的人格标识价值。近年来电信诈骗层出不穷,且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不法分子在诈骗电话中所掌握的个人信息十分准确,甚至能够精确到身边的朋友和家人的基本信息。这都是经过对网络个人信息的分析得到的,用户在互联网中所记录的事物、发布的照片视频,甚至同家人、朋友在社交网络中的互动交流都是一种可识别个人身份的信息,都能够经过技术处理形成一个庞大的信息链。(2)网络个人信息的商业价值各网站将个人信息作为赖以生存的基础。网络运营商设立网站的根本目的离不开“营利”二字,如何保障网站的点击率,怎样同广告商进行商业往来,这些都离不开用户对网站的使用。网络运营商要想更好、更稳定地留住用户、吸引用户,就需要对信息主体的行为类信息和扩展类信息进行有目的的数据分析,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掌握信息主体的偏好和需求,根据这些个人信息为信息主体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网站服务,提高竞争力。间接个人信息商品化突出。在网络环境下,运营商竞争激烈,要想能够更好地吸引用户,就需要对个人网络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这样就能制定出更好的维护方案,吸引更多的客户。例如,用户近一段时间经常搜索“华为”“小米”等信息,再根据用户经常上电子商务软件搜索手机商品,获得这些信息后,对这些网络用户进行记录,经过分析就会发现用户近期的消费目的,从而提供更符合用户想法的商品信息,这样不仅能够促进销量,还会凸显智能化特点,更好地留住客户。此外,手机号码、电子邮箱也会成为运营商的广告投放平台。一方面,在信息社会,个人信息极具商业价值,应予以保护。另一方面,信息加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为网络个人信息的大量收集和处理利用提供了便利。1.2网络信息安全基本原则信息安全不仅涉及计算机和网络本身的技术问题、管理问题,还涉及法律学、犯罪学、心理学、经济学、应用数学、计算机基础科学、计算机病毒学、密码学、审计学等学科。从信息安全的发展过程来看,在计算机出现以前,通信安全以保密为主,密码学是信息安全的核心和基础。计算机出现后,006···试读结束···...

    2023-02-08

  • 图书名称:《信息安全技术》【作者】胡志华主编【页数】229【出版社】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21.04【isbn号】978-7-5612-7426-2【价格】45.00【分类】信息系统-安全技术-高等学校-教材【参考文献】胡志华主编.信息安全技术.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21.04.图书目录:《信息安全技术》内容提要:《信息安全技术》内容试读第1章信息安全概述信息安全(iformatiosecurity)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应用数学和信息论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以计算机为负载主体的互联网技术突破时空限制而普及全球,并由此开创了一个以电子信息交流为标志的信息化时代。1.1信息安全简介1.1.1了解信息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种信息化系统已经成为国家的关键基础设施,它们支持着网络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电子税务、网络教育以及公安、医疗、社会福利保障等各方面的应用。相对于传统系统而言,数字化网络的特点使得这些信息系统的运作方式,在信息采集、信息数据、储存、数据交换、数据处理、信息传送上都有着根本的区别。无论是在计算机上的储存、处理和应用,还是在通信网络上交换、传输,信息都可能被非法授权访问而导致泄密,被篡改、破坏而导致不完整,被冒充、替换而不被承认,更可能因为阻塞、拦截而无法存取,这些都是信息安全方面的致命弱点。信息系统由网络、主机系统和应用等要素组成,每个要素都存在着各种可被攻击的漏洞。例如,网络线路有被窃听的危险;网络连接设备、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所依赖的各种软件在系统设计、协议设计、系统实现及配置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安全弱点和漏洞,有被利用和攻击的危险。综观网络世界,每天都有新的安全漏洞在网络上被公布,每天都有系统受到攻击和入侵,每天都有关于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的报道。面对一个日益复杂的信息安全环境,我们需要更加动态地、发展地认识信息安全并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信息安全是一个关系国家安全和主权、社会稳定、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问题,其重要性随着全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日益凸显。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它对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国防和军事领域,网络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安全和主权完整。在技术领域中,网络安全用来保证硬件和软件本身的安全,保证计算机能在良好的环境里持续工作。信息安全技术lfffff2fffffff299292fffff2f229222f2fff5ff85f45255f25f2249272542244477f274f19425f1f2122424ff55225224925f1922188f2521122f222822922f2755292f92592292841.1.2信息安全的定义“信息安全”这一概念的出现远远早于计算机的诞生。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尤其是网络出现以后,信息安全变得更加复杂,更加“隐形”了。现代信息安全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介质安全,是专指电子信息的安全要定义什么是信息安全,首先要从“信息”和“安全”两个基本概念人手l948年,“信息学之父”香农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bellsytemtechicaljoural,bstj)上发表了著名的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amathematicaltheoryofcommuicatio)。香农在论文中对信息给出了科学的定义:“信息就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并利用平均信息量(熵)对信息及其行为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描述。我国信息领域专家钟义信认为,信息是指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因此,理解信息不能脱离它所依赖的环境和条件。从直观角度认识信息,例如10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可以认为其是数据,没有实际意义;把它应用于电信领域时,表示“北京的电话区号”;把它应用于邮政领域时,它代表着另一条信息“北京的地区号”,因此信息与特定的主题、事物相关联,有着一定的含义。