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瑞m3x平台是什么水平(奇瑞m3x平台)
1.汽车平台,简单地说,就是汽车模块化生产的装配线。未来,奇瑞的m1x装配线将负责生产。2.未来奇瑞a3x小型车和中低端紧凑型车装配线,负责生产,未来奇瑞t1x小型suv装配线。3.负责生产,负责未来奇瑞紧凑型suv的m3x装配线。4.中高端紧凑型和中型车,以及中型suv。...
2023-05-31
-
錾刻工艺是一种金属加工工艺,它使用锉刀或锯片在金属表面上刻出精细的图案。这种工艺可以用来制作装饰品、雕塑、标志和其他金属制品。錾刻工艺可以用于多种金属,包括铝、铜、钢、铁和不锈钢。1、zak如何删除照片?很多用户注册zak软件后不知道怎么注销账号,里面的照片也不知道怎么删除。it百科边肖注册了一个账号zak,根据自己的使用情况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实用的技巧。2、首先,你注册的时候是用手机号注册的,不可能注销账号。因为zak的服务器保留了用户的注册信息,所以基本上不可能注销你的账号。所以,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删除这个软件~~3、还有很多用户在不想用交友软件的情况下,想把自己上传的照片全部删除zak。其实很简单。接下来,c6苹果网边肖教你如何操作,用户只需要:4、第一步,用户需要找到自己的相册,点进去就全是自己的照片了;5、第二步:选中要删除的照片,长按3秒左右,会有删除选项提示。选择它以删除它:今天本文讲解到此结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点评:錾刻工艺是一种古老的雕刻技术,可以用来制作精美的细节和图案。它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式来设计出精美的装饰,可以用来装饰家具、器皿、实木地板等。它可以创造出精美的花纹和图案,可以用来装饰家具,制作精美的器皿,也可以用来制作实木地板,使家具和地板更加美观。...
2023-03-08
-
图书名称:《产品装配调试技术》【作者】曹怀明,刘加勇主编【丛书名】产品创新设计与数字化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培训教材【页数】104【出版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05【isbn号】978-7-111-64806-2【价格】25.00【分类】无人驾驶飞机-装配(机械)-技术培训-教材-立体印刷-装配(机械)-技术培训-教材-无人驾驶飞机-调试方法-技术培训-教材-立体印刷-打印机-调试方法-技术培训-教材【参考文献】曹怀明,刘加勇主编.产品装配调试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05.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产品装配调试技术》内容提要:本书以北京启智天空科技有限公司所开发的“雷鸟”四旋翼无人机实训套件和北京三维博特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t600模块化并联臂3d打印机实训套件作为载体,设置了两个独立的实践项目,对典型无人机和3d打印机的装配、调试与运行过程进行了分步阐述。通过学习项目一,操作者将掌握无人机飞行原理、机电一体化部分的组成和相关工具的使用,可独立进行无人机的装配与调试;通过学习项目二,操作者将掌握并联臂3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及相关工具的使用,可独立进行并联臂3d打印机的装配与调试。本书内容均来自一线企业生产和培训实例,打破了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采用项目编写体例,图文并茂,易于理解,实用性强,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机工学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企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使用。本书配有电子课件,凡使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可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htt:www.cmedu.com)注册后免费下载,咨询电话010-88379375。《产品装配调试技术》内容试读顶目四旋翼无人机装配与调试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无人机逐渐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高科技产品之一。本项目以北京启智天空科技有限公司所开发的“雷鸟”四旋翼无人机实训套件为载体,进行装配与调试步骤介绍,并拓展实现无人机基于光流传感器的全自主飞行。学生在完成本项目后,将掌握飞行原理和机电一体化思路,并能够熟练使用相关工具来独立进行无人机的装配与调试。⑤学习且标1.了解无人机装配与调试的工艺流程。2.掌握四旋翼无人机的装配与调试。3.能够解决四旋翼无人机装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4.熟练掌握焊台、螺钉旋具、热熔胶枪等工具的使用。5.熟悉四旋翼无人机的电路控制原理及调试。6.掌握光流传感器与无人机的结合。任务1了解四旋翼无人机的组成任务猫述了解四旋翼无人机的整体结构和配件组成,能够识别并说明各个组件的功能。相关知识四旋翼无人机的主要组件包括无刷电动机、电子调速器、飞行控制板、遥控器及接收机、动力电池、机架(机臂、上下底板)、螺旋桨等;主要配件包括视觉模块、航模电池、扎带等。一、无刷电动机无刷电动机由电动机主体和驱动器组成,是一种典型的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无刷电动机具有无电刷、低干扰、噪声低、运转顺畅、寿命长、维护成本低等优点。无刷电动机采用半导体开关器件实现电子换向,即用电子开关器件代替传统的接触式换向器和电刷。它具有可靠性高、无换向火花、机械噪声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高档录音座、录像机、电子仪器及自动化办公设备中。二、电子调速器1,电子调速器简介电子调速器(简称电调)是一种控制发电机转速的控制装置。它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通过控制器和执行器来改变供电量的大小。电调的作用:将飞行控制板的控制信号转变为电流的大小,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通常1gt)gt》》》gt产品装配调试技术电动机的电流是很大的,电动机正常工作时,平均电流为3a左右,如果没有电调,飞行控制板根本无法承受这样大的电流,也没有驱动无刷电动机的功能。同时,电调在四旋翼无人机当中还充当了电子变换器的作用,将11.1v的电压变为5v,为飞行控制板和遥控器接收机供电。电调上标有工作电流,如20a、40a,这个参数表示电调能够提供的电流。大电流的电调可以兼容用在小电流的场合,但小电流电调不能超标使用2.电子调速器编程电调是有多种功能模式的,选择实现具体功能需要对电调编程。编程途径:1)可以直接将电调连接至遥控接收机的油门输出通道(通常是3通道),按说明书在遥控器上通过扳动摇杆进行设置2)还可以通过厂家对应的编程卡(需要单独购买)来进行设置,这种方法简单,无须接遥控器。保险起见,一定要将购买的电调设置一致,否则难以控制需要注意的是,通过遥控器设置电调时,一定要接上电动机,因为说明书上所说的“滴滴”类的声音,是通过电动机发出来的3.电子调速器的选择选择电调时一定要了解该款电调的功率,另外还要看电调与电动机的兼容性。电调并不能兼容所有电动机,它必须根据电动机的功率等参数来进行选择。实际情况是,许多品牌的电调并不是足功率足电流的,比如工作电流是60a的电调,可能到55a就无法再往上调了,所以选择电调时一定要向供应商问清楚是否足功率。选择低于电动机功率的航模电调会导致电调功率管烧坏,因此功率是航模电调选择的重要指标电调有快速响应和慢速响应的区别,四旋翼无人机需要快速响应的电调,对于大多数常见电调,可通过编程来设置响应速度。4.电子调速器的连接1)电调的输入线与电池连接2)电调的三根输出线与电动机连接(对调任意两根可实现电动机反转)。3)电调的信号线与接收机连接另外,电调一般有电源输出功能,即,在信号线的正负极之间有5v左右的电压输出,通过信号线为接收机供电,接收机再为舵机等控制设备供电。通常,电调的输出为3~4个舵机供电是没问题的。因此,无人机一般都不需要单独为接收机供电,除非舵机数量很多或对接收机电源有很高的要求三、飞行控制板1.飞行控制板的用途现在的飞行控制板通常都带有电子陀螺仪、磁罗盘、加速度计、气压计等传感器。在姿态稳定的模式下,通过软件算法解析飞行器姿态,可修正由于飞行器安装、外界干扰、零件之间不一致等原因造成的姿态异常,帮助保持稳定状态。一些安装有gps的飞行控制板还可以在遥控失控等特殊情况下自动返回起飞点。例如,无人机右边力量大、向左倾斜时,就减弱右边电流输出,则电动机变慢、升力变小,自然就不再向左倾斜。2.pixhawk飞行控制板开源飞行控制板中,多旋翼无人机首选pixhawk飞行控制板,如图1-1所示。其代码充分开源,功能强大,有超声波定高模式与气压定高模式,并且这两种传感器在小于等于2m的高度是无缝切换的,定高的操作也非常方便,只需要打开定高开关,当油门不动时,就进入定高。四、遥控器遥控器通道数量就是可以遥控控制的动作路数,例如,如果遥控器只能控制四轴飞行器《《《《《《《《顶目一四旋翼无人机装配与调试上下飞行,那么就是一个通道。但四旋翼无人机通常需要控制的动作有:上下、左右、前后、旋转。所以,一架典型无人机的遥控器会拥有四个最基本的遥控(rc)功能:分别控制方刀xmk向舵、升降舵、油门和副翼:这就需要四个通道来控制,一般是:一通道控制副翼,二通道控制升降舵,三通道控制油门,四通道控制方向舵。k/ou☒,zz同时,无人机遥控的通道数量没有严格的规定,它只是单纯地由无人机本身来决定。更复杂的无人机还会对起落架、襟翼(第二副翼)、降落指示灯、降落伞以及照相机等进行操作,dc33v这就需要更多的通道支持。五、锂电池1.锂电池的特点锂电池能量比比较高,具有高储存能量密度,可达到460~600w·h/kg,是铅酸电池的6~7倍。具体特点如下:图i-】pixhawk飞行控制板1)使用寿命长。可达到6年以上,例如,以磷酸亚铁锂为正极的电池用1c(100�d)充放电,已达到使用10000次的纪录2)额定电压高。单体工作电压为3.7v或3.2v,约等于3只镍镉或镍氢充电电池的串联电压,便于组成电池电源组3)具备高功率承受力。例如,磷酸亚铁锂锂离子电池可以达到15~30c充放电的能力,便于高强度地起动加速。4)自放电率很低。这是锂电池最突出的优越性之一,目前一般可做到每月1%以下,不到镍氢电池的1/20。5)质量轻。相同体积下质量约为铅酸电池的1/6~1/5。6)高低温适应性强。可以在-20~60℃的环境下使用,经过工艺处理,可以在-45℃环境下使用7)绿色环保。不论生产、使用还是报废,都不含有也不产生任何铅、汞、镉等有害重金属元素和物质2.电池的容量和数量电池容量的计量单位是ma·h,例如,对于1000ma·h的电池,如果以1000ma的电流放电,可持续放电1h。如果以500ma的电流放电,可以持续放电2h。电池上2、3、4等标签代表锂电池的节数,一节锂电池的标准电压为3.7v,满电电压为4.2v,那么标签2就是代表有2节3.7v电池,标准电压为7.4v,满电电压为8.4v,依次类推。3.锂电池充、放电能动力锂电池需要很大的电流放电,电池放电能力用放电c倍率表示。例如,1000ma·h电池的标准放电倍率为5c,那么得出电池可以以5000ma(1000ma·h的5倍率)的电流强度放电。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低c倍率、大电流放电,电池会迅速损坏,甚至自燃锂电池充电能力的表示方法与放电能力表示方法相同,只是放电变成了充电,例如,1000ma·h电池,2c快充,就代表可以用2000ma的电流来充电。需要注意,千万不可图快贸然用大电流,超过规定参数充电,电池很容易损坏4.锂电池平衡充电标签为3的电池,内部是3节锂电池,因为制造工艺的原因,没办法保证每节电池完全3gt》gtgtgtgt)))产品装配调试技术一致,充电、放电特性都有差异,电池串联的情况下,就容易造成某节或某些电池放电过度或充电过度、充电不饱满等,所以解决办法是分别对内部单节电池充放电。动力锂电池都有两组线,一组是输出线(2根),另一组是单节锂电池的引出线(与电池数量有关),充电时按说明书都插入充电器内,就可以进行平衡充电了。六、螺旋桨1.螺旋桨型号的含义螺旋桨的型号有4位数字,前面2位代表螺旋桨的直径(单位:i,1i=254mm),后面2位表示螺旋桨的角度。2.正反桨四轴飞行为了抵消螺旋桨的自旋扭矩相邻桨的旋转方向是不一样的,即正反桨。图1-2所示为螺旋桨转动方向。正、反桨的风都向下吹。cw(clockwie的缩写),表示顺时针旋转方向:ccw(couter-clockwie的缩写),表示逆时针旋转方向。安装时,无论正、反桨,有字的一面是向上的(桨叶圆润的一面要和电动机旋转方向一致)。如图1-2所示,将标有“ccw”的螺旋桨安装到1号和2号电动机,将标有“cw”的螺旋桨安装到3号和4号电动机。3.电动机与螺旋桨的搭配电动机与螺旋桨的搭配比较复杂,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但原理是一样的,具体关系如下:图1-2螺旋桨转动方向1)螺旋桨越大,产生的升力就越大,所以对应需要更大的力量来驱动。2)螺旋桨转速越高,产生的升力越大,也需要更大的驱动力。3)电动机的kv值,即电动机的转速(空载)越小,转动力量就越大4)如果以高kv值电动机带动大桨,则力量不够,实际还是低速运转,电动机和电调很容易烧坏。如果以低kv值电动机带动小桨,完全没有问题,但升力不够,可能无法起飞综上所述,大螺旋桨需要用低kv值电动机,小螺旋桨就需要搭配高kv值电动机(因为需要用转速来弥补升力不足)。例如,常用1000kv的电动机配10i左右的桨。自测题1.选择电动机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2.电子调速器的安装需要注意什么?3.飞行控制板的主要功能有哪些?任务2了解四旋翼无人机装调的工艺流程任务描述根据图1-3所示的四旋翼无人机装调工艺流程图,认识套件和工具并检查配件和工具是否齐全。《《《《《《《《项目一四旋翼无人机装配与调试认识套件配置遥控器调试参数检查套件和连接飞行控制板、接收机、检查飞机是否工具是否齐全gps和pcb主板正常diy外壳组装组装电动机试飞pcb主板焊接安装减振支架焊接检查组装机臂与脚架和pcb主板图1-3四旋翼无人机装调工艺流程图任务实施一、认识套件1)如图1-4所示,无人机的3d打印机壳包含3d打印上外壳中心部件与3d打印上机臂,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积累动手制作经验,机壳允许一定范围内的自主创新设计。2)如图1-5所示,无人机机架包含主板、机臂、挂载板和脚架。挂载板年883d打印上外虎中部件脚果机臂d打印上机牌主板图1-4机壳图1-5机架3)如图1-6所示,无人机动力系统包含螺旋桨、电子调速器、电动机、动力电池。4)如图1-7所示,无人机控制系统包含遥控器、接收机、数传、飞行控制器和gps。5)如图1-8所示,无人机零部件包含安全开关和3i插针。6)如图1-9所示,无人机线束包含ph2.54信号线、gh1.25信号线、输出拓展线和电源线。5》》》)))gt)》产品装配调试技术电子调速器电动机动力电池螺旋浆图1-6动力系统、flysky接收机飞行控制器gps遥控器数传1图1-7控制系统project安全开关3i插针电源线ph2.54信号线gh125信号线输出拓展线图1-8零部件图1-9线束6···试读结束···...