安全并没有统一的定义,这里是指将信息面临的威胁降到(机构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同样,信息安全也没有公认和统一的定义。国内外对于信息安全的定义都比较含糊和笼统,但都强调的一点是:离开信息体系和具体的信息系统来谈论信息安全是没有意义的。总之,信息安全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具有新的内涵人们通常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对信息安全进行定义。(1)从具体的信息技术系统的角度来定义。信息安全是指信息在产生、传输、处理和储存过程中不被泄露或破坏,确保信息的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并保证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控性。(2)从某一个特定信息体系(如金融信息系统、政务信息系统、商务信息系统等)的角度来定义。信息安全主要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从学科和技术的角度来说,信息安全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研究、发展的范围很广,包括信息人员的安全性、信息管理的安全性、信息设施的安全性、信息本身的保密性、信息传输的完整性、信息的不可否认性、信息的可控性、信息的可用性等。确保信息系统按照预期运行且不做任何多余的事情,系统所提供的信息机密性可以得到适度的保护,系统、数据和软件的完整性得到维护和统一,以防任何可能影响任务完成的非计划的任务中断。综合起来说,就是要保障电子信息的“有效性”随着计算机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及信息内涵的不断丰富,信息安全涉及的领域和内涵也越来越广。信息安全不仅是保证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可靠性,而且从主机的安全发展到网络体系结构的安全,从单一层次的安全发展到多层次的立体安全。目前,信息安全涉及的领域还包括黑客的攻防、网络安全管理、网络第1章信息安全概述安全评估、网络犯罪取证等方面。因此在不会产生歧义时,常将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简称为网络信息安全。一切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和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措施都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研究内容。1.1.3信息安全包含的内容信息安全涉及个人权益、企业生存、金融风险防范、社会稳定和国家的安全,它是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安全以及国家信息安全等的总和。1.物理安全物理安全是指用来保护计算机网络中的传输介质、网络设备和机房设施安全的各种装置与管理手段。物理安全包括防盗、防火、防静电、防雷击和防电磁泄漏等方面的内容。物理上的安全威胁主要涉及对计算机或人员的访问。可用于增强物理安全的策略有很多,如将计算机系统和关键设备布置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销毁不再使用的敏感文档,保证密码和身份认证部件的安全性,锁住便携式设备等。物理安全的实施更多的是依赖于行政的干预手段并结合相关技术。如果没有基础的物理保护,如带锁的开关柜、数据中心等,物理安全是不可能实现的。2.网络安全网络安全主要通过用户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加密、安全管理等方法来实现(1)用户身份认证。身份证明是所有安全系统不可或缺的一个组件,它是区别授权用户和入侵者的唯一方法。为了实现对信息资源的保护,并知道何人试图获取网络资源的访问权,任何网络资源拥有者都必须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当使用某些更尖端的通信方式时,身份认证特别重要(2)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制约用户连接特定网络、计算机与应用程序,获取特定类型数据流量的能力。访问控制系统一般针对网络资源进行安全控制区域划分,实施区域防御的策略。在区域的物理边界或逻辑边界使用一个许可或拒绝访问的集中控制点。(3)加密。即使访问控制和身份验证系统完全有效,在数据信息通过网络传送时,企业仍可能面临被窃听的风险。事实上,低成本和连接的简便性已使iteret成为企业内和企业间通信的一个极为诱人的媒介。同时,无线网络的广泛使用也在进一步加大网络数据被窃听的风险。加密技术用于针对窃听提供保护,它通过使信息只能被具有解密数据所需密钥的人员读取来提供信息的安全保护。它与第三方是否通过iteret截取数据包无关,因为即使第三方在网络上截取数据,也无法获取信息的本义。这种方法可在整个企业网络中使用,包括在企业内部(内部网)、企业之间(外部网)或通过公共iteret在虚拟专用网络(vpn)中。加密技术主要包括对称式和非对称式两种,这两种方式都有许多不同的密钥算法来实现,在此不一一详述(4)安全管理。安全系统应当允许由授权人进行监视和控制。使用验证的任何系统都需要某种集中授权来验证这些身份,无论它是unix主机、widownt域控制信息安全技术cfeffffpfff229f2f282292ff8fff2f82ar8rffff2rf2f22572278f2ff2fffffff252f222fff22fff2f2ffff28ff82f22f82fr2f2229f2fff8ffa88a22422222822822982988968247器还是novelldirectoryservice(nds)服务器上的/etc/awd。由于能够查看历史记录,如突破防火墙的多次失败尝试,安全系统可以为那些负责保护信息资源的人员提供宝贵的信息。一些更新的安全规范,如ipsc,需要包含策略规则数据库。要使系统正确运行,就必须管理所有这些要素。但是,管理控制台本身也是安全系统的另一个潜在故障点。因此,必须确保这些系统在物理上得到安全保护,并确保对管理控制台的任何登录进行验证。3.操作系统安全计算机操作系统担负着自身庞大的资源管理,频繁的输入/输出控制,以及不可间断的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通信等任务。由于操作系统具有“一权独大”的特点,所有针对计算机和网络的入侵及非法访问都是以夺取操作系统的最高权限作为目的。因此,操作系统安全的内容就是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和采取合理的安全策略,降低系统的脆弱性。与过去相比,如今的操作系统性能更强、功能更丰富,对使用者来说更便利,但同时也增加了安全漏洞。要减少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需要对操作系统予以合理配置、管理和监控。做到这点的秘诀在于集中、自动管理机构(企业)内部的操作系统安全,而不是分散、人工管理每台计算机。实际上,如果不集中管理操作系统安全,相应的成本和风险就会非常高。目前所知道的安全入侵事件,一半以上缘于操作系统根本没有被合理配置,或者没有被经常核查及监控。例如,操作系统都是以默认安全设置来配置的,因而极容易受到攻击。那些人工更改了服务器安全配置的用户,把云顶国际集团的技术支持部门的资源过多地消耗于帮助用户处理口令查询上,而不是处理更重要的网络问题。考虑到这些弊端,许多管理员任由服务器操作系统以默认状态运行。这样一来,服务器可以马上投入运行,但这大大增加了安全风险现有技术可以减轻管理负担。要加强机构(企业)网络内操作系统的安全,需要做到以下三方面(1)对网络上的服务器进行配置时应该在一个地方进行,大多数用户大概需要数十种不同的配置。这些配置文件的一个镜像或一组镜像在软件的帮助下可以通过网络下载。软件能够自动管理下载过程,不需要为每台服务器手动下载。此外,即使有某些重要的配置文件,也不应该让本地管理员对每台服务器分别配置,这样做是很危险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一次性全部设定。一旦网络配置完毕,管理员就要核实安全策略的执行情况,定义用户访问权限,确保所有配置正确无误。管理员可以在网络上运行(或远程运行)代理程序,不断监控每台服务器。代理程序不会干扰正常操作。(2)账户需要加以集中管理,以控制对网络的访问,并且确保用户拥有合理访问机构(企业)资源的权限。决策规则应在一个地方进行,而不是在每台计算机上进行,需要为用户系统配置合理的身份和许可权。身份生命周期管理程序可以自动管理这一过程,减少手动过程带来的麻烦。(3)操作系统应能够轻松、高效地监控网络活动,可以显示谁在进行连接,谁断开了连接,以及发现来自操作系统的潜在安全事件。第1章信息安全概述1.1.4信息安全的属性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有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机密性、可控性、可靠性和不可否认性。1.完整性完整性是指信息在存储、传输和提取的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不被插入、不延迟、不乱序和不丢失的特性。一般通过访问控制阻止篡改行为,通过信息摘要算法来检验信息是否被篡改。完整性是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其目的是保证信息系统上的数据处于一种完整和未损的状态。2.可用性信息可用性指的是信息可被合法用户访问并能按要求顺序使用的特性,即在需要时就可取用所需的信息。可用性是对信息资源服务功能和性能可靠性的度量,是对信息系统总体可靠性的要求。目前要保证系统和网络能提供正常的服务,除了备份和冗余配置外,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3.机密性信息机密性又称为信息保密性,是指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的个人和实体,或供其使用的特性。信息机密性针对信息被允许访问对象的多少而不同。所有人员都可以访问的信息为公用信息,需要限制访问的信息一般为敏感信息或秘密。秘密可以根据信息的重要性或保密要求分为不同的密级,如国家根据秘密泄露对国家经济、安全利益产生的影响(后果)不同,将国家秘密分为a(秘密级)、b(机密级)和c(绝密级)三个等级。秘密是不能泄露给非授权用户、不能被非法利用的,非授权用户就算得到信息也无法知晓信息的内容。机密性通常通过访问控制阻止非授权用户获得机密信息,通过加密技术阻止非授权用户获知信息内容。4.可控性信息可控性是指可以控制授权范围内的信息流向以及行为方式,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为保证可控性,通常通过握手协议和认证对用户进行身份鉴别,通过访问控制列表等方法来控制用户的访间方式,通过日志记录对用户的所有活动进行监控、查询和审计。5.可靠性可靠性是指信息以用户认可的质量连续服务于用户的特性(包括信息迅速、准确和连续地转移等),但也有人认为可靠性是人们对信息系统而不是对信息本身的要求。6.不可否认性不可否认性是指能保证用户无法在事后否认曾对信息进行的生成、签发、接收等行为,是针对通信各方面信息真实、同一性的安全要求。一般用数字签名技术和公证机制来保证不可否认性。信息安全技术faafeerffaffaf9afre588a82a88fffreff88ffrff8af8888fffafa8affa8888a8feafff8affaf8aaff8raf18f824848a18f8fa78874faa888888a28f8f88688f58848464244441.1.5信息安全威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信息的交换和传播变得非常容易。信息在存储、共享和传输中,会被非法窃听、截取、篡改和破坏,从而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特别是一些重要的部门,如银行系统、证券系统、商业系统、政府部门和军事系统等,对在公共通信网络中进行信息的存储和传输中的安全问题更为重视。所谓的信息安全威胁,就是指某个人、物、事件或概念对信息资源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或合法使用所造成的危险。攻击就是对安全威胁的具体体现。虽然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都可以对信息安全构成威胁,但是精心设计的人为攻击威胁最大。信息安全威胁可以分为故意的威胁和偶然的威胁。故意的威胁有假冒、篡改等,偶然的威胁有信息被发往错误的地址、误操作等。故意的威胁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被动攻击不会导致系统中所含信息的任何改动,如搭线窃听、业务流分析等,而且系统的操作和状态也不会改变,被动攻击主要威胁信息的保密性;主动攻击则意在篡改系统中所含信息,或者改变系统的状态和操作,主动攻击主要威胁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和真实性。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威胁可分为以下几类:1.通信过程中的威胁信息系统的用户在进行通信的过程中,常常受到来自两方面的攻击:一是主动攻击,攻击者通过网络线路将虚假信息或计算机病毒传入信息系统内部,破坏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系统服务的可用性,即通过中断、伪造、篡改和重排信息内容造成信息被破坏,使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严重的甚至使系统瘫痪:二是被动攻击,攻击者非法截获、窃取通信线路中的信息,使信息保密性遭到破坏,信息泄露而无法被察觉,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通信过程中主要有4种攻击类型,分别是中断、截获、篡改和伪造(i)中断(iterrutio)。指威胁源使系统的资源受损或不能使用,从而暂停数据的流动或服务,属于主动攻击。(2)截获(itercetio)。指某个威胁源未经允许而获得了对一个资源的访问权限,并从中盗窃了所提供的信息服务,属于被动攻击。(3)篡改(modificatio)。指某个威胁源未经许可却成功地访问并改动了某项资源,因而篡改了所提供的信息服务,属于主动攻击。(4)伪造(faricatio)。指某个威胁源未经许可而在系统中制造出了假消息源、虚假的信息或服务,属于主动攻击。2.信息存储过程中的威胁存储于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易受到与通信线路同样的威胁。非法用户在获取系统访问控制权后,可以浏览存储介质上的保密数据或专利软件,并且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推断出所有的数据,这样就使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遭到破坏。6···试读结束···...