2023-02-06
-
目录手工皂大套餐所有课程列表手工皂理论部分手捏冷皂花小套餐渲染冷皂系列渲染皂小套餐液体皂小套餐mp皂系列裱花甜品系列造型功能皂系列功能皂小套餐花器裱花皂小套餐官方3080《al2819-手工皂工艺全能大套餐》]赏金猎人会员专属高佣,私聊萌萌加入赏金猎人会员开启快速合买任何课程,所有加密课都可以筹如何确认自己佣金比例?专属佣金以后台实际显示...
2023-01-28
-
图书名称:《微装配机器人》【作者】黄心汉著【丛书名】智能机器人技术丛书【页数】289【出版社】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9.07【isbn号】978-7-118-11859-9【分类】装配机器人【参考文献】黄心汉著.微装配机器人.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9.07.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微装配机器人》内容提要:本书全面系统介绍微装配机器人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控制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微装配机器人的工作原理、系统结构、显微视觉与视觉伺服、微夹持器原理与设计、深度运动显微视觉伺服、运动控制、运动轨迹与视觉跟踪、显微图像雅可比矩阵的自适应辨识、模糊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无标定视觉伺服、以及实验和应用实例等。《微装配机器人》内容试读第1章绪论1.1引言机器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从20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uimatio公司生产的世界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通用型工业机器人uimate至今,机器人技术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口。从早期的可编程与示教再现机器人到目前能感知环境信息并做出决策的智能机器人,从单纯从事工业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到仿生机器人、类人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空间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娱乐机器人以及多种用途的特种机器人,机器人的性能不断增强,类型日趋繁多,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机器人在许多人类不能承受的极限环境下代替人进行未知世界的探索。从遥远的火星探测到神秘的海底打捞,从恶劣的地震灾害搜救到隐蔽的军事战场侦察,这些都留下了机器人的足迹。正如比尔·盖茨预言①:机器人即将重复个人计算机崛起的道路,极有可能深人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之深远丝毫不逊于过去30年间个人计算机给我们带来的改变,机器人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必将与个人计算机样,彻底改变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比尔·盖茨的预言正在不断成为现实。未来家家都有机器人,机器人将无所不能、无处不在、无人不用。1959年l2月,richardp.feyma首次提出了微型制造技术②,标志着微操作概念的诞生。20世纪中后期以来,微操作系统的研究一直作为机器人技术的一个热门研究分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深远的研究价值,许多国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人力,对微操作的相关领域进行积极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近几十年来,物理学、材料学以及光学等现代科学技术取得的进展,使得机器人帮助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奥秘成为可能。作为机器人技术和微纳米技术结合的产物,微型机器人(microroot)和微操作机器人(micromaiulatioroot)①比尔·盖茨在《环球科学》2007年第2期的封面文章《家家都有机器人》,详见文献[2]。②1959年12月26日,richardp.feyma在美国召开的物理学年会首次提出微型制造技术,详见文献[3]。1微装配机器人是近年来国内外机器人研究的两个崭新亮点。20世纪80年代末期,微机械电子学的突破性进展使得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可以利用微加工和微封装技术将微驱动器、微传感器、微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控制、通信、电源等集成于一体,成为一个完备的机电一体化的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icalsytem,mems),整个系统的物理尺寸也缩小到毫米级甚至微米级。借助mems技术,机械从一个最初的宏观概念进入微观范畴,这也使得机器人微型化和微操作成为可能微型机器人指的是微小机构尺寸的机器人系统,如能进入人体脏器管道检查与治疗的微型医疗机器人、用于细小工业管道检测的微型机器人以及可以进行战场侦察的微型飞行器、微型潜艇和机器昆虫等。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世界各国有为数不少的微型机器人研制成功。图1.1()为日本精工爱普生公司研制的微型飞行机器人,图1.1()为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研制的六腿机器蜘蛛。(a)()图1.1微型机器人(a)微型飞行机器人;()六腿机器蜘蛛微操作机器人与微型机器人相比,它拥有较大的机构尺寸,但能在一个较小的工作空间(如厘米尺度)实现系统精度达微米、亚微米甚至纳米级的精密操作和装配作业。在微机电工程、光学与光电子工程、精密工程、核工程实验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微操作机器人与微装配机器人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现代生物医学工程中,直径为10~150m的显微细胞操作是一项关键技术,如图1.2所示。典型的显微细胞作业形式包括细胞的捕获、切割、分离、融合,细胞内器官(核、染色体、基因)的转移、重组、拉伸、固定,转基因注射,细胞壁穿刺,细胞群体操纵等,其操作尺度均在微米级甚至纳米级。以往这些操作都是由实验人员在显微镜下借助特殊的微操作器完成,其作业难度大,人员需要经2第1章绪论过专门培训才能熟练掌握,而且操作成功与否易受人为因素影响,效率低,操作精度无法得到保证。利用微操作机器人代替人工操作是显微细胞作业的发展趋势,它将机器人控制、微驱动技术、计算机视觉与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微操作需求相结合,是光、机、电、计算机一体化的综合系统。微操作机器人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显微细胞作业的自动化水平,保证了操作精度和稳定性,并使得显微操作简单化从而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a)()图l.2显微细胞操作(a)细胞注射:()细胞捕获。微机电系统(mems)具有传统机电系统无法比拟的优点,如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可靠性高、功能强大、易于批量生产等,因此被世界各国广泛认定为影响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高新技术。已经商用的mems产品包括大家熟知的三维打印、喷墨打印头和汽车安全气囊加速度计等。随着mems研究的持续深入,利用单片集成工艺加工的mems器件难以满足功能多样化的需求,即便能够实现也是结构复杂,成本昂贵。通过微装配技术可以将不同材料、不同工艺加工的mems器件组合成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微型系统(如微小型药物泵、微传感器、光传输器件等),因此微装配技术已成为当今mems研究的核心基础技术,而微装配机器人正是代替人工实施精密微器件装配的有效工具。图1.3()所示为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高级机器人实验室研制的微装配机器人,在深度反应离子刻蚀(deereactiveioetchig,drie)硅片上进行的金属薄片插孔作业[4,图1.3()为美国sadia国家实验室研制的微夹持器进行光刻电铸塑成型技术(lithograhie,galvaoformugadaformug,liga)进行微齿轮(100um)装配)。微装配机器人技术使得在微纳米尺度上进行批量化的mems器件自动装配成为可能,大大促进了微纳米科学的发展与应用。微装配机器人还被广泛应用于诸如宝石分拣、光纤对接以及生物医学工程中的转基因操作等领域。3微装配机器人(a)()图1.3微器件装配(a)硅片插孔作业;()liga微齿轮装配。1.2微装配机器人的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微装配并非宏观装配在操作尺度上的简单缩小,由于微器件在装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尺度效应、表面效应、隧道效应等已超出了宏观装配中所涉及的物理规律范畴,一些宏观世界的机器人控制策略不再适用,因此有必要根据微操作的自身特点与规律,研究合适的微装配机器人系统结构和控制方法,来保证微装配作业的可靠性与有效性、提高微装配的自动化水平。1.2.1尺度效应对于传统的机器人宏观装配,在操作手抓取-移动-释放操作对象的过程中,物体的重力起主导作用。但当物体尺寸小于1mm或物体质量小于106kg时,随着物体半径的减小和重量的减轻,与物体表面积相关的黏附力(如范德华力、静电力和表面张力)的影响会大于重力、惯性力等体积力,此时微器件的表面效应将取代体积效应占支配地位(图1.4),这就是所谓的微操作的“尺度效应”(scaleeffect,se)。尺度效应使得在装配过程中微器件抓取相对容易而释放却比较困难,同时还给微器件操作增加了众多不确定性因素。目前我们对微观世界的内部物理机制还不完全了解,而诸如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对于微器件装配的客观影响也无法给出定量化的描述。此外,微物体的结构刚度、截面积和质量分别按其特征尺寸的一次、二次和三次方递减,随着几何尺寸的减小,微物体将变得轻、脆且富有弹性,微操作力的控制不当将可能导致器件变形或毁损。因此针对尺度效应所表现出的未知性和不确定性,如何设计可靠的微操作工具(末端执行器)、合理的系统结构和有效的控制策略是微装配机器人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4第1章绪论010310o重力范德华力静电力表面张力10-10°10110°10物体半径μm图1.4微操作尺度效应1.2.2多尺度交叉随着微装配技术的发展,其操作对象不断增加,作业内容也日趋复杂。其中一个突出特点表现为微装配任务的多尺度交叉[6,即装配任务会同时涉及宏尺度(macrocale)、中间尺度(meocale)和微尺度(microcale)。通常,我们把1100um称为微尺度,100um~1mm称为中间尺度,而大于1mm称为宏尺度。微装配的尺度特征包含器件外形尺寸和操作目标(操作精度)两个要素[)。如果装配对象具有微尺度或中间尺度的外形尺寸,则意味着操作目标尺度只可能会更小,我们把这类操作称为微-微装配:如果装配对象具有宏尺度外形尺寸,但是要求微尺度或中间尺度的操作精度,我们把这类操作称为宏-微装配。目前大多数微装配致力于微-微装配,如前面介绍的liga工艺微齿轮装配、微轴与微孔的装配、光纤对接、混合mems传感器等。但是随着微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针对宏-微操作对象的微装配技术研究愈发显示出它的必要性。如惯性约束聚变(iertiacotraitfuio,icf)实验中的微靶装配就是一类典型的宏-微装配问题(图1.5),icf微靶装配同时涉及三种外形尺度的靶零件,而装配精度却要求达到微米级,这给微装配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系统控制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图1.5icf微靶装配5微装配机器人1.2.3微夹持器技术微装配的核心技术之一在于针对微尺度效应研究合适的微驱动和微夹取技术来克服黏着力等各种微观因素,实现对微器件的精密定位和有效夹取与释放。微夹持器是微装配机器人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微装配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对微小对象(零件)进行拾取、运送和释放操作,并可完成一定的装配动作。由于操作对象的材质、形状和几何尺寸的不同,需要研制不同类型的微夹持器来满足对不同类型操作对象的可靠操作。微夹持器技术是微操作机械手实现微零件夹取和姿态调整的重要保证和关键技术。微夹持器应具有重量轻和体积小等特点,同时还需有合适的夹持力和夹取范围。根据采用的驱动方式不同微夹持器可以分为真空吸附式微夹持器、静电式微夹持器、压电式微夹持器、电磁式微夹持器、形状记忆合金微夹持器等。有关微夹持器技术和微夹持器设计将在第8章详细介绍。1.2.4显微视觉与显微视觉伺服宏-微操作不仅要克服微尺度效应,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好宏-微尺度之间的矛盾。宏-微装配机器人系统不仅需要小范围、高分辩力的精确定位,同时需要大行程、中等精度的粗定位:机械手末端执行器不仅要兼容宏观尺寸的微器件,还要考虑微尺度因素对操作精度的影响。此外,微装配姿态的调整,即如何实现宏尺寸器件的大范围旋转同时又保证尽可能小的偏转位移,这是一个典型的宏-微矛盾问题。这些客观存在的宏-微矛盾,是我们在设计微装配机器人控制策略时所要必须考虑的因素。基于微信息的闭环反馈是微装配控制的必然选择。由于目前我们对微观操作机理和微信息感知方法的了解十分有限,一些宏观世界的机器人传感方法如力觉、触觉、接近觉等很难直接应用于微装配机器人系统,而由光学(电子)显微镜、高分辨力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leddevice,ccd)摄像头和专业图像采集卡构成的显微视觉是迄今为止在微装配系统中应用最为有效的感知方法,显微视觉伺服则被广泛用于实现机器人化的微装配作业控制$)。显微光学成像不同于宏观光学,它具有浅景深、小视野、高放大倍数等特点,因此宏观视觉伺服方法难以满足显微视觉控制要求。在显微视觉环境下,如何兼顾大范围的信息获取和高分辨力的精度提取要求,针对微装配过程中微观因素所表现出的未知性和不确定性,如何建立自适应机制对其进行估计和补偿,面对微装配的宏一微矛盾,是否要采用多分辨力多尺度的控制策略等。这些都是显微视觉伺服研究中所要考虑和解决的重要问题。6···试读结束···...