    2023-02-08

  • 图书名称:《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第2版》【作者】李飞,吴春旺,王敏【页数】262【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21.12【isbn号】978-7-5606-6049-3【价格】40.00【分类】信息安全-安全技术【参考文献】李飞,吴春旺,王敏.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第2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21.12.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第2版》内容提要:理论与实践结合,使用效果不错,相对简单些……《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第2版》内容试读第1章信息安全基础知识信息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对信息的开发、控制和利用已经成为国家间利用、争夺的重要内容;同时信息的地位和作用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急剧上升,信息的安全问题也同样因此而日益突出和被各国高度重视。1.1信息信息的特征信息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最新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联系的表征,也是客观事物状态经过传递后的再现。因此,信息是主观世界联系客观世界的桥梁。在客观世界中,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给人们带来不同的信息,而正是这些信息使人们能够认识客观事物。信息的特征如下:·普遍性和可识别性。·储存性和可处理性。·时效性和可共享性。·增值性和可开发性。·可控性和多效用性。此外,信息还具有转换性、可传递性、独立性和可继承性等特征。同时,信息还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资源功能、启迪功能、教育功能、方法论功能、娱乐功能和奥论功能等。信息的这些社会功能都是由信息的基本特征所决定和派生的。由此,可以看到保证信息安全的重要性!1.2网络空间安全网络空间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有效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已成为人类的共同责任。当前,网络空间已被视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空间”,网络空间安全已成为各国高度关注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多个国家纷纷制定网络政策,提高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打击各种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网络空间治理水平得到一定提高。网络空间安全是一个近几年新出现的概念,它与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的关系,需要大家有一个清楚的认识。·2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1.2.1信息安全的定义与特征“信息安全”没有公认和统一的定义,国内外对信息安全的论述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指具体的信息系统的安全;二是指某一特定信息体系(例如一个国家的金融系统、军事指挥系统等)的安全。但现在很多专家都认为这两种定义均失之于其范畴过窄,目前公认的“信息安全”的定义为:(一个国家的)信息化状态和信息技术体系不受外来的威胁与侵害。因为信息安全,首先应该是一个国家宏观的社会信息化状态是否处于自控之下,是否稳定的问题;其次才是信息技术的安全问题。在网络出现以前,信息安全指对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控性的保护一面向数据的安全。互联网出现以后,信息安全除了上述概念以外,其内涵又扩展到面向用户的安全一鉴别、授权、访问控制、抗否认性和可服务性以及内容的个人隐私、知识产权等的保护。这两者结合就是现代的信息安全体系结构。因此,在现代信息安全的体系结构中,信息安全包括面向数据的安全和面向用户的安全,即信息安全是指信息在产生、传输、处理和存储过程中不被泄露或破坏,确保信息的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并保证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控性。因此,信息安全具有这样一些特征:(1)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的个人、实体和过程,也不能供其使用的特性。(2)完整性:信息未经授权不被修改、不被破坏、不被插入、不延迟、不乱序和不丢失的特性。(3)可用性:合法用户访问并能按要求顺序使用信息的特性,即保证合法用户在需要时可以访问信息及相关资产。(4)可控性:授权机构对信息的内容及传播具有控制能力的特性,可以控制授权范围内的信息流向以及传播方式。(5)可审查性:在信息交流过程结束后,通信双方不能抵赖曾经做出的行为,也不能否认曾经接收到对方信息的特性。由此,信息安全应包含三层含义:(1)系统安全(实体安全),即系统运行的安全性。(2)系统中信息的安全,即通过控制用户权限、数据加密等确保信息不被非授权者获取和篡改。(3)管理安全,即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信息资源和系统运行安全性进行有效的管理。1.2.2网络安全的定义与特征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讲就是网络上信息的安全,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的安全。网络信息的传输、存储、处理和使用都要求处于安全的状态之下。1.网络安全的定义网络安全所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因为目前的公用通信网络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漏洞和威胁。从广义上讲,凡是涉及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等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所要研究的领域。网络安全从本质上讲就是网络上信息的安全,即网络上信息保存、传输的安全,指网第1章信息安全基础知识·3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和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从用户(个人、企业等)的角度来说,他们希望涉及个人隐私或商业利益的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受到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的保护,避免他人或对手利用窃听、冒充、篡改和抵赖等手段损害和侵犯用户的利益和隐私,同时也希望当用户的信息保存在某个计算机系统中时,不被非授权用户访问和破坏。从网络运行和管理者的角度来说,他们希望对本地网络信息的访问、读/写等操作受到保护和控制,避免出现病毒、非法存取、拒绝服务和网络资源的非法占用及非法控制等威胁,制止和防御网络“黑客”的攻击。从安全保密部门的角度来说,他们希望对非法的、有害的或涉及国家机密的信息进行过滤和防堵,避免其通过网络泄露,避免由于这类信息的泄露对社会产生危害,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威胁到国家安全。从社会教育和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说,网络上不健康的内容不仅会给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对社会的稳定和人类的发展造成阻碍,必须对其进行控制。由此,网络安全应包含四层含义:(1)运行系统安全,即保证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其本质上是保护系统的合法操作和正常运行。包括计算机系统机房环境的保护,法律、政策的保护,计算机结构设计上的安全性考虑,硬件系统的可靠安全运行,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安全,电磁信息泄露的防护等。它侧重于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因系统的崩溃和损坏而对系统存储、处理和传输的信息造成破坏和损失,避免因电磁泄漏产生信息泄露,干扰他人(或受他人干扰)。(2)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包括用口令鉴别、用户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安全审计、安全问题跟踪、计算机病毒防治、数据加密等。(3)网络上信息传播的安全,即信息传播中的安全,包括信息过滤技术。它侧重于防止和控制非法、有害的信息进行传播后的不良后果,避免公用通信网络上大量自由传输的信息失控,本质上是维护道德、法则或国家利益。(4)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它侧重于网络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漏洞进行窃听、冒充和诈骗等行为,本质上是保护用户的利益和隐私。由此可见,网络安全与其所保护的信息对象有关,本质上是在信息的安全期内保证其在网络上流动时或静态存储时不被非法用户所访问,但授权用户可以访问。因此,网络安全的结构层次包括物理安全、安全控制和安全服务。2.网络安全的主要特征(1)保密性:网络上的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只供合法用户使用的特性。(2)完整性: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即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3)可用性:当需要时应能存取所需的信息,即可以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网络环境下的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4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攻击。(4)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的能力。因此,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研究的内容是紧密相关的,其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但是信息安全的研究领域包括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1.2.3网络空间(cyerace)安全网络空间是哲学和计算机领域中的一个抽象概念,指在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网络里的虚拟现实。网络空间一词是控制论(cyeretic)和空间(ace)两个词的组合,是由居住在加拿大的科幻小说作家威廉·吉布森在1982年发表于《omni》杂志的短篇小说《融化的铬合金(burigchrome)》中首次提出来的。cyerace的译法繁多,有人将它译作“网络空间”,更有“异次元空间”“多维信息空间”“电脑空间”“网络空间”等译法。目前在国内信息安全界一般翻译为网络空间,它是自然空间中的一个域,由网络、电磁场以及人在其中的信息交互共同组成,已成为继陆地、海洋、天空和外太空之后人类生存的第五空间“网络空间”理论最早由美国科学家提出,实质就是指网络电磁空间。进人21世纪,随着网络以指数速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并创造出人类活动的第五维空间一网络电磁空间,传统的战争形态及战争观由此发生了急剧变化。崭新形态的网络政治、网络经济、网络文化、网络军事和网络外交等形成了新空间的道道风景,催生了网络战的闪亮登场。由此可见,网络空间是一个广泛、无所不在的网络(uiquitouadpervaivenetwork)。网络空间具有四大特性:(1)网络融合性:融合了互联网、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物联网(iot)等。(2)终端多样性:智能手机、电视、pc、ipad等都可成为终端。(3)内容多样化:内容涉及云计算、社交网络、对等网络服务等。(4)领域广泛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应用领域。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多路由、多节点的特性为我们带来了一条“无形但有界”的复杂“新疆界”,其“边境线”根据网络建设能力、利用能力和控制能力大小而划分,即“网络疆域=已建网络十控制网络一被控网络”,它是变化的、非线性的,在实时对抗中此消彼长。国家利益拓展到哪里,维护国家第五维空间安全的“边境线”就要延伸到哪里。智慧地球、网络云将全球连为一体,网络空间的对抗将是全球性、高速性、大范围的对抗,网络空间的博弈以网络为中心,以信息为主导。防的是基础网络、信息数据、心理认知和社会领域不受侵犯;打的是基于“芯片”直接瘫痪敌人战争基础和战争潜力的“比特战”;拼的是智力而不是体力,是让对手失能,而不是流血。因此,中国必须立足形成全局性战略威慑能力和复杂网络电磁环境掌控能力,加强多领域、多类型、多层次的力量建设,构建优势互补、联合一体的全球化战略布局。1.3安全威胁与攻击类型在不断更新换代的网络世界里,网络中的安全漏洞无处不在。