2022-10-21
-
图书名称:《工业机器人在手机装配生产线上应用实训教程》【作者】文福林,谢威主编【丛书名】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校企合作开发系列教材【页数】149【出版社】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9【isbn号】978-7-5551-0802-3【价格】30【分类】工业机器人-应用-移动电话机-装配生产线-教材【参考文献】文福林,谢威主编.工业机器人在手机装配生产线上应用实训教程.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9.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工业机器人在手机装配生产线上应用实训教程》内容提要:本书的应用教程以abb的r120机器人本体加plc、直流电机、光电传感器等外部设备组成简单的模拟系统,用以模拟工业机器人在手机装配中拾取按键,组装成型的工序。全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习任务组织教学内容。全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了解手机装配实训系统、对手机加盖单元进行编程调试、对上料整列单元进行编程调试、对机器人本体单元编程调试、手机装配系统的联机调试。《工业机器人在手机装配生产线上应用实训教程》内容试读学习任务手机装配系统的概述学习任务一手机装配系统的概述二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abb机器人手机装配系统的结构组成。(2)正确掌握abb机器人单元的控制接线方法。(3)正确掌握abb机器人手机装配上料整列及加盖单元的接线方法。(4)根据任务要求和实际情况,合理制订工作计划。任务描述在工业机器人应用技能工作站cset-jd08-o5上,进行abb机器人手机装配系统的安装与接线训练,完成abb机器人手机装配系统的安装与接线任务的基本练习,掌握安装与接线的每一步操作,并按要求完成相关实训工作。学习活动1手机装配系统的安装学习目标(1)了解abb机器人手机装配系统的安装方法。(2)掌握abb机器人手机装配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g5任务准备(1)工业机器人应用技能工作站cset-jd08-05、电脑、万用表等电工常用工具。(2)各种颜色的卡纸、白板和笔。学习过程一、手机装配系统的结构组成手机装配是通过机器人完成对手机模型进行按键装配、加盖装配并搬运人仓的过程,具体工作过程是手机装配系统(见图1-1-1)启动后,安全送料机构将需要装配的手机按键送人装配区,手机底座被推送到装配平台,由机器人完成按键装配,同时手机盖上料机构把手机盖推送到拾取工位,机器人拾取手机盖对手机进行加盖并搬运入仓。1工业机器人在手机装配生产线上应用实训教程手机盖上料机构六轴机器人成品存储仓手机底座上料机构机器人夹具机器人示教器安全送料机构安全储料台控制面板桌体plc图1-1-1手机装配系统示意图二、手机装配实训系统的安装1.机器人与夹具座的安装(1)将桌体固定好,使桌体在安装机器人时不摇晃,以防操作人员受伤及机构受损(见图1-1-2)。(2)将夹具座沿桌面外边摆放,调整好位置并用t型螺丝固定(见图1-1-3)。固定安装孔图1-1-2桌体图1-1-3夹具座安装2学习任务手机装配系统的概述(3)将夹具座感应传感器接插线一端,与桌面控制接插线另一端对插连接(见图1-1-4)。(4)将机器人安装固定板放置在桌面另一侧位置,用螺丝固定,再将机器人本体背对着操作面板方向安装在机器人安装固定板上,最后把机器人的各处线缆连接好,机器人单元模型安装完成(见图1-1-5)。图1-1-4接插线连接图1-1-5安装好的机器人单元模型2.安全储料台的安装准备好储料盒(见图1-1-6)和安全挡板(见图1-1-7),用螺丝连接起来,完成安全储料台(见图1-1-8)的安装。图1-1-6储料盒图1-1-7安全挡板图1-1-8安全储料台3.手机底座上料机构的安装准备好底座出料台(见图1-1-9)与存储仓(见图1-1-10),把存储仓放置到储料台上部(注意:存储仓开口一侧应面向推料边),锁紧螺丝,安装好手机底座上料机构(见图1-1-11)。3工业机器人在手机装配生产线上应用实训教程8图1-1-9底座出料台图1-1-10存储仓图1-1-11底座上料机构4.上料整列单元的安装(1)准备好模型桌体(见图1-1-12)、安全送料机构(见图1-1-13)、按键装配平台(见图1-1-14)及安装好的安全储料台与手机底座上料机构。sanxiang网图1-1-12模型桌体图1-1-13安全送料机构图1-1-14按键装配平台(2)将各个组件按布局(见图1-1-15)固定在模型桌体的桌面上,把信号线接插头按电气图对接好,把气管与气路控制部件连接插紧,完成上料整列单元的安装。图1-1-15安装好的上料整列单元4学习任务手机装配系统的概述5.加盖单元的安装准备好成品存储仓(见图1-1-16)2套、手机盖上料机构(见图1-1-17),按布局安装到模型桌体的桌面上(见图1-1-18),并连接好接插头对接线,把步进驱动器输出连接线接入步进电动机并插紧,推料气缸的气管连接插紧,完成加盖单元的安装。图1-1-16成品存储仓图1-1-17手机盖上料机构图1-1-18加盖单元任务拓展在工业机器人应用技能工作站cset-jd08-o5上进行abb机器人手机装配系统各部分的安装操作训练。2子总结评价1.学习总结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演示文稿、展板、海报、录像等形式,向全班展示、汇报abb机器人手机装配系统各部分的安装操作学习成果。2.综合评价表1-1-1评价表评分评价内容分值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计划制订是否有条理10计划是否全面、完善10人员分工是否合理10手机装配系统的安装任务要求是否明确20工具清单是否正确、完整20材料清单是否正确、完整20团结协作10合计1005工业机器人在手机装配生产线上应用实训教程学习活动2工业机器人单元的接线学习目标(1)了解abb工业机器人单元的基本控制电气原理。(2)掌握abb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接线方法及各plc的i/o分配。总2任务准备g(1)工业机器人应用技能工作站cset-jd08-05、电脑、万用表等电工常用工具。(2)各种颜色的卡纸、白板和笔。学习过程一、工业机器人单元的电气原理图(1)工业机器人单元主回路的工作原理如图1-2-1所示。pe设备进n1n11n21l11l11l21l11n11pel11n11ln-k011-qf1-ka11八-0m1124v0v-ps1-fu11-12急停l21n21pel21n21pel1nlnp陀启动plc机器人smartsr40控制器-plc1-cr启动停止停止24v图1-2-1主回路电气原理图合上电源开关qf1,直流电源ps1通电工作,输出24v直流电,停止指示灯亮。按下面板上的“启动”按钮,中间继电器ka11、ka13通电动作,ka11的常开触点通电自锁、接通接触器km11线圈220v电源和接通24v直流电源输出;接触器km11的常开触头闭合,plc接通24v电源,ka13的常闭触头断开,停止指示灯熄灭,ka13常开触头闭6···试读结束···...
2022-10-19
-
课程介绍臭豆腐哥从事臭豆腐生胚生产12年。按照这种传统工艺,全国消费者都能吃到最正宗的长沙臭豆腐。这种手艺已经传承了三代。我们做臭豆腐的卤水是用纯天然原料发酵而成,包括冬笋、香菇、豆鼓等原料密封发酵。我们的豆腐外脆内嫩。香的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本着这一传统工艺,我将把这一传统工艺发扬光大,让全国的消费者都能吃到最正宗的长沙臭豆腐。老师采用正宗的传统工艺发酵卤水,生胚外酥内嫩,臭水采用天然原料发酵而成。老师会教你如何研磨豆子,使浆的浓度适中。煮豆浆的时候,用温度计掌握各个环节的温度,卤水和臭水的产生适合人群:做传统豆腐的同行(因为你有做豆腐的经验,不需要添加任何设备)开小吃摊的创业者店铺人们卖臭豆腐,我们也卖臭豆腐。为什么有些人生意好,有些人生意不好?这个味道太重要了,有回头客免费帮你宣传。如果你想从事臭豆腐餐饮行业,那么这套正宗的商业版臭豆腐将提升你的手艺,直接影响营业收入的背后,课程目录和下载链接在文章底部。
课程目录长沙臭豆腐制作全过程,中国传统美食1臭豆腐12臭豆腐23臭豆腐34臭豆腐45臭豆腐豆腐56臭豆腐67臭豆腐78臭豆腐89臭豆腐9相关下载点击下载... 2022-07-04
-
图书名称:《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作者】李浈编著【页数】298【出版社】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01【isbn号】978-7-5608-4061-1【价格】48.00【分类】古建筑-建筑艺术-中国【参考文献】李浈编著.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01.图书目录:
工艺" 工艺》内容提要:本书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制和工艺作了较全面的论述,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在功能、材料和单体形态方面的主要类型,并以木构建筑为重点,阐述了传统建筑上分、中分和下分的主要形制,以及单体木构建筑在等级和色彩方面的主要区别。在工艺方面,作者以历史脉络为纽带,以考古成果和文献资料为依据,系统阐述了传统建筑结构性匠作工艺的发展概况,传统建筑材料(土、木、石、砖瓦等)的利用和加工工艺,传统建筑的营造工艺流程等,并关注南、北传统建筑工艺的异同。《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内容试读第一章概述第一章概述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体,以土、木、石、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甚至石、砖构件)的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的手段,以师徒关系维系技术与工艺的传承。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国建筑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和风格。长期的建筑实践,中国的工匠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工艺经验,在材料的合理选用、结构方式确定、构件加工操作、节点及细部处理、施工安装等方面都有其完整的方法和技艺。这种经验通过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相沿下来,并在每个时代都有所改进。1限酬移凝zhogguochuatogjiazhuxigzhiyugogyi第一节中国古代建筑的技术与工艺特色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旧石器时代人们居住在天然洞穴里。新石器时代主要有两种居住形式一一巢居和穴居。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长江流域多水地区发展为干阑式,北方黄河流域采用木骨泥墙建筑。穴居有从竖穴到半竖穴,再到地面建筑的历程。原始社会晚期龙山文化的房屋有分间组合现象,普遍使用人工烧制白灰面,用于地面和墙面,起到防潮、提高照明度的作用。此外还有夯土技术的出现和土坯的使用,并已开始筑城,这在古代建筑史上有重要意义。南方的河姆渡遗址,出土了最早的榫卯结构房屋实例。原始社会晚期已有艺术的萌芽。夏代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是已知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实例。商代中期以后开始采用版筑夯土技术。西周最早的四合院实例是陕西岐山风雏村早周建筑遗址,二进院落,有影壁、门、塾、前堂、后室等,并已用瓦和陶制的排水管。瓦的发明是西周的突出成就。西周时已见斗栱的使用。春秋时期建筑的重要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砖的使用,以及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的出现。春秋时代始筑长城。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夏商朝,可以看作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萌芽期。从西周到春秋战国这一一漫长的时期,可看作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发育期。战国经济的发展,商业、手工业的进步,奴隶制的瓦解,城市建设出现第一个高潮。当时的主要建筑,仍是版筑的城垣和土木结合的高台建筑。筒瓦和板瓦广泛使用。至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对土木工程产生深远的影响。秦汉时城市建设的规模及质量均有提高,陵寝规模庞大,陵体采用“方上”的形式。汉代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的成熟期。西汉时拾梁式和穿斗式两种构架已形成。斗棋的使用已经普及,但形式还不统一。屋顶的式样也丰富起来,以悬山和庑殿最为普遍,歇山和囤顶也有应用。东汉宫室和民宅中还盛行木楼阁。木构建筑平面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组成三合院、四合院、廊院、廊庑等院落形式,形成轴线对称的纵向、横向、纵横向结合的多进多路式布局,以及庭院环绕的中心式组群布局。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这些特征在汉代均已具备了。制砖技术和拱券结构方面汉代有较大进步。汉代有许多空心砖大墓,墓砖尺寸较大,形式多样,施工作法有并列拱和纵联拱两种,另有砖穹隆顶的发明。石建筑在东汉有突破性发展。西汉中期后砖石拱券结构用于墓室,与木椁基并行。秦汉是以木结构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成型期。汉末佛教传入,到南北朝佛教建筑广泛发展,高层佛塔出现了。此时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佛塔寺在南北朝时得到快速发展,皇室、士大夫风行赐离宫额粥凝溜2第一章概述或舍宅为寺,楼阁式塔、密檐塔和单层塔(亭阁式)均出现。石窟艺术以敦煌、云岗、龙门为代表,有中心塔柱窟(支提窟)、精舍窟(毗呵罗窟)以及大佛窟等窟型。须弥座、梭柱、琉璃瓦、鸱尾以及雕刻彩绘中的西域因素(如唐草纹、莲瓣饰等)渐次出现。曹魏邺城,宫室居城中北部,全城以棋盘状的道路网划分间里,东西和南北干道丁字相交于宫城门前。宫内首开大朝与东西堂制度,朝廷与行政中心(宰相衙门)并列于两条轴线上。这一时期的城墙开始了局部包砖。魏晋玄学促进了山水画论及写意园林的发展,皇家苑圃、寺观园林和私家园林等三大古典园林类型的基本特征已经形成。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交融期。隋都大兴城(唐长安城)是隋唐城市建设的代表作。隋时在规划设计中,把图纸与模型相结合,运用了比例尺概念。唐长安在隋大兴城基础上拓展,规模宏大严整,三大内之一的太极官居城中轴线北侧,大明官和兴庆宫分别位于城东北及东南,朝廷与行政中心(宰相衙门)在同一中轴线上。实行里坊制(共108坊)、棋盘状道路网,设东西市场等。城市注重绿化,城郊设开放风景区—曲江池。唐朝仍因山为陵,气势磅礴,以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为代表。木构建筑的结构构件与装饰构件合一,斗栱雄大,层叠的铺作层完整,大叉手、托脚、人字拱等大量采用,已有用材制度。屋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殿堂用明、草(栿)两套构架。大体量、大空间的建筑可用多个单体建筑组合而成。设计施工有专职人员一“都料”负责。隋唐建筑总体上具有博大雄浑、兼收并蓄的时代特征,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发展的高峰。宋代城市结构布局变以前的里坊制(也称闾里制、市里制)为厢坊制(称街巷制),拆掉坊墙,临街开店。城墙的瓮城、马面、发券城门等重要部位均包砖。元大都进一步仿制周王城,官城居中,发展了宋代宫前千步廊和宫内工字殿形制。道路分干道、胡同两类,呈街巷式布局。宋代师法自然的皇家苑囿及士大夫文人园兴盛。陵寝辟陵区,实行上下宫制度,陵体为累土的“方上”。南宋的寝陵用“寄厝”方式,下宫(献殿)后附攒宫(龟头屋)。宋金时期净土宗和禅宗寺院发达,元代喇麻教建筑、道教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兴盛。北宋崇宁二年颁布李诫编修34卷《营造法式》,是古代第一部官修建筑规程。当时“功分三等”、“役辨四时”、“木议刚柔”、“土评远迩”,对功限、料例的定额规定相当严密,有较高的工程组织、管理、监测水平。记录了木构建筑“以材为祖”、“材分八等”及以“材分制”为核心的用材模数制。木构建筑有殿堂、厅堂和余屋之分,平面有金厢斗底槽、分心槽、单槽和双槽四种殿阁地盘图。宋大屋顶的双曲屋面,翼角起翘及生起(升···试读结束···... 2022-05-10
-
图书名称:《现代工艺丛书新编木工实用手册》【作者】宋乃润主编【丛书名】现代工艺丛书【页数】256【出版社】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01【isbn号】7-104-02565-0【价格】298.00【分类】木工-技术手册【参考文献】宋乃润主编.现代工艺丛书新编木工实用手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01.图书目录:
工艺丛书新编木工实用手册" 工艺丛书新编木工实用手册》内容提要:《现代工艺丛书新编木工实用手册》内容试读sod6or☆现☆代☆新☆工☆艺☆丛☆书☆新编木工实用手册xinbianmugongshiyongshouce宋乃润◎主编本书是一本系统、全面的木材加工技术手册,内容包括:木材的基础知识、木材和辅助材料性能、木材加工机具与其使用方法、各类木制品制作工艺过程的涂饰工艺和产品质量检验等,是相关从业人员较为实用的参考书。中国戏剧出版社图书在版编目(cp)数据新编木工实用手册/宋乃润主编.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1(现代新工艺丛书)》isbn978-7-104-02565-8i.新…ⅱ.宋…ⅲ.木工-技术手册v.tu759.1-62中国版本图书馆cp数据核字(2011)第172861号新编木工实用手册策划:龚伟民责任编辑:王媛媛出版发行:中国戏剧出版社社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116号嘉豪国际中心a座10层邮政编码:100097电话:010-589302215893023758930238589302395893024058930241(发行部)传真:010-58930242(发行部)经销:全国新华书店印刷:北京市顺义区康华福利印刷厂开本:710mm×1000mm1/16印张:150字数:2,500千字版次:2011年1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书号:isbn978-7-104-02565-8定价:298.00元(全10册)云顶国际亚洲唯一官网的版权所有违者必究海前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木制品、居室装修以及家具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室内装饰和家具,不但要求其具有使用功能,而且要求符合人们的审美观。木工顾名思义就是木材加工。木材加工是指木材用物理、化学或机械的方法进行加工,使之成为产品的过程。本书是一本比较系统的木材加工技术手册。它包括木材的基础知识,木材和辅助材料性能,木材加工机具与其使用方法,各类木制品制作工艺过程的涂饰工艺,产品质量检验等,同时还介绍了,木装修工程,建筑木制品以及家具的制作技术,为建筑木工、家具木工和机械木工提供了较为实用的参考资料。在编写时,我们力求做到既有理论上的指导性,又有实践方面的经验总结,尽可能运用图表来阐明主题内容,突出了实用性、可操作性和时代性。木材加工技术和工艺涉及的内容广泛,因此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一些国内外出版物和资料。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疏忽与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同行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3现代新工艺通书新胶合板的组成原则59胶合板的分类、分等60普通胶合板技术条件61胶合板生产工艺62胶合板材积、张数换算62刨花板64用刨花板分类64刨花板分等和规格65册允许偏差66外观质量66刨花板的物理力学性能67硬质纤维板69硬质纤维板分类69硬质纤维板分等69幅面尺寸、厚度及允许偏差…69硬质纤维板物理力学性能和外观质量标准69硬质纤维板生产工艺70硬质纤维板材积、张数换算…70中密度纤维板716中密度纤维板分类71中密度板的规格及尺寸偏差71外观质量…71室内型板物理力学性能指标72中密度纤维板甲醛释放量72中密度纤维板的其他性能73细木工板73分类73分级74规格及尺寸公差74物理力学性能指标75细木工板的质量标准75细木工板生产工艺79木工手工工具80锯80锯的类别和构造80锯条的修整82刨…84刨的类别和构造84···试读结束···... 2022-05-10
-
图书名称:《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作者】李浈编著【页数】298【出版社】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11【isbn号】978-7-5608-5959-0【价格】76.00【分类】古建筑-建筑艺术-中国【参考文献】李浈编著.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11.图书目录:
工艺" 工艺》内容提要:本书是关于中国传统建筑工艺较全面的论述,作者结合前人和自己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形制,系统阐述了传统建筑木作、土作、石作、砖瓦作、漆作等主要结构性匠作的工艺发展概况,材料的利用和加工,营造工艺流程,并关注南北方传统建筑工艺的异同。本书正是适应了当前对传统建筑工艺了解和掌握的社会需求,并有利于传统建筑生产技能的培养和传承,也有利于该领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内容试读第一章概述第一章概述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体,以土、木、石、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甚至石、砖构件)的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的手段,以师徒关系维系技术与工艺的传承」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国建筑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和风格。长期的建筑实践,中国的工匠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工艺经验,在材料的合理选用、结构方式确定、构件加工操作、节点及细部处理、施工安装等方面都有其完整的方法和技艺。这种经验通过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相沿下来,并在每个时代都有所改进。1■图■1zhogguochuatogjiazhuxigzhiyugogy第一节中国古代建筑的技术与工艺特色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日石器时代人们居住在天然洞穴里。新石器时代主要有两种居住形式一巢居和穴居。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长江流域多水地区发展为干阑式,北方黄河流域采用木骨泥墙建筑。穴居有从竖穴到半竖穴,再到地面建筑的历程。原始社会晚期龙山文化的房屋有分间组合现象,普遍使用人工烧制白灰面,用于地面和墙面,起到防潮、提高照明度的作用。此外还有夯土技术的出现和土坯的使用,并已开始筑城,这在古代建筑史上有重要意义。南方的河姆渡遗址,出土了最早的榫卯结构房屋实例。原始社会晚期已有艺术的萌芽夏代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是已知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实例。商代中期以后开始采用版筑夯土技术。西周最早的四合院实例是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建筑遗址,二进院落,有影壁、门、塾、前堂、后室等,并已用瓦和陶制的排水管。瓦的发明是西周的突出成就。西周时已见斗棋的使用。春秋时期建筑的重要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砖的使用,以及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的出现。春秋时代始筑长城。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夏商朝,可以看作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萌芽期。从西周到春秋战国这一漫长的时期,可看作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发育期。战国经济的发展,商业、手工业的进步,奴隶制的瓦解,城市建设出现第一个高潮。当时的主要建筑,仍是版筑的城垣和土木结合的高台建筑。筒瓦和板瓦广泛使用。至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对土木工程产生深远的影响。秦汉时城市建设的规模及质量均有提高,陵寝规模庞大,陵体采用“方上”的形式汉代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的成熟期。西汉时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构架已形成。斗棋的使用已经普及,但形式还不统一。屋顶的式样也丰富起来,以悬山和庑殿最为普遍,歇山和囤顶也有应用。东汉宫室和民宅中还盛行木楼阁。木构建筑平面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组成三合院、四合院、廊院、廊庑等院落形式,形成轴线对称的纵向横向、纵横向结合的多进多路式布局,以及庭院环绕的中心式组群布局。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这些特征在汉代均已具备了。制砖技术和拱券结构方面汉代有较大进步。汉代有许多空心砖大墓,墓砖尺寸较大,形式多样,施工作法有并列拱和纵联拱两种,另有砖穹隆顶的发明。石建筑在东汉有突破性发展。西汉中期后砖石拱券结构用于墓室,与木椁墓并行。秦汉是以木结构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成型期。汉末佛教传入,到南北朝佛教建筑广泛发展,高层佛塔出现了。此时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佛塔寺在南北朝时得到快速发展,皇室、士大夫风行赐离宫留■超道2第一章概述或舍宅为寺,楼阁式塔、密檐塔和单层塔(亭阁式)均出现。石窟艺术以敦煌、云岗、龙门为代表,有中心塔柱窟(支提窟)、精舍窟(毗呵罗窟)以及大佛窟等窟型。须弥座、梭柱、琉璃瓦、鸱尾以及雕刻彩绘中的西域因素(如唐草纹、莲瓣饰等)渐次出现。曹魏邺城,宫室居城中北部,全城以棋盘状的道路网划分闾里,东西和南北干道丁字相交于宫城门前。宫内首开大朝与东西堂制度,朝廷与行政中心(宰相衙门)并列于两条轴线上。这一时期的城墙开始了局部包砖。魏晋玄学促进了山水画论及写意园林的发展,皇家苑圃、寺观园林和私家园林等三大古典园林类型的基本特征已经形成。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交融期隋都大兴城(唐长安城)是隋唐城市建设的代表作。隋时在规划设计中,把图纸与模型相结合,运用了比例尺概念。唐长安在隋大兴城基础上拓展,规模宏大严整,三大内之一的太极宫居城中轴线北侧,大明宫和兴庆宫分别位于城东北及东南,朝廷与行政中心(宰相衙门)在同一中轴线上。实行里坊制(共108坊)、棋盘状道路网,设东西市场等。城市注重绿化,城郊设开放风景区一曲江池。唐朝仍因山为陵,气势磅礴,以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为代表。木构建筑的结构构件与装饰构件合一,斗棋雄大,层叠的铺作层完整,大叉手、托脚、人字拱等大量采用,已有用材制度。屋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殿堂用明、草(栿)两套构架。大体量、大空间的建筑可用多个单体建筑组合而成。设计施工有专职人员“都料”负责。隋唐建筑总体上具有博大雄浑、兼收并蓄的时代特征,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发展的高峰。宋代城市结构布局变以前的里坊制(也称闾里制、市里制)为厢坊制(称街巷制),拆掉坊墙,临街开店。