即便旧的安全漏洞补上了,新的安全漏洞又将不断涌现。网络攻击正是利用这些存在的漏洞和安全缺陷对系统和第1章信息安全基础知识。5资源进行攻击。目前,主要有10个方面的网络安全问题亟待解决:(1)信息应用系统与网络的关系日益紧密,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增强,因而网络安全的影响范围日益扩大,建立可信的网络信息环境已成为一个迫切的需求。(2)网络系统中安全漏洞日益增多,不仅技术上有漏洞,管理上也有漏洞。(3)恶意代码危害性高。恶意代码通过网络途径广泛扩散,其不良影响越来越大。(4)网络攻击技术日趋复杂,而攻击操作容易完成,攻击工具广为流行。(⑤)网络安全建设缺乏规范操作,常常采取“亡羊补牢”的方式进行维护,导致信息安全共享难度递增,并留下安全隐患。(6)网络系统有着种类繁多的安全认证方式,一方面使得用户应用时不方便,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安全管理的工作难度。(7)国内信息化技术严重依赖国外,从硬件到软件都不同程度地受制于人。(8)网络系统中软、硬件产品的单一性,易造成大规模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特别是网络蠕虫安全事件的发生。(9)网络安全建设涉及人员众多,安全性和易用性特别难以平衡。(10)网络安全管理问题依然是一个难题,主要包括:①用户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不强。例如,选取弱口令,使得攻击者从远程即可直接控制主机。②网络服务配置不当,开放了过多的网络服务。例如,网络边界没有过滤掉恶意数据包或切断网络连接,允许外部网络的主机直接pig内部网主机,允许建立空连接。③安装有漏洞的软件包。④选用缺省配置。例如,网络设备的口令直接用厂家的缺省配置。⑤网络系统中软件不打补丁或补丁不全⑥网络安全敏感信息泄露。例如dns服务信息泄露。⑦网络安全防范缺乏体系。⑧网络信息资产不明,缺乏分类、分级处理。·⑨网络安全管理信息单一,缺乏统一分析与管理平台。⑩重技术,轻管理。例如,没有明确的安全管理策略、安全组织及安全规范。由于网络安全问题的存在,造成网络攻击技术的泛滥。目前,对计算机用户来说,最大的安全威胁主要是黑客技术和病毒技术。近年来,在我国相关部门持续开展的网络安全威胁治理下,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以下简称ddos攻击)、高级持续性威胁攻击(以下简称apt攻击)、漏洞威胁、数据安全隐患、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网络黑灰色产业链(以下简称黑灰产)、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威胁总体下降,但网络安全威胁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给治理带来新的风险与挑战。其表现在以下7个方面。(1)ddos攻击频发,攻击目的性明确。根据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以下简称cncert/cc)发布的《我国ddos攻击资源月度分析报告》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境内控制端、反射服务器等资源按月变化速度加快,消亡率明显上升,新增率降低,可被利用的资源活跃时间和数量明显减少。。6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在治理行动的持续高压下,ddos攻击资源大量向境外迁移,ddos攻击的控制端数量和来自境外的反射攻击流量的占比均超过90%。攻击我国目标的大规模ddos攻击事件中,来自境外的流量占比超过50%。所攻击的对象主要是我国党政机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单位的信息系统,同时发生攻击流量峰值超过10g/的大流量攻击事件同比增加幅度较大。随着更多的物联网设备接人网络,其安全性必然会给网络安全的防御和治理带来更多困难。由于我国加大了对威胁大的恶意程序控制的物联网僵尸网络控制端的治理力度,物联网僵尸网络控制端消亡速度加快且活跃时间普遍较短,难以形成较大的控制规模。尽管如此,在监测发现的僵尸网络控制端中,物联网僵尸网络控制端数量占比仍超过50%,其参与发起的ddos攻击的次数占比也超过50%。(2)apt攻击猖獗,向各重要行业领域渗透。近年来,投递高诱惑性钓鱼邮件是大部分apt组织常用技术手段。cncert/cc监测到重要党政机关部门遭受钓鱼邮件攻击数量月均4万余次,其中携带漏洞利用恶意代码的oce文档成为主要载荷。例如“海莲花”组织利用境外代理服务器为跳板,持续对我国党政机关和重要行业发起钓鱼邮件攻击,被攻击单位涉及数十个重要行业、近百个单位和数百个目标。随着近年来apt攻击手段的不断披露和网络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我国重要行业部门对钓鱼邮件防范意识不断提高。通过比对钓鱼邮件攻击目标与最终被控目标,发现90%以上的鱼叉钓鱼邮件可以被用户识别发现。近年来,境外apt组织持续发起对我国的攻击,尤其在举行重大活动期间和敏感时期更加猖獗。如“方程式组织”“apt28”“蔓灵花”“海莲花”“黑店”“白金”等30余个apt组织,使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境外apt组织不仅攻击我国党政机关、国防军工单位和科研院所,还进一步向军民融合、“一带一路”、基础行业、物联网和供应链等领域扩展延伸,电信、外交、能源、商务、金融、军工、海洋等领域成为境外apt组织重点攻击对象。境外apt组织习惯使用当下热点时事或与攻击目标工作相关的内容作为邮件主题,特别是瞄准我国重要攻击目标,持续反复进行渗透和横向扩展攻击,并在我国举行重大活动期间和敏感时期异常活跃。“蔓灵花”组织就重点围绕全国“两会”、节庆重大活动,大幅扩充攻击窃密武器库,对我国党政机关、能源机构等重要信息系统实施大规模定向攻击。(3)各种漏洞数量上升,信息系统面临威胁形势严峻。由于利用微软操作系统远程桌面协议(以下简称rdp)远程代码执行漏洞、welogicwls组件反序列化零日漏洞、elaticsearch数据库未授权访问漏洞等攻击数量增加,其他通用软、硬件零日漏洞数量也在同步增长。这些漏洞影响范围从传统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oa)等软件到vpn设备、家用路由器等网络硬件设备,以及芯片、sm卡等底层硬件,因而广泛影响我国基础软、硬件安全及其上的应用安全。同时事件型漏洞数量大幅上升。这些事件型漏洞涉及的信息系统大部分属于在线联网系统,一旦漏洞被公开或曝光,若未及时修复,则易遭不法分子利用,进行窃取信息、植入后门、篡改网页等攻击操作,甚至成为地下黑色产业链(以下简称黑产),进行非法交易的“货物”。(4)数据安全防护意识薄弱,大规模数据泄露事件频发。当前,互联网上的数据资源已经成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和新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国家治理、社会管理、人民生活都产生重大影响。mogodb、elaticsearch、sqlserver、···试读结束···...