城墙的瓮城、马面、发券城门等重要部位均包砖。元大都进一步仿制周王城,宫城居中,发展了宋代宫前千步廊和宫内工字殿形制。道路分干道、胡同两类,呈街巷式布局。宋代师法自然的皇家苑囿及士大夫文人园兴盛。陵寝辟陵区,实行上下宫制度,陵体为累土的“方上”。南宋的寝陵用“寄厝”方式,下宫(献殿)后附攒宫(龟头屋)宋金时期净土宗和禅宗寺院发达,元代喇嘛教建筑、道教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兴盛北宋崇宁二年颁布李诚编修34卷《营造法式》,是古代第一部官修建筑规程。当时“功分三等”、“役辨四时”、“木议刚柔”、“土评远迩”,对功限、料例的定额规定相当严密,有较高的工程组织、管理、监测水平。记录了木构建筑“以材为祖”、“材分八等”及以“材分制”为核心的用材模数制。木构建筑有殿堂、厅堂和余屋之分,平面有金厢斗底槽、分心槽、单槽和双槽四种殿阁地盘图。宋大屋顶的双曲屋面,翼角起翘及生起(升3■■里日zhogguochuatogjiazhuxigzhiyugogyi起)等都已形成定制,举折较唐、辽稍陡峻。柱子生起、侧脚、梭柱、月梁等构件艺术加工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与其技术功用相结合。宋代的须弥座、重台勾阑及勾片栏板均已成熟定型。这一时期的木楼阁多设暗层,其构筑为有利于抗震的刚性箍(即有斜撑的空间桁架)。木构楼阁上下连接方式有叉柱造、缠柱造和永定柱造等三种,以叉柱造最普遍。辽金建筑多见减柱、移柱及相应的复梁结构,元代木构建筑有大斜栿、大内额等省料做法。宋代以后,木作的装饰水平有显著提高,小木作类型增多,构造复杂,工艺技术迅速发展宋代砖石建筑以仿木楼阁式塔为代表,平面多八边形,多有木构檐廊。宋金元时期的建筑风格上趋于柔美醇和,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成熟期。明清的封建大一统达到顶峰,商业、手工业高度发展。明清北京集历代都城之大成,三朝五门,左祖右社,前朝后寝均合乎礼制规定。坛庙建筑以数字、几何形及色彩等表达象征含义。明代城墙普遍包砖。帝王苑囿及士大夫私家园林进一步发展,喇麻教建筑兴盛。明清佛寺多见砖券无梁殿。明清各地民居百花齐放,清代少数民族建筑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明代有影响的民间建筑专书为《鲁班经营造正式》,明中叶后又出现了流传更广的《鲁班经匠家镜》一书。明代木构建筑的构架大为简化,但增强了结构的整体性,斗棋逐渐失去结构机能而趋向繁缛复杂。官式建筑作法完全程式化。清代颁布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继承和发展了宋《营造法式》以来的用材制度,变材等为斗口,共分十一等。规定了二十七种房屋的尺度、比例和用材,以斗口或柱径作为木构建筑的设计模数。明清宫廷建筑按图纸、模型(烫样)设计施工。出现了蒯祥、梁九、雷发达等著名宫廷建筑师,“样式雷”、“算房刘”等成为清代世袭的宫廷设计部门。总的看来,明清建筑已完全成熟定型,官式建筑伴随着技术上的标准化与合理化,艺术上也走向了程式化和呆板僵化。某种意义上,中国建筑的发展是科学技术的集中体现和工匠经验的长期积累与传承。如果从技术与工艺的角度看,中国古代建筑有如下特征:1.材料对结构性能有充分的体现“一部中国建筑史,几乎是整个工艺发展史”,这样的看法在于,中国建筑的主要材料是木材,木性为“阳”,五行中,木属东方,是生命之源。“以木独尊”的中国人,对木的偏爱和执著,使木材的应用范围空前广泛,从居住的建筑到生活用具(如床、榻、几、凳、桌等家具)、交通工具(如车、轿)等,再到死后的归宿棺椁等,无不以木为之。因此,凡应用在木材上的技术,几乎都可以应用在建筑上,比如木作结合工艺中有绑扎法、榫卯法等,它和原始社会复合工具的组合方法如出一辙。同样,建筑中的木构技术也完全可以应用于其他木作工艺上。因此不难理解家具和建筑大木在结构上的同构现象。全方位的木作生产和应用,中国古人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工艺经验,并充分发挥了木材本身的■■■■4第一章概述性能。如梁枋,由于它们是受弯构件,其跨度直接影响断面高度的确定,而穿斗式建筑中的穿枋就是以增加高度来加强受弯能力的,尽管大多数情况下穿枋只是联系构件:“肥梁瘦柱”的匠谚,也正是对木材“横挑千斤竖承万”受力特点的直接应用。水平构件(如檩条)垂直相交结合处的榫卯,其“山压檐”的开口法则,就是对材料结构性能充分认识的写照。这个开口法则不仅在柱头铺作和补间铺作有随处可见的应用,甚至转角铺作有三个水平方向构件相交时也不例外。再如,柱子和梁的拼镶作法是不同的,柱是受压构件,可用小木料任意组合拼接并箍紧即可,而梁是受弯构件,必须以相应的一个断面较大的料为主,外加拼帮而成梁,事实上这根主料的断面要求足以承担梁架的全部荷载,等等。什么样的建筑材料,决定了什么样的结构形式。以石材为主要结构材料的西方建筑,最合理的结构方式并不是梁板结构,而是拱券。以木材为主要结构材料的中国建筑,最合理的结构方式却是梁柱式2.材料利用的过程明显地反映了科技发展的里程在古代中国建筑材料的使用中,以土和木的应用为最早。从利用天然洞穴到人工开凿竖穴或横穴,再到土坯的使用、夯土技术的发展及后来的版筑技术,再到奴隶社会发展到高潮的高台建筑,无不是以土作为最主要的材料之一。直至近世,窑洞的使用、房屋地基的处理、农村中简易的围墙,等等,也都有土的应用。在利用土的同时,木材的使用也贯穿生活的方方面面。汉代以后,木材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高台夯土渐不流行,但夯土的技术在房屋地基的处理中一直在应用。夯土和木构技术,成了中国古代最主要的建筑工艺和成就。几乎所有的建设项目,包括筑城、凿运河、穿井、兴水利、伐木、集材、造宫室等,均可用“土木”两字概括,文献中不乏“大兴土木”、“土木之役”、“破土动工”等描述记载。“土木”是中国古代建筑之源,以后的人工材料,多与之相关。如土坯、砖、瓦、陶等,直观地反映了中国古代材料利用的历程,也印证了中国科技发展的里程。而石结构的普遍应用在中国相对较晚,在高台建筑早已取得较高的成就之后,且是木构建筑基本成型的汉代以后,才有快速的发展。土、木、瓦、砖、石作为古代建筑的基本材料,其使用利用过程基本上是由软材质到硬材质,根据下文的论述可知,它明显地与中国的科技发展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它和中国古代使用工具的质量息息相关。3.设计、加工制作与施工安装呈现“模数化”特点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规模,并不仅是以单体建筑的体量来解决的,大多是以组群来完成的,即若干建筑组成院落,院落相连成为整体,从而满足了多种功能的需要。不同等级的建筑单体,以及建筑单体本身,含有数以千万计的相同或相异规格的建筑构件,要完成庞大的组群建筑组合,协调众多工匠的制作加工,必然要求统一的尺度、统一的标准和快速的生产加工手法。营造尺的确定使建筑有了统一的尺度,而模数制解决的正是后二者5■■■■zhogguochuatogjiazhuxigzhiyugogyi围绕模数制中国古代曾有较长时间的探索。据研究,汉代的建筑可能已有一定的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标准,而唐宋时代的“材分制”则正是模数制的体现,不过并不彻底。在不同建筑的等级规定上,它有八种用材,但递变法则并不规律;而对同一建筑单体来讲,它又有“材”和“契”两种标准,以此来确定构件的断面高度(宽度按2/3可以确定)。如就材而言可分为单材和足材,足材高相当于一材一契总高,这些在斗拱部位应用较多。柱径、梁高等则以几材几梨来确定大小:而小构件的长度则用等于1/10材宽的单位一“分”来确定。如宋代《营造法式》中泥道棋长62分等;较大的尺度如梁长、柱高、开间、进深等,则用营造尺确定。此外,高层建筑在高度的确定上还有以檐柱高为扩大模数者。到清代,其模数化程度明显提高,不同建筑以十一种斗口规定其规模等级,且各等之间以半寸递变;同一建筑,如系大式则以斗口为模数,小式则以檐柱径为模数,几乎所有的尺度均可以斗口或檐柱径来推算。模数制度的实施,增强了预制生产能力,提高了构件加工和施工的精度,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装配化水平,发挥了木材本身的优点,成为古代建筑的工艺精髓4.生产加工工艺具有配套化特点从河姆渡遗址的木构工艺可以看出,当时尽管生产力低下,但它对木作加工而言,显然已存在一套完整的工艺。也就是说,从木材的采伐、解材、平整、细部加工等都已有成套工序。从后文的论述知道,适应这些工序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在不同时代有或多或少的改进,但是其加工制作的工序却是不可或缺的,其生产工艺是配套的。某一环节的技术和工艺的变化,必然带来其他环节技术和工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也会影响到建筑构件加工手法、精度等,但从整个建筑生产的效果来看,其影响是相对较小的。后世木作加工技术和工艺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生产效率或者综合能力的提高方面。建筑的尺度、形象等方面,直接受经验习惯、传统审美意识、经济水平等的制约。因此任何新的工具、技术和工艺的应用,都不能导致古代建筑本质上的飞跃。这正是中国古代建筑缓慢发展、渐进式前进的原因之一。5.砖石结构建筑呈现仿木特点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技术的高度发展,直接影响了匠师的审美倾向,砖石建筑的装饰手法甚至造型,常常模仿木构建筑的轮廓和细部。如汉石阙、牌坊、无梁殿石亭、塔等。同时也说明,砖石建筑应用远不如木构建筑广泛,且其出现较木构建筑为晚。这种仿木特点,在小木作上也有明显的体现,唐宋高足座具,以柱、梁、板等表达了清晰的构架关系。寺庙建筑中佛道帐,显然就是一个缩小的建筑模型。6.建筑形态的美学特征明显体现结构特征中国古代建筑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如上翘如飞的角檐、反宇下凹的屋面、稳重内倾的屋身、柔曲的屋脊等。这些形态特点直接与木构建筑的结构有关。通过生头木的衬■■题6···试读结束···... 2022-05-10
-
图书名称:《家具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作者】袁园,朱晓敏主编【丛书名】高等院校艺术学门类“十三五”规划教材【页数】84【出版社】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08【isbn号】978-7-5680-2003-9【价格】39.00【分类】家具-生产工艺-高等学校-教材-家具-结构设计-高等学校-教材【参考文献】袁园,朱晓敏主编.家具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08.图书目录:
工艺" 工艺》内容提要:本书分别对传统与现代家具的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分别进行阐述,并结合大量的实际案例进行说明,尤其是吸取了国际上现代家具中板式家具、32mm系列自装配家具、现代软体家具、充气家具、塑料家具、金属家具以及现代五金配件的结构设计与应用进行了较为详实的论述,并附以大量的图例辅以说明。《家具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内容试读3znh人ir3hs∩o53ir∩vir脑增旗影首善桌一家具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jiajujiegoushejiyuzhizaogongyi-··········学习目标引本章主要学习家具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对一件产品来说,结构是产品功能的承担者,决定着产品功能的实现;对产品系统而言,系统结构影响产品的系列化,决定着产品系统对客户需求的适应性。结构又是形式的承担者,受到材料、五金、工艺、使用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同时结构也影响着工艺,因此在制定结构设计规范时,应多加考虑。家具形态与结构的关系就如人的相貌与五官的关系。相貌就如家具的形,而五官则好比是产品结构。产品系统结构是指产品与产品之间、不同产品零部件之间的关系结构,其中最重要的是模块化共享结构。中国古典家具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看,从硬木材料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榫卯结构的巧妙运用与组合、尺度与人体工程学的相吻合等方面,可见其工艺的高超;从艺术角度上来审视,则可以看到那特定时期的人文情怀,如图11所示。图1.1中国传统红木家具家具结构具有多重含义,其中家具产品系统及其零部件的外部结构、核心结构是制定结构设计规范时考虑的主要对象。外部结构是指外观造型及其相关的整体结构,例如零部件的形状、规格尺寸、家具与相关产品的联接。核心结构是指由某项技术原理系统形成的具有核心功能的产品结构。为了做到零部件的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还需要研究系统结构。第一节材料性原则结构设计离不开材料的性能,对材料性能的了解是家具结构设计所必备的基础。材料不同,其材料的构成元素、组织结构也不相同,材料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就会有很大的差异,零件之间的接合方式也就表2jiajujiegoushejiyuzhizaogongyi家具结构设计原则「第一章现出各自的特征。红木家具的构成形式为框架结构、榫卯接合,其合理性在框架可以由线型构件构成。这是由于木材的干缩湿胀特性使得实木板状构件难以驾驭的缘故。至于榫卯接合方式是由木材的组织构造和黏弹性性能所提供的条件决定的。在现代家具中,实木家具以榫卯接合为主,板式家具则以连接件接合为主,金属家具以焊接、铆接为主,竹藤家具以编织、捆绑为主,塑料家具以浇铸、铆接为主,玻璃家具以铰接为主。根据家具的材料选择并确定接合方式,是结构设计的有效途径。材料的发展为造型设计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创作资源,可供制造家具的材料从传统的天然木材、石材、藤材皮革到人造板、人造薄木、玻璃、金属及各种化工合成材料等等。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色彩、肌理、质感,不同材料的搭配为人们带来了不同的主观感受。现代家具中胶合板的问世解决了一般原木易膨胀、干缩、翘曲、开裂的问题,同时其高度的模塑性,能将其模压成各种特殊形状,使家具的结构和形式的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此外,蒸木、弯木技术的出现,为层积木家具和实木弯曲家具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贴面装饰在降低珍贵木材损耗的同时,为家具增添了更多美丽的纹理和色彩。金属由于其高强度及较好的加工性能,一般作为家具的外框结构并与纺织物、玻璃和木材配合使用。这种家具通常造型简洁,具有挺拔刚劲的线条、豪华高雅的色泽,富有极强的现代感。采用皮革与金属管结合的家具,呈现出光洁和谐的美感,其框架在方整之中带有圆润的韵味。第二节工艺性原则加工设备、加工方法是家具产品的技术保障。零部件的生产不仅是形的加工,更重要的是接口的加工。接口加工的精度、经济性直接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因此,在对产品的结构进行设计时,应根据产品的风格、档次和企业的生产条件来合理确定接合方式。木质家具在工业革命以前,只能采用榫接合;自从蒸汽技术运用于家具生产后,零部件可以一次成型。蒸汽技术不仅简化了接合方式,而且使产品的造型更加流畅、简约。板式家具由于其设备的加工精度高,因而可以采用拆装结构。第三节。▣9””。”9。。,。。=。。=。。。9。。,。。。。。。。。。。,。。。稳定性原则家具结构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保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牢固稳定。品牌家具的属性之一是使用功能。各种类型的jiajujiegoushejiyuzhizaogongyi3家具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jiajujiegoushejiyuzhizaogongyi··································-学习目标本章主要学习框式家具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理解中国传统的接合方式,其结构的合理性与家具的美观性、接合强度和加工工艺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框式家具的特性设计家具作品。如图2.1所示框式家具是指以榫接合的框架为结构的家具,是中国传统的接合方式,其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家具的美观性、接合强度和加工工艺。图2.1中国传统框式家具第一节家具的榫接合结构一、榫接合的类型榫接合是传统框式家具所常用的接合方式,是指榫头压入榫眼或榫槽的接合,其各部位的名称见图2.2。图2.2榫接合各部位名称1榫眼;2.榫槽;3.榫端;4.榫颊;5.榫肩6jiajujiegoushejiyuzhizaogongyi···试读结束···... 2022-05-10
-
图书名称:《职业技能培训丛书东阳工艺竹编》【作者】浙江省职业技能教学研究所组织编写;金柏松主编【丛书名】职业技能培训丛书【页数】185【出版社】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06【isbn号】978-7-5341-7204-5【价格】120.00【分类】竹编-东阳市-技师培训【参考文献】浙江省职业技能教学研究所组织编写;金柏松主编.职业技能培训丛书东阳工艺竹编.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06.图书目录:
工艺竹编" 工艺竹编》内容提要:东阳竹编与东阳木雕一起并称为东阳工艺美术界的两朵奇葩。它在殷商时代开始问世,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本书主要介绍了东阳竹编的历史延革和竹编名人,东阳竹编的地域特色和艺术风格,东阳竹编的种类和竹编工艺等内容。《职业技能培训丛书东阳工艺竹编》内容试读第章中国竹编简介第一节中国竹编中国人与竹子结有不解之缘,竹文化乃中华文化中耀眼夺目的一篇。文人墨客画竹咏竹,“岁寒三友”“竹林七贤”“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文人爱竹,爱其风韵,托物言志,自喻清高:农家百姓种竹用竹,篮、筐、箩、箕、篓、箪、笠,谁家没有十几件,甚至几十件竹制器具?带“竹”字头的汉字多达970多个。百姓爱竹,图个实惠,生产生活须臾不离。真正能够体现竹的价值、竹的艺术、竹的风韵、竹的文化的,是将实用竹器升华到兼具艺术欣赏功能的工艺竹编。一、工艺竹编的起源工艺竹编,源自先民们的实用竹器,而实用竹器乃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发明创造出来的。据考古资料证明,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便从事简单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所获的米粟和猎取的食物稍有剩余时,为了备不时之需,他们就把食物及饮水存放起来。这时,人们就地取材,使用石斧、石刀等工具砍来植物的枝条,编成篮、筐等器皿。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先民们渐渐发现竹子开裂性好,不仅易于剖解,而且富有弹性和韧性,能编易织,坚固耐用。于是,竹子便成了当时器皿编制的主要材料。中国的陶器始于新石器时代,它的形成与竹藤的编织密切相关。先民们发现涂有黏土的容器经过火烧以后不易透水,可以盛放液体。他们便以竹藤编织的篮筐作为模型,再在篮筐里外两面涂上糊泥,制成竹藤胎的陶坯,然后在火上烘烧,制成器具。后来,人们直接利用黏土制成各种形状的器皿胎坯,不再使用竹藤编织的篮筐作为内胎,但对这种竹藤编织的纹样仍然钟爱,便在陶坯呈半干状态时,在其表面拍印上模仿篮、筐、席等编织物的纹样作为装饰。这应当是工艺竹编发轫的渊源之一。二、古代工艺竹编的发展沿革在殷商时代,竹藤的编织纹样开始丰富起来,在陶器上出现了方格纹、米字纹、回纹、波纹等纹饰。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竹的利用率得到扩大,竹藤的编织逐步向工艺方向发展,竹编图案的装饰气味越来越浓,编织也日见精细。值得一提的是,战国时期还出了一位致力于竹编技艺研究的人,他就是被竹编行业尊奉为祖师的泰山。直到今天,在浙江一带还流传着泰山跟鲁班学艺的故事。泰山,春秋时鲁国人。父亲是靠编织竹筐度日的手艺人,泰山自幼便跟随父亲摆弄竹器。父1东竹亲见他心灵手巧,便领着他千里迢迢到鲁班门下去学艺。然而,泰山倾心于竹艺,对木工并不上心。鲁班见泰山在木匠技艺上没有大的长进,心里不快,就提前辞退了他。几年后的一天,鲁班路过一个浙东小镇,见街上摆着各式各样精巧玲珑的竹编工艺品,不禁为其精湛的制作技艺而赞叹,于是登门拜访这位竹编巧匠。一见面,发现站在他面前的竟是被他辞退的徒弟泰山。泰山见到师傅,慌忙跪倒行礼,说:“谢谢师傅传授给我的木工技艺,使我得以将木工技艺结合应用在竹器编织上。”鲁班非常感慨,连声说:“我有眼不识泰山!”泰山因此被后世的篾匠奉为祖师爷。战国时期的楚国,地域广阔,经济发达,以浪漫主义为特征的楚文化也促进了楚国工艺竹编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先后在湖南长沙、湘乡、常德,湖北江陵、当阳、松滋、随州、鄂城、大治以及河南信阳出土了大量的竹编用具。从这些编织精美的竹编用具来看,战国时期楚国的竹编技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当时,楚国的冶铁技术已相当发达,青铜工具被锋利的铁工具所取代,这对于促进竹丝篾片的加工和竹编织物的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所能看到的楚国竹编织物,大部分是战国时期的。这些竹编织物品种繁多,用途广泛,主要有竹席、竹帘、竹筒(即竹箱)、竹扇、竹篮、竹篓竹筐等,出土数量达百件之多。在编织技法上也呈现千姿百态的景象,竹席主要用人字编织法,竹篓主要用六角眼编织法,竹箱主要用矩纹编织法(俗称锁壳编),竹篮主要用圆形盘旋编织法。楚文化哺有的竹编编织方法对后世影响极大。用染色的竹篾来编织器皿,开创了竹编染色的先河。独具一格的竹箱和竹扇,在当时是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兼备的生活用品,在2000余年后的今天,仍然受到人们的赞赏,其编织方法也仍为我们所沿用。战国时期楚国地区的竹编技艺渐而流传到南方和东南沿海的产竹区。据有关文献记载,公元4世纪中期,东晋著名诗人许询从浙江萧山北乾山徙居嵊县金庭,见到一把用竹篾编织成的精细团扇,爱不释手,欣然题诗一首:“良工眇芳林,妙思触物骋。篾疑秋蝉翼,团取望舒景。”这首诗足以证明,饮誉中外的浙江竹编,早在1500多年前的晋朝,就已经十分精致了。唐宋时期,湖北蕲春的竹编艺人在当地的特产蕲竹上施艺,编成称为“蕲簟”的席子,这种席子做工精细,编织光洁,质软似锦,折叠如布,堪称一绝。据《新唐书》记载,唐代时,蕲簟是向皇宫呈送的必不可少的贡品。在《广志绎》中,对蕲席有“蕲竹为器,抽削如丝,织巧甲于天下”的记载。以名贵的蕲席送人,是唐宋时的一种时尚。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贬官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时,曾买蕲席一床,寄给他的莫逆好友一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元稹,还附上一首诗:“笛竹出蕲春,霜刀劈翠筠。织成双人簟,寄与独眠人。卷作筒中信,舒为席上珍。滑如铺薤叶,冷似卧冰鳞。清润宜乘露,鲜华不受尘。通州炎瘴地,此物最关身。”灯节活动自唐代以来就在民间流传,至宋代已经十分流行。一些达官贵人,为了夸耀门第往往会请制灯艺人创制精致的花灯。其中一种就是以竹篾扎骨,在外围糊上丝绸或彩纸,有的还用竹丝编织作为装饰。龙灯起源于汉代,到宋代更为盛行。龙灯的龙头、龙身大多以竹篾作内骨编制而成,龙身上的鳞片也往往用竹丝扎结。还有一种叫“竹马戏”的民间小戏,自隋唐起流传至今。戏的演出内容与马相关,如《昭君出塞》,其中演员骑的马便是用竹子做成的。南宋时期,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到福建漳州任知府。他对竹编很感兴趣,把它列入“提倡中兴”的建城规划之中。据《漳州府志》记载,南宋时漳州的竹篮编织工艺已相当精细,并出现了2竹碗、竹床、竹筷等竹工艺制品,这门手艺在漳州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使漳州成了竹编、竹制工艺兴旺发达之地明初,江南一带从事竹编的艺人不断增多,他们走街串巷,上门加工竹席、竹篮、竹箱及竹编的轿篷等,这些都是编织相当讲究的竹编工艺品,其中尤以竹席最为著名。湖南益阳素有“竹器城”之称,据《益阳县志》特产篇记载,益阳的水竹凉席始创于元末明初,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柔软精致,全国珍用,较任何篾席为佳”。明代中期以后,竹编的用途进一步扩大,不仅编织技术越来越精巧,而且还和漆器工艺相结合,创制了不少上档次的竹编器皿。如珍藏书画的画盒、存放首饰的小圆盒、安置食品的描金圆盒等。褐漆竹编圆盒是明代官宦人家使用的一种竹编圆盒,编织齐整的竹丝与褐漆戗金荔枝图漆面相映成趣,色调沉稳,极富典雅之气。到清代,特别是乾隆时期以后,竹编工艺得到全面发展,江浙一带出现了编织精致的传统民间工艺竹篮,成为江南一道亮丽的民俗风景。如走亲减担的脱篮(浙江中部的叫法,又叫“托篮”“沓篮”,是分成若干层可以脱卸的带提梁的篮子)、盛糖果用的盘罐、赴京赶考时考生用的考篮(箱)、女红用的针线圆盒,其他还有香篮、食篮、花篮等,都是编织相当讲究的工艺品。这些竹编工艺品的形态多种多样,所用篾丝也日趋精细,最细的每厘米内可排列40多根,编织技法也千姿百态,还能编出各种花样和字画。三、当代工艺竹编的发展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南方各地的工艺竹编勃然兴起,历经几千年的传统竹编技法和编织图案得到完善,汇集起来已达上百种。技艺高超的竹编艺人能运用这些编织法,得心应手地编织出各种竹编工艺品。当时流行的主要编织技法有:十字编、人字编、六角编、螺旋编、圆面编、绞丝编、穿篾编、穿丝编、弹花编、插筋编及各种正字编等,广泛应用到篮、盘、箱、盒、屏风、灯笼、窗帘、器皿、轿篷、扇子等十余个大类的工艺竹编上。抗日战争爆发后,工艺竹编受到沉重打击,农村萧条,民不聊生,许多竹编艺人放下手中的篾刀,改行从事其他行业。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工艺竹编逐渐复苏。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政府重视和扶持下,工艺竹编开始走向繁荣,特别是手工业改造运动,将相当部分篾匠组织起来,成立竹编生产企业。工艺竹编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产品变成商品,从农村走向城市、走向世界,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出口创汇的重要品类。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海外客商需求量的增加,再加上竹编工艺和科学技术的结合,许多传统的工艺得到更新,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新品种、新花色日益丰富,竹编的地方特色更为多姿多彩。普通的竹丝篾片焕发出了神奇的光彩,它为加强中外人民之间第的友谊、为国家换取外汇做出了贡献。1990年到2015年之间,浙江省嵊州市、四川省青神县和渠●县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竹编之乡”。的到20世纪末,民营经济兴起,原有的国营、集体企业先后退出历史舞台,一些地区的工艺竹编开始衰落,特别是一些体现竹编工艺实力的大型工艺竹编精品日趋稀少。当然,也有不少竹编艺术家们仍在孜孜不倦地坚持工艺竹编的传承和发展,其中以四川的平面书画竹编和浙江中国竹编简介东阳的立体工艺竹编发展较好。东阳中国木雕博物馆内设的中国竹工艺馆、东阳横店的东阳竹编博物馆、浙江安吉的中国竹子博物馆和陈云华个人创办的四川青神县中国竹编艺术博物馆,陈列了大量的竹编艺术品,向人们展示着中国竹编艺术品的风采。3东阳工艺第二节中国竹编主产地根据徐华铛先生著《中国竹编艺术》一书记载,当代中国工艺竹编的主产地和品种分布,如表1-2-1所示。表1-2-1中国工艺竹编主产地和品种分布省(市)主产地和主要竹编品种分布浙江省嵊州、东阳、新昌、浦江、鄞县、乐清、奉化、富阳、余姚、杭州竹编,文成竹席,富阳竹贴屏风,温州竹丝画帘,青田竹丝绣帘泉州竹编,莆田竹编,福州竹编,漳平青丝竹编,闽侯竹编,罗源竹编,厦门竹编,古田福建省竹编花篮,宁德竹席,长汀竹帘,永春竹编漆篮成都瓷胎竹编,渠县竹编,崇庆竹编,青神竹编,自贡龚扇,长宁竹编扇,丰都包鸾篾四川省席,安岳竹席,重庆竹帘画,成都竹帘画,南充竹帘画,梁平竹帘画,邛峡竹帘画,安徽省屯溪竹编,黄山竹编(即太平竹编),青阳竹编,金寨竹编,霍山竹编,广德竹编,贵池竹编,东至竹编,舒城舒席,舒城竹编画,徽州花篮,滁县提篮,叶集笋壳编益阳水竹凉席,绥安竹编层压器皿,怀化竹编斗笠,沅陵穿丝竹篮,黔阳竹编,溆浦龙湖南省潭竹饭篮湖北省浠水竹编,咸宁竹编,黄冈竹编,广济竹贴画江西省景德镇瓷胎竹编,铅山竹编,广丰竹编,上饶竹编,瑞金竹编,金溪竹编,奉新竹编,婺源竹串工艺品云南省佤山竹编,景颇竹编,怒江竹编,盐津竹凉席,巍山竹帘,傣族佛寺竹编髹漆工艺广东省信宜竹编,广州竹编,南昆竹席,广州竹丝瓷胎,南雄竹帘画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细竹编,环江凉席,苍梧竹帘画4续表省(市)主产地和主要竹编品种分布江苏省泰兴竹编,靖江竹席,扬中竹编上海市嘉定竹编,上海竹帘画,上海竹篮河南省博爱竹器竹编(即清化竹器竹编),洛宁竹编,牛磨竹门帘,南道圆篮贵州省塘头藤竹编,荔波凉席,沿河凉席,三穗竹篮斗笠甘肃省武山竹编,文县藤竹编,兰州竹帘画西藏自治区门巴族藤编织,墨驼竹编一、浙江竹编浙江是中国工艺竹编的主产地之一,浙江的工艺竹编遍及全省的产竹区,主要产地有东阳、嵊州、新昌、浦江、乐清、武义、鄞县和杭州等地,其中尤以东阳竹编、嵊州竹编和新昌竹编最为有名。