    2023-02-08

  • 图书名称:《网络信息安全与云计算》【作者】宋志峰;聂磊;罗洁晴【页数】232【出版社】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21.04【isbn号】978-7-5639-7916-5【价格】80.00【分类】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研究-云计算-研究【参考文献】宋志峰;聂磊;罗洁晴.网络信息安全与云计算.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21.04.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网络信息安全与云计算》内容提要:《网络信息安全与云计算》内容试读第一章绪论当今社会,计算机网络已融入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但是人们在享受计算机带来的便利时,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也随着便利来到人们生活中。本章分为网络信息安全概况、网络信息安全的目标与功能、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趋势三部分,主要包括网络信息安全的理论阐释、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特点、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目标等方面的内容。第一节网络信息安全概况一、网络信息安全的理论阐释(一)网络信息马费成教授认为,网络信息“一般指以电子化方式存储,以网络化方式表述,依附于计算机存储设备中,并借助计算机等网络设备的形式进行传达、识别、利用的,在特定时期内可以持续获得和授权访问的,固定信息单位”。2012年发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第一条指出,“国家保护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和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电子信息”,将网络空间中牵涉公众个人权利的网络信息作为网络信息治理的对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将网络信息定义为在互联网上发送和接收的电子邮件、企业发布的商品或服务信息、政府发布的信息等。虽然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网络信息作出了相应的解释和分类,但都指出了网络信息的记录、表达和储存形式,认为网络信息是存在于网络空间的电子信息。网络信息是指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应用为前提的,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网络公共空间发布的电子信息。(二)网络信息安全1.网络信息安全的内涵网络信息安全是一个关系国家安全和主权、社会稳定、民族文化继承和发1网络信息安全与云计算扬的重要问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网络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网络信息安全主要指四个方面。一是硬件安全,包括了网络硬件和存储媒体的安全。我们要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就要保证这些设施能够正常运行和不受到侵害。二是软件安全,就是使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软件不受到攻击和破坏,保障软件能够不被非法操作和其功能能够有效地运行。三是运行服务安全,其主要是能够使每一个网络信息系统能正常地运行起来,可以保障我们在网络上正常的进行信息交流。我们可以通过检测网络系统中各种设施的运行情况来规避风险,一旦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报警。四是数据安全,即网络中存储及流通数据的安全。我们要保护网络中的数据不被篡改、复制、解密、显示、使用等,这是保障网络安全最根本的目的。网络信息安全是技术安全和自然环境安全以及人类行为活动安全融合起来的综合性安全,体现为国家对网络信息技术、信息内容、信息活动和方式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的控制力。2.网络信息安全的特性(1)保密性保密性是指信息能够不泄露给其他未经允许的人使用,是为了能够使有用的信息不被泄露给他人,从而保障网络信息的保密特点和网络信息的安全。(2)可用性可用性是指网络信息可以被允许的团体或个体使用,也被要求在特殊情况下能够对信息进行恢复的特征。当网络信息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遭到攻击或者破坏时,即使信息遭到破坏和篡改,其信息也能够恢复和还原。(3)不可否认性不可否认性是指用户在网络上进行相互交流和互换资源时能够确信其本身的真实性,参与者无法抵赖其身份。网络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也无法抵赖其是否发布过或传播过此信息。(4)可控性可控性是指网络信息在发布和传播的过程中能够得到一定的控制,也就是说网络中的任何信息在传播时要在一定的范围和空间内得到有效的控制。2第一章绪论3.网络信息安全的外延(1)网络信息安全是一种基础安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化程度逐渐加深,国家机关、社会各机构以及个人在进行管理活动时都离不开信息,我们在从事社会生产和各种活动时与计算机网络信息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已经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领域。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发展都离不开网络信息系统,如果一个国家的网络信息系统遭到破坏或者失控,将给这个国家在政体金融、国防和交通等方面造成严重的威胁,甚至是威胁到国家安全,造成政治动荡和社会动荡。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中,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越发凸显,没有网络信息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也没有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等领域的安全。习近平总书记也把信息安全定义为国家总体安全观的内容之一,网络信息安全已经成为我们必须要保障的安全,并且成了人类社会所有安全的基础。(2)网络信息安全是一种整体安全网络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节点的安全都不可或缺,因此网络信息安全也具有整体性。对网络信息安全诠释最好的就是木桶理论:木桶中最短的木板决定了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同样的道理,网络中任何的环节和节点,其薄弱部分都代表了网络信息安全的整体水平。网络信息安全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和社会资源,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在当今的时代中,网络信息安全不仅仅影响到我们的国家安全,而且还涉及各种机构和个人信息的安全。维护网络信息安全,不仅需要我们的国家和政府等主管部门的努力,而且也需要全世界、全社会乃至全人类共同的努力。(3)网络信息安全是一种战略安全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发生往往是发生之后才能被知道,具有一定的延时性,在我们处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过程中,其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例如,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核心技术不强,对核心技术的掌握也较少。我国在网络信息安全关键基础设施和核心技术中还有一些属于外国的技术,一些相关的软件和硬件的配套服务也是使用国外的。程序都是人为设计的,难免会留有一些手段和漏洞,即使这些程序目前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没有什么影响,难免在非常时期被其利用。目前,网络信息安全观念已从传统的技术安全延伸至信息内容、信息活动和信息方式的安全,从被动的“消除威胁”发展到国家对相关方面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西方的一些国家已经把网络信息安全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3网络信息安全与云计算他们通过网络信息对其他国家进行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例如,美国不断对“e外交”的积极推动,特别是利用脸书(faceook)、推特(twitter)、youtue等平台传递外交政策信息。