东阳竹编工艺上采用挑压、串丝、弹花、插筋等方法,其削制的竹蔑薄如纸、细如发,产品精致典雅、玲珑剔透,生产的篮、盆、盘、盒、壁挂等日用品由于美观大方、携带方便,深受游客青睐。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工艺的创新,东阳竹编从单纯的日用品发展到以人物、花果、动物为造型的观赏陈设品。东阳竹编历史悠久,名师辈出,工艺精巧,风格独特,同东阳木雕一起成为东阳“三乡”文化的一对并蒂奇葩。由于地域相连,嵊州州竹编(图1-2-1)的发展基本上和东阳竹编同步,同样以造型优美、编织精巧、实用价值与欣赏价值兼备而驰名中外,嵊州因此图1-2-1嵊州竹编(飞鹰)第被誉为“中国竹编之乡”。嵊州工艺竹编的发展高峰在20世纪80年代,嵊县竹编工艺厂人才济●济,创作出了诸如《昭陵六骏》《岳飞》《秦陵铜车马》等一大批精品佳作。1979年,竹编艺人俞樟根被评为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二、四川竹编中国竹编简介四川盛产竹子,竹林漫山遍野,素有“蜀江竹海”之称。其中最常见的是慈竹,它竹质细腻,篾料柔韧,是编织的极好材料。四川竹编,传统技艺深厚,主要产地有成都、自贡、崇庆、渠县、江安、丰都、安岳、梁平、开县等地。竹编品种也千姿百态,生产各类花瓶、盘、茶具、竹扇、竹篮、5霸工竹竹帘、竹席等,是中国重点竹编产区。四川竹编以平面书画竹编最为著名(图12-2)。成都的瓷胎竹编创始于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它以江西景德镇瓷器为胎,以邛崃山脉的慈竹为材料,经过刮青、选料、烤色、刮片、抽丝、染色等十余道精巧工艺,加工成粗细致、轻薄柔软、色泽光亮的竹丝。编织时,竹丝22g,1紧扣瓷胎,不露丝头,没有叠丝,天衣无缝,既保护了器物,又可供人欣赏。近年来,成都瓷胎竹编在花色品种、编织技艺、装饰纹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在品种上,除了传统的花瓶外,增加了各色茶具、酒具、咖啡具、果盘、文具、首饰盒、烟具、花盆等。在胎型上,除以瓷胎为主外,还大胆采用了陶器、玻璃器皿、木器、漆器等作为内胎,以及无胎成型;编织技图1-2-2《天女散花》刘嘉峰作法也比以前大大丰富了,在原来密编的基础上,发展了特细编、疏编、疏密结合编、无心起花编、浮雕编、穿插锁花等新技法。早在20世纪初,瓷胎竹编名艺人张国正、刘福兴等在成都开设了竹编铺。1915年,竹编名艺人刘茂林编织的餐具、竹丝帐等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银质奖章。1929年,广汉人林绍清到刘福兴开设的竹编铺子学艺,随后自己在东御街开铺子做竹编,成为成都瓷胎竹编的代表性人物。1956年成都竹丝工艺厂成立,1978年以后得到迅猛发展,瓷胎竹编基本上出口海外。1988年前后,成都竹编发展达到高峰,主要的瓷胎竹编品种有瓶、坛、包、盒等,产品畅销到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地。20世纪90年代以后,瓷胎竹编开始滑坡。2003年,成都竹丝工艺厂改制成成都三友竹编工艺有限公司,由原厂长孙万愚担任法人代表,生产瓷胎竹编,畅销于国内外市场,使瓷胎竹编生机再现。龚扇的产地在四川自贡,因由龚爵伍先生创制,称为“龚扇”。龚扇选用当地黄竹为原料,以特制工具加工出来的竹丝透明莹洁,薄如蝉翼,再以名家书画行丝走篾,精心穿、吊、镶、破,巧妙结构,再现原作神韵,扇面竟似绫绸,敲打扇面发出的声音犹如鼓声;采用白牛角做扇把,饰以丝质流苏,更显质地高贵,色纹柔和统一。龚扇制作选料之精,做工之巧,艺术品质之高,工艺之复杂,被誉为“天下第一扇”。龚爵伍的第三代传人龚玉文1988年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6年,龚扇第四代传人龚道勇被评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四川竹编除以精细见长外,还善于运用竹材的特征,劈成粗、细、厚、薄不同规格的竹丝篾片,进行有机地搭配,并根据竹青层和竹黄层的天然篾色和竹丝纹理,有选择地进行编织,充分展现出竹材自然质地的图案美和肌理美。三、福建竹编福建是中国竹编工艺品的主要产区之一。福建竹编的编织技术、造型和装饰,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最为突出的是外插弹花的运用(图1-2-3),主要产地有泉州、莆田、厦门、漳州、6···试读结束···... 2022-05-10
-
图书名称:《裤装制板工艺设计》【作者】关丽主编;姜利晓,吴娟副主编【丛书名】服装中职教育“十二五”部委级规划教材;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成果【页数】120【出版社】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1【isbn号】978-7-5180-0785-1【分类】裤子-服装量裁-中等专业学校-教材-裤子-生产工艺-中等专业学校-教材-裤子-服装设计-中等专业学校-教材【参考文献】关丽主编;姜利晓,吴娟副主编.裤装制板工艺设计.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1.图书目录:
工艺设计" 工艺设计》内容提要:本书为服装专业第一学期学生项目教学使用教材。它是以“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循环”为主线,融设计、制板、工艺于一体的项目教材。本书是以裤装为项目,分为基础款式和拓展款式两大部分。基础款式中包括男、女西裤、牛仔裤三个款式。拓展款式中包括三个典型款式案例。每一个款式都是以工作任务的形式呈现,制板、工艺、设计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力求把“项目”做细、做实、做通,将课程的理论科学性和技术实践性进行和谐的统一。《裤装制板工艺设计》内容试读项目裤装制板和工艺kuzhuangzhibanhegongyi■裤装制板·工艺·设计任务一:女西裤过程一:款式分析(1)着装效果图(图1-1)。(2)女西裤款式图(图1-2)。图1-2图1-1(3)款式描述。装腰型直腰,五个串带襻。前裤片左右各两个反褶裥,也可以是两个腰省,后裤片左右各两个省,侧缝设直插袋。前中开门襟装拉链。裤管略成锥形,前后裤片从上至下烫迹线,修长挺拔。2项目一:裤装制板和工艺任务一:女西裤圆过程二:测量一、确定量体部位根据女西裤的款式特点,可以先设定裤子结构制图所必须使用的规格部位:长度方向如裤长、股下长、股上长、臀长、膝长、上裆总弧长;宽度(围度)方向如腰围、臀围、膝围、大腿围。另外,可以根据款式特点明确一些细节部位,如腰宽等。由此倒推,我们需要在人体上采集女西裤相对应人体部位的尺寸,然后再将人体尺寸转化为裤装结构制图所需要的尺寸,即裤长需要人体的腰围高或腰节线到踝骨线的高度;裤子的臀高需要人体腰节线到臀部最丰满处的高度;裤子的腰围需要人体的腰围;裤子的臀围需要人体的臀围。二、量体在测量时,要注意观察被测量者的体型特征,对特殊部位要记录下来,并加测这些部位的尺寸,使服装对人体有很高的适合度,在进行测量时,要掌握好松紧度,不宜太紧或太松。(1)身高:从头顶点至地面的高度。(2)裤长:从腰测点垂直向下量至所需长度。(3)股下长:从会阴点(cr)至地面的高度:(4)股上长:从腰围线(wl)到会阴点(cr)的距离。(5)臀长:从腰围最细处垂直量至臀部最丰满处的距离。(6)腰围:经过躯干最细部位水平围量一周的长度。(7)膝围:经过膝盖骨中点水平围量一周的长度。(8)大腿根围:大腿根部水平围量一周的长度。(9)上裆总弧长:从前腰围线经会阴点(cr)量至后腰围线的长度。三、规格设计根据测量获得人体的净体尺寸,再加一定的放松量,最后得出裤子的成品规格(表1二1),此成品尺寸可直接用来结构制图,即成品规格尺寸=人体尺寸 放松量。表1-1女西裤成品规格设计单位:cm女西裤成品规格设计部位名称(代号)人体尺寸 放松量=成品规格裤长(tl)28 67=95cm腰围(w)68 (0-2)=70cm臀围(h)90 4=94cm臀长(h)18cm脚口(sb)20cm上裆长25 3=28cm下裆长67cm中裆宽20cm3■裤装制板·工艺·设计续表女西裤成品规格设计后上裆倾斜角129备注说明:1.裤子的长度为上档的长度加上下裆的长度2.上档的长度等于股上长 腰宽3cm3.臀长可以根据实际测量所得,也可以是23的(上裆长-3)4,后上档倾斜角的角度问题参看本节的知识点分析★知识盘点1.裤长规格设计(1)人体净体围度参考尺寸(图1-3)。(2)人体净体长度参考尺寸(图1-4)。24.…33.6、.4.-3616.711.53828-----…--1827.5…-.-682619十8716016-13656.5--5598·-36*-3541.533.5图1-3图1-44项目一:裤装制板和工艺任务一:女西裤■2.裤子放松量设计裤装是包裹人体下肢部位的一种服装品类,因便于运动以及具有良好的功能性成为人们的主要服装,在裤装分类中,按裤装臀围放松量进行分类是裤装最基础、最重要的分类方式,是裤装结构设计的核心内容(表1-2)。从长度来考虑:可分为超短裤、短裤、中裤、中长裤、七分裤、九分裤、长裤等。从围度来考虑:可分为贴体裤、较贴体裤、较宽松裤、宽松裤。从裤脚口大小考虑:可分为直筒裤、窄脚裤、宽脚裤。表1-2裤子放松量单位:cm贴体:臀围放松量为4~6cm较贴体:臀围放松量为6~12cm臀围较宽松:臀围放松量为12~18cm宽松:臀围放松量为18cm以上直筒裤:中裆与裤脚口基本相等裤脚口=0.2h0.2h 5cm脚口窄脚裤:中裆大于裤脚口的裤装裤脚口≤0.2h-3cm宽脚裤:中档小于裤脚口的裤装裤脚口≥0.2h 10cm过程三:制图一、女西裤前裤片制图1.前裤片制图(1)作前侧缝直线,最先绘制的基础直线,长度为裤长一腰宽。(2)作上平线:垂直于前侧缝直线,位于该线的最上端,即裤长线。(3)作下平线:垂直于前侧缝直线,位于该线的最下端,即脚口线。(4)定横裆线:取直裆-腰宽,从上平线平行量下。(5)作臀围线:上平线与横裆线之间三等分,靠近横裆线的为臀围线,垂直于前侧缝线。(6)定中裆线:臀围线与下平线之间二等分,向上抬高4m,垂直于前侧缝直线。围度的点与线。(7)定前臀围大线:与前侧缝直线距离h/4-1作平行线。位于横裆线与上平线之间。(8)定前档宽点:以横裆线与前臀围大线的交点a为起点,向外量出0.4h/10定为点。(9)定前横裆撇势:以横裆线与前侧缝直线的交点c为起点,向内撇进0.7~1cm定位'点。(10)作烫迹线:点与'点间距二等分,定为d点,过d点作与前侧缝直线平行的线,与脚口线相交于d'点,与上平线交于d"点。5圆裤装制板·工艺·设计(11)定前脚口大点:以烫迹线为对称线,点d'为对称点,两边各取脚口/2-1定点e和e'。总前脚口大为脚口-2。(12)定前中裆大点:a的二等分点与e点连接,与中裆线相交于f点,即中裆大点,该距离标记为“口”。以烫迹线为对称线,作出另一侧的中裆大点∫'。(13)作前下裆缝辅助线:从点到f点直接连接。(14)作前侧缝辅助线(膝围线以上):从'点到f'点直接连接。(15)作前侧缝辅助线(膝围线以下):从f'点到e'点以直线相连。2.女西裤前裤片轮廓线及结构线制图(图1-5)w4-1 榈(5.5)d3.22.38△0215⑦⑤h/4-10.7-1⑨0.7-1④五aa0.4h0⑧0.4h10④①0.30.3前中裆大②0前脚口大①e'③d0.3脚口-2脚口-2图1-56···试读结束···... 2022-05-10
-
图书名称:《针织服装制板与工艺》【作者】董薇主编;汪玲副主编【丛书名】纺织服装高等教育“十二五”部委级规划教材【页数】280【出版社】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5.03【isbn号】978-7-5669-0731-8【价格】42.00【分类】针织物-服装量裁-高等教育-教材-针织物-服装-生产工艺-高等教育-教材【参考文献】董薇主编;汪玲副主编.针织服装制板与工艺.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5.03.图书目录:
工艺" 工艺》内容提要:本书从针织服装制版与工艺的入门知识着手,详实阐述了各类针织服装实际生产中需用到的打版知识,附有许多实操案例的说明,最后还补充了针织服装成衣检验的内容。该书由作者在多年教学与实践的基础上写成,有别于市场上现有的理论知识过多而实用性不足的教材,立足实践,讲解简练,实操性强,详细大纲附后。《针织服装制板与工艺》内容试读针织服装制板入门模块任务1针织服装认知任务目标能掌握针织服装的特点;能认知针织服装的类别;能了解针织服装的一般生产流程。任务提出根据对针织服装的外观、手感和性能的观察来完成针织服装认知的工作任务。任务分析如图1-1-1所示连帽外套面料质地柔软,织物组织结构中可见明显的线圈。线圈是判定针织服装的基本依据。图1-1-1针织服装的认知针织服装一般是指用针织面料或针织方法制作而成的一类服装(本书主要介绍用针织面料2针织服装制板与工艺制成的服装),是现代服装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针织服装是服装中的一个特殊类别,它既有服装的一般共性,又有其特有的个性。一、针织服装的面料特性分析针织服装的特点很大程度上是由针织面料的特性所决定的,用于服装的针织面料以纬编织物居多。针织面料在形成过程中主要以线圈串套的方式存在,即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形成织物,所以针织面料与我们常用的机织面料不同,它具有如下性质和特点。1.伸缩性针织面料的基本结构单元为线圈,通常针织物中的线圈在静力平衡状态下保持稳定,但当受外力作用时线圈的各个部分可以发生相互转移,例如纵向拉伸时原来形状的线圈变得细长,织物在纵向产生很大的伸长:同样,横向拉伸时原来形状的线圈会变得粗短,而使织物在横向产生很大的伸长:如果织物在两个方向上同时受到拉伸,则织物的面积可以相应地扩大,外力消除后,伸长了的线圈又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就使针织物具有较大延伸性和弹性,即伸缩性延伸性和弹性的大小,与构成面料的原料种类、弹性、细度、线圈长度以及染整加工过程等因素有关。2.舒适性针织用纱线一般较机织用纱的捻度小,且针织物的编织密度较小,织物中的线圈状态较为自由,故针织服装手感柔软:线圈结构能保存较多的空气,因而透气性、吸湿性和保暖性都比较优良,舒适感强。3.悬垂性针织物中相互串套的线圈,当受到外力时可以发生转移,以适应受力处的变形,当外力消失后,被转移的纱线在线圈平衡力的作用下能迅速恢复其原样:因此,多数针织服装具有良好的悬垂性和防皱性。4.脱散性和卷边性当针织物的纱线断裂或线圈失去串套联系后,线圈在外力作用下会依次从被串套的线圈中脱出,从而使织物的线圈结构受到破坏,这不仅影响到外观,而且还降低了耐用性。此外,某些组织的针织物在自由状态下其边缘会发生包卷,如平针组织卷边现象很严重。5.纬斜性由于纱线捻度不稳定,纱线力图解捻,在某些组织的面料中,线圈横列与线圈纵行之间会产生不垂直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纬斜性。用这类面料缝制的产品洗涤后会产生扭曲变形。单面针织面料和多路进纱的色织横条圆筒形坯布纬斜现象较严重。二、针织服装的类别分析针织服装的品种非常丰富,其分类方式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按产品的用途分类①生活装: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穿着的服装,它包括成人和儿童的各种内衣、衬衫、t恤、浴衣、裙子、外衣及各种时装。生活装在针织服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②运动装:指从事某项运动时穿着的专用服装,如体操服、球赛服、滑冰服、滑雪服、登山服、模块一·针织服装制板入门3泳装等,有时也包括旅游服、轻便服类。由于运动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具体运动项目的要求,如弹性、延伸性、弯曲性等,制作运动服针织面料是最好的选择。③职业装:指人们从事一定工作时所穿的服装,如象征某项职业特征、起标识作用的职业服。④特殊服装:指特定条件下需要穿着的服装,如军服、校服、各种戏剧服装及防火服、防水服、防尘服、防油服、防辐射服、防毒服、电绝缘服装等。⑤针织配件:袜品、手套、围巾、帽子等。2.按原料成分分类按纤维原料和纱线的构成可分为棉针织服装、真丝针织服装、麻针织服装、毛针织服装、化学纤维针织服装、混纺类针织服装、交织类针织服装。①毛针织服装:主要是指以羊毛、羊绒、兔毛等动物毛纤维为主要原料纺成纱线后织成的服装,羊毛纤维针织服装是针织服装中重要组成部分,织物与服装手感柔软,弹性好,穿着舒适。羊绒针织服装更加高贵。②棉针织服装:棉针织物具有吸湿性好、耐热、耐水洗、耐碱、体肤触感好等优良特性,是缝制各种内衣、婴儿服、便服运动服及夏季外衣的良好材料。纯棉针织外衣一般要采用纤维较长的高级原棉,并要对纱线或坯布进行丝光整理和防缩防皱整理,以提高光泽和挺度。③真丝针织服装:真丝针织物质地轻软,富有光泽和弹性,但是织造中加工条件非常严格,需较高的织造、设计技术,目前生产量很少,主要用来制作高级夏令内衣和外衣。④麻针织服装:麻针织服装的品种很多,用于针织生产的主要是苎麻和亚麻纤维。麻针织物触感凉爽、湿态强力比干燥时增加70%。⑤化学纤维针织服装:可分为弹力锦纶、弹力丙纶、弹力涤纶、腈纶/涤纶、黏纤/锦纶混纺服装等。⑥混纺类针织服装:分为羊毛/腈纶、兔毛/腈纶、马海毛/腈纶、驼毛/腈纶、羊绒/锦纶、羊绒/蚕丝混纺等。⑦交织类针织服装:可分为羊毛/腈纶、兔毛/腈纶、羊毛/棉纱交织服装等。3.按人们的穿着方式分类按人们的穿着方式可分为内衣和外衣(1)针织内衣内衣是指紧贴肌肤、不在公共场合穿着,或者与肌肤比较接近但穿在外衣里面的服装,它是针织服装生产中数量最多的一种。①普通内衣:也称贴身内衣,主要有汗衫、背心、内裤类,棉毛衫裤类,睡衣、浴衣类,以及各种弹力衫裤、紧身衣等。内衣以护体、舒适为主要目的,即能保护人体,维持人体热平衡以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并在穿着中起居方便、动作自如,因此要求柔软贴身,保温、吸湿、透气,弹性、延伸性好,穿着舒适。选料多为天然纤维如棉、毛、丝等,用色多显悦目、温馨。普通内衣主要包括背心、短裤、三角裤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内衣的装饰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②补整内衣:又称“基础衣”“矫形内衣”,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它紧裹人体,可调整、弥补体形缺陷,达到美化人体曲线的目的,其主要品种有文胸、束腰、束裤等。模块一·针织服装制板入门5装造型提供了条件。在针织服装款式设计时,甚至可以完全不用收省、打褶、分割等手段,仅通过直身的简单造型就达到合体的效果。针织面料是做各种内衣、运动衣、休闲装的理想材料。伸缩性能好的面料,尺寸稳定性相对较差,在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及工艺设计时都要加以注意。如适当减小样板尺寸:裁剪、缝制、整烫过程中防止产品受拉伸而变形,从而使规格尺寸发生变化:缝制时,应根据服用要求来选用线迹,易受拉伸的领口、袖口、裤口等部位要选用与缝料拉伸相适应的线迹结构及弹性缝线,而需要相对平整与稳定的领子、肩线、门襟、口袋等部位线迹弹性要小,并采用衬布、牵条等方法加固,防止拉伸变形。2.舒适性对服装的影响针织面料手感柔软,穿着轻便、舒适,无压迫勒紧感,吸湿透气,保暖性好,舒适感强。这一特性使它成为功能性、舒适性面料,尤其适合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皮肤较为敏感的人群穿着,但在成品流通或储存中应注意通风,保持干燥,防止霉变。3.脱散性对服装的影响有些针织面料具有脱散性,在款式设计与缝制工艺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一性能,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止。如针织服装的结构设计上不要运用太多的夸张手法,尽可能减少分割线,保持面料的完整,以防止发生针织线圈的脱散而影响服装的服用性。工艺上可采用包缝、绷缝等防脱散的线迹,或采用卷边、滚边、罗纹边等措施防止布边脱散。同时,在缝制时应注意缝针不能刺断纱线形成针洞,而引起坯布脱散。为此,针织坯布一般要经过柔软处理。当然,有时也有少量针织服装利用线圈的脱散,做出一些镂空、牵连等透视效果,达到特殊的面料视觉效果。脱散性与面料使用的原料种类、纱线摩擦系数、组织结构、未充满系数和纱线的抗弯刚度等因素有关。单面纬平针组织脱散性较大,提花织物、双面组织、经编织物脱散性较小或不脱散。4.卷边性对服装的影响单面针织物的卷边性,可以造成衣片的接缝处不平整或服装边缘的尺寸变化,从而对服装的整体造型效果和服装的规格尺寸造成影响,在样板设计时可以通过加放尺寸进行挽边、镶接罗纹或滚边及在服装边缘部位镶嵌黏合衬条的办法解决。在缝制时,卷边现象会影响缝纫工的操作速度,降低工作效率。针织面料的卷边性可通过后整理等手段加以改善。针织面料的卷边性,有时加以巧妙的应用,也可成为针织服装独特的视觉效果。如将其设计在领口、袖口处,从而使服装得到特殊的外观风格,令人耳目一新,特别是在成型服装的编织中还可以利用其卷边性形成独特的花纹或分割线。卷边性与针织物的组织结构、纱线捻度、织物密度、线圈长度等因素有关。一般单面针织物卷边现象较双面织物明显。5.纬斜性对服装的影响圆筒纬编针织物会产生纬斜现象,用这类坯布缝制的产品洗涤后就会产生扭曲变形。纬斜主要是由编织纱线的捻度造成的,同时多路也会加剧这一现象。为了减轻纬斜现象,圆筒织物的纱线捻度要适中,进纱路数不宜过多,采用树脂扩幅整理等方法,开幅织物常用拉幅整理来纠正纬斜,同时,在裁剪时,要注意衣片纹路与样板要求的纹路一致。色织织物为了消除纬斜,一般采用沿某纵行剖幅的方法,以便裁剪、缝制时能对格对条。二、针织服装的发展趋势针织服装是服装领域中发展较快的一个重要分支,尤其是近年来更为迅速,特别是针织新6针织服装制板与工艺技术、新工艺与新原料的应用,使得针织面料的性能更加完善,针织服装正朝着功能化、高档化、时尚化、生态化发展。1.功能化功能性原料的研制、开发以及后整理技术的应用,赋予针织服装更好的吸湿透气、保暖保健、安全防护、易于护理等功能,使之在医疗保健、防护屏蔽、运动等领域得以广泛运用。2.生态化莫代尔等新型纤维在针织服装中使用日益广泛,满足人们安全、环保的新型生态着装理念。3.高档化针织服装已进入高档化的发展阶段,各种肌理效应、不同功能的新型针织面料开发出来,给针织服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感觉效果和视觉效果。针织服装时装化的程度在不断加大,传统的针织服装在国际上已经没有市场。4.时尚化针织面料的多种组织和花纹,形成了针织服装丰富的外观,针织服装以独特的织物风格在流行服饰中的比例不断上升。尤其是针织与其他材质面料的混搭设计,成为当今针织服装的又一大突出特点,由于不同材质的质地、性能、风格的不同,使针织服装的款式、质感变化更多样、更时尚。知识拓展参观、考察市场,比较分析针织服装和机织服装的异同,写出一篇500字左右关于针织服装特点的考察报告。任务2服装制图符号及主要部位名称认知任务目标能看懂和运用常用的服装制图图线及制图符号;能看懂并说出服装主要部位名称:了解服装制图代号的含义;能准确运用一般的服装制图术语。任务提出完成对服装制图常用符号及服装主要部位名称认知的工作任务。···试读结束···... 2022-05-10
-
图书名称:《裙装制板·工艺·设计》【作者】关丽主编;吴娟,丁洪英副主编【丛书名】服装中职教育“十二五”部委级规划教材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成果【页数】80【出版社】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1【isbn号】978-7-5180-0787-5【价格】38.00【分类】裙子-服装量裁-中等专业学校-教材-裙子-生产工艺-中等专业学校-教材-裙子-服装设计-中等专业学校-教材【参考文献】关丽主编;吴娟,丁洪英副主编.裙装制板·工艺·设计.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1.图书目录:
工艺·设计" 工艺·设计》内容提要:本书为服装专业第一学期学生项目教学使用教材。它是以“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循环”为主线,融设计、制板、工艺于一体的项目教材。本书是以裙装为项目,分为基础款式和拓展款式两大部分。基础款式中包括直身裙、a字裙、波浪裙三个款式。拓展款式中包括三个典型款式案例。每一个款式都是以工作任务的形式呈现,制板、工艺、设计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力求把“项目”做细、做实、做通,将课程的理论科学性和技术实践性进行和谐的统一。《裙装制板·工艺·设计》内容试读项目裙装制板和工艺】unzhuangzhibanhegongyi圈裙装制板·工艺·设计任务一:直身裙过程一:款式分析(1)着装效果图(图1-1)。(2)直身裙款式图(图1-2)。正面背面图1-2图1-1(3)款式描述。裙身整体形态:腰部、臀部均为合体型,从臀围至下摆呈直筒型。裙长(l):裙长至膝盖线以下大约5cm处。腰(w):装整条腰头,腰的形态包裹在人体腰部。省的设置:前裙2项目一:裙装制板和工艺任务一:直身裙片左右腰省各2个,后裙片左右腰省各2个。其他设置:开后中缝,后中装拉链,下摆开衩。过程二:测量一、认知量体对象服装结构制图的具体制图规格尺寸来源于量体对象的人体尺寸,量体对象的不同,会得到不同的量体数据。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社会阅历、不同的穿着场合,量体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因此,在量体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下不同对象对同一款式的服装尺寸的需求是否有所不同,并在量体记录表中详细记录:量体对象的年龄、职业、着衣场合、着衣习惯、着衣个人需求等,对特殊体型的对象,要用文字或者绘图形式记录其体型的特征。二、确定量体部位根据直身裙的款式特点,可以先设定裙子结构制图所必须使用的规格部位。主要有长度(也称“高度”)和宽度(也称“围度”)。长度(高度)方向包括裙长、臀高:宽度(围度)方向包括腰围、臀围。另外,根据款式特点明确一些细节部位,例如:腰宽、摆围、裙后衩长度。由此推出,我们需要在人体上采集直身裙相对应人体部位的尺寸,然后再将人体尺寸转化为直身裙结构制图所需要的尺寸,即:裙长需要人体的腰围高或腰节线到髌骨线的高度;裙子的臀高需要人体腰节线到臀部最丰满处的高度;裙子的腰围需要人体的腰围;裙子的臀围需要人体的臀围。三、量体(1)身高:人体赤足自然站立,用测高仪测量从头顶到地面的垂直距离。(2)腰围高:人体赤足自然站立,用软尺在人体侧面测量,从腰节线到地面的垂直距离。(3)膝长:从腰节线到膝盖线(髌骨线)的垂直距离。(4)臀高:人体赤足自然站立,用软尺在人体侧面丈量,从腰节线到臀部最丰满处的距离。(5)腰围:用软尺在人体腰部最细处(即腰节线处)水平围量一周。(6)臀围:用软尺在臀部最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四、规格设计通过在人体上测量所得到的数据,我们称之为净体尺寸,简称净寸。结构制图所需的尺寸称为成品尺寸,也称成品规格。成品尺寸是净体尺寸加上一定的放松量所得(表1-1)。人体着装后无论是自然状态还是运动状态都需要一定的放松量。3/丽裙装制板·工艺·设计表1-1直身裙成品规格设计单位:cm直身裙成品规格设计部位名称(代号)净体尺寸 放松量=成品规格裙长(l)52(kl) 5=57cm臀高(hl)20-2=18腰围(w)68 (0-2)=70臀围(h)88 (46)=94备注说明①藤长的代号是kl②裙长中“-5”表示以腰节线到藤盖的长度为裙长的参考值。裙子的长度在膝盖上方5cm处,则-5。例如,裙长在膝盖的下方5cm,用膝长 5cm③直身裙底边围度和臀围等大,在行走的过程中会造成行走不变,应考虑在下摆处设计开衩或者折榈以增加摆围的量便于活动…★知识盘点1.人体测量的要求(1)测量工具。①测量前,要求被测量者穿着质地软而薄的贴身内衣,在腰节线处系上腰节带,赤足站立,两脚跟并拢,姿态自然,目视前方,双臂自然下垂,呼吸均匀,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②为了表示对被测量者的尊重,测量者应站立于被测量者的斜侧面,最好不要直接与被测量者脸对脸。③测量长度或高度时,软尺要保持垂直,除了背长、后中长等部位采用的是后中心的长度外,一般均采用人体侧边的尺寸,如裤长、裙长、臀高等。④测量围度时,软尺要保持水平,要保证在围量时可以使软尺自由转动为准,切不可压迫人体。⑤测量时要注意先上后下,先纵向后横向,先前面后背面的顺序。⑥及时填写量体数据,若是特殊体型,则应做好记录,制图时做相应调整。(2)测量的基准点、线(图1-3)。①腰侧点:位于人体侧腰部位正中央处,是前腰与后腰的分界点,也是测量裤长和裙长的起点。②前腰中点:位于人体前腰部正中央处,是前左腰和前右腰的分界点。③后腰中点:位于人体后腰部正中央处,是后左腰和后右腰的分界点。④臀侧点:位于人体侧臀正中央处,是前臀与后臀的分界点。⑤前臀中点:位于人体前臀正中央处,是前左臀和前右臀的分界点。⑥后臀中点:位于人体后臀正中央处,是后左臀和后右臀的分界点。⑦会阴点:位于人体两腿的交界处,是测量人体下肢及腿长的起点。4···试读结束···... 2022-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