具有浓厚官方背景的美国兰德公司,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研究被称为“蜂拥”的非传统政权更迭技术,即针对年轻人对互联网、手机等新通信工具的偏好,通过短信、论坛、博客和大量社交网络使易受影响的年轻人联系、聚集在一起,听从其更迭政权的命令。(4)网络信息安全是一种积极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而正是因为不断的更新和变化,使得任何安全都是暂时的和相对的。所以,网络信息安全是一种积极安全,我们只有加强核心技术的掌握和不断地进行自主创新,才能在信息技术领域立于不败之地。网络是共享、互通的,人们在网络中的活动具有很大的自由,因此也就导致了社会团体和机构以及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互相攻击,甚至与国家进行对抗。通过网络的这些特点,网络犯罪活动变得十分简单,成本也比较低,导致网络犯罪活动频频发生,甚至个人的网络行为都可以对一个国家或者社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这就给我们的国家和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要积极地做好预防机制建设,积极地维护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二、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特点(一)信息海量膨胀对于信息量给信息安全带来的影响,可以从一个简单的比较中看出:1990年在单纯的电磁环境中识别出一个恶意电台的难度,和2016年从数十亿网民的行为中筛查出一个黑客的行为,难度是明显存几何级数的差距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量也相应剧增,随着pv6技术的推广,理论上地球上每一颗沙粒都可以分配到一个独立的网络地址,再辅以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全球一张网”的时代已经来临,在为人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对信息安全中信息的处理和甄别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大量黑客所使用的拒绝服务攻击手段,即利用网络服务难以识别正常用户和恶意用户的行为时,只能采取停止服务的方式应对,最终造成网络瘫痪。(二)信息管控难度大在网络自媒体时代,手机就是移动的数据采集的主要设备,而网络就是信息推广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第一时间将收到的第一章绪论信息进行采集和传递,而在恶意行为的推动下,恶意信息的源头难以发现,加密传递难以识别,快速扩散难以控制,使整体信息环境的治理管理难度大。例如国内类似“动车出轨”“px重度污染”“日本核辐射扩散到我国”等谣言,都是通过网络快速发酵,乃至催化成群体性事件。(三)信息用户数量剧增在20世纪90年代,网络技术未普及之前,信息的主要用户还是政府、重点行业等小众群体,但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用户数量剧增。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如此海量的信息用户,使得信息安全的服务对象趋于复杂,对信息安全有害的行为,有来自恶意攻击者,但更多的来自普通用户的无意行为,使得信息安全的形势更加严峻。(四)网络空间军事化势头明显海湾战争后,信息战逐步走上前台,但当时信息战领域的对抗主要集中在敌我双方的信息化武器装备上。随着网络空间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承载国家运行的重要平台,围绕网络空间开展的信息对抗可以直接对国家体系的运行带来影响。21世纪发生的信息战争告诉人们:“新的战争没有战线、没有军队,也没有作战规则;它使军队处于战争的外围,平民成为战争对象;目标可能是任何国家机构、设施和组织。”“21世纪信息将成为竞争、冲突和战争的本质及表现形式。”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新内涵。三、网络信息安全的影响因素(一)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安全问题的薄弱环节。随着计算机网络在工作、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以及其他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都不同程度地依靠计算机网络开展各项工作。那么对于一个单位的工作人员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培训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目前行业市场中关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培训并不被重视,处于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底层。所以,使用计算机网络的人员安全管理水平低、人员技术素质差,操作失误或错误的问题比较普遍。此外,人为因素中还包括违法犯罪行为。因此,要对用户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选择有较高职业道德修养的人做网络管理员,制定出具体措施,提高其安全意识。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与不断发展,网络意识形态相关理论的研究逐渐成熟,自1969年互联网开创至今,涌现出5网络信息安全与云计算一大批研究著作。在这些著作中,有的学者认为互联网是一种信息技术层面的意识形态,会使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受到一定的冲击。在虚拟的互联网空间,同样需要社会契约来约束网络活动,要以一种新的形式、新的规则来应对网络时代出现的新特征、新问题。针对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网络意识形态要随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发展。网络意识形态已逐渐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和探讨的热点话题。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指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能够在网络思潮中不被外部因素威胁或消解,起到引导网络舆论走向,引领社会价值取向,保持制度稳定的状态。一方面要确保意识形态传播主体的行为在网络空间要符合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观念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确保接受意识形态的客体不受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干扰,有明确的辨别力和坚定的信念。不断提升核心价值观在互联网虚拟空间的吸!力,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历久弥新,生命力长盛不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二)网络结构因素星形、总线型和环形是网络基本拓扑结构的三种类型。局域网之间所使用的网络拓扑结构不尽相同,但是为了实现单位整体内部网络的构建,使异构网络空间信息能够传输,就必须牺牲掉相当部分的网络信息安全的性能,从而实现网络开放的更高要求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涵盖由各类型数据进行处理、储存和通信的软硬件组成的电子信息和通信系统以及这些系统中的信息,包括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系统和网络。它们一旦遭到攻击将对经济和社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消极影响,国民安全也将受到巨大威胁,如金融、核能和化学工业、能源设施、交通运输和通信系统等,这一类网络设备、信息系统在发生故障、损毁之后将很难找到替代品,也就是说很难使用其他网络设备、信息系统进行更换,这类关键性的信息基础设施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国家关键性的网络设备、信息系统中存储着海量的具有私密性的个人信息、机密的国家重要数据,一旦遭受窃取或者破坏,影响面极广,造成的损害结果不可想象。(三)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也是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包含多种,主要有:电磁波辐射,计算机设备本身就有电磁辐射问题,但也怕外界电磁波的辐射和干扰,特别是自身辐射带有信息,容易被别人接收,造成信息泄露:还有辅助安全保障系统,如突然中断电、水、空调系统运行;静电、灰尘,有害气体,地震、6···试读结束···...

    2023-02-08

云顶国际集团-云顶国际亚洲唯一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 | | 本站发布的内容仅为个人学习试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云顶国际集团处理,邮箱:vlimit@qq.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