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名称:《中心城市视角下的长沙历史文化》【作者】王习加主编【丛书名】长沙文库【页数】364【出版社】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2【isbn号】978-7-5648-3087-8【价格】98.00【分类】文化史-长沙【参考文献】王习加主编.中心城市视角下的长沙历史文化.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2.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心城市视角下的长沙历史文化》内容提要:本书重点是长沙历史文化中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关内容的挖掘与梳理,分别研究二者的内涵、特质及内在联系,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理论考察,对长沙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在历史文化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有关对策建议等,进一步提高长沙在国际国内的历史感知度,为长沙发展服务。《中心城市视角下的长沙历史文化》内容试读引言001引言长沙强化中心城市地位是深入落实全国战略布局的需要,有利于长株潭城市群的服务辐射,同时,长沙自身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有独特的文化凝聚力。在人类文明和中国历史发展中,长沙的历史文化在3个方面举足轻重:长沙汉文化的考古发现举世无双:长沙“潇湘洙泗”堪与孔孟之乡比肩;长沙是中国近代救亡图存的圣城。长沙应重点打造“一城两中心”,以彰显长沙历史文化优势特色,助推中心城市建设。一城: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汉文化城”。两中心: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心;二是中国近代救亡图存历史中心。2017年,长沙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地方史志专家就“中心城市视角下的长沙历史文化”展开深入研究,并提出以历史文化优势助推长沙中心城市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一、从国家中心城市内涵说起早在2007年,原建设部上报国务院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一2020年)》中首次提出“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在其名词解释中指出: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金融、贸易、管理、文化中心和交002中心城市视角下的长沙历史文化通枢纽,同时也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对外门户,表现为全国层次的中心性和一定范围的国际性两大基本特征。现有概念的提出主要基于中心地理论、核心一边缘和增长极等区域经济基础理论。王凯等(201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认为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的“顶级”城市,在新时期,为了进一步参与全球化分工,推进区域相对均衡和安全发展,需要从国际化门户、创新中心、市场中心、网络中心等4个方面来综合统筹国家中心城市的布局。目前,我国将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等列为国家中心城市。2017年,尹稚等认为目前对于国家中心城市的内涵解读主要基于传统的中心地理论,并构建以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等为度量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提出国家中心城市的界定,并非单纯的客观规律总结,具有强烈的政策内涵和政策意图。既要考虑城市实际运行的客观规律,也要统筹考虑未来发展态势和国家战略要求。进一步深化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内涵界定:国家中心城市是居于国家战略要津、体现国家意志、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跻身国际竞争领域、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具体内涵应包括: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国际交往、区域辐射等领域承担国家战略职能,具有全国性重要影响,并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城市,是国家主要经济区域和城市群的核心。二、长沙建设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一)长沙为什么要强化中心城市地位长沙强化中心城市地位到底有没有必要?是不是可行?有人认为长沙搞迟了,国家层面已经明确支持中部地区的武汉和郑州创建国家引言003中心城市了。其实,长沙强化中心城市地位仍然十分必要。第一,这是新时代的使命担当。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大统一时期,还是分裂对峙时期,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始终表现出多中心发展态势。通过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交通和人口等方面指标综合分析,我国古代中央王朝统一时期,具有跨区域影响力的城市保持在8~12个,分裂时期也保持在5~10个。而在1927一1947年间,也先后设立了12个院辖市(直辖市),作为统领各大区域发展的中心城市。新中国成立初期,依照当时交通枢纽、工业经济地位,划分了北京、上海、沈阳、广州等全国性层次的重要城市。可见我国每个阶段,都需要一些城市来承担国家功能。进人新世纪,特别是随着北上广等特大城市的“城市病”不断凸显,国家需要一批新的“中心城市”来疏解,来提升国家效率、带动区域发展、承担国家安全重任,这就是长沙的最大机遇。城市如人,只有给自己设定一个更具挑战性的标准,力争长沙在国家层面肩负更大的使命、更重的担当,才会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二,这是长沙未来发展的需要。对一个城市来讲,重要的是方向。有什么样的眼界,就有什么样的目标定位,就有什么样的城市未来。当前,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战略深入推进,处于“一带一部”的湖南战略地位日益上升,“一带一部”的首位城市长沙必须站在国家发展大格局上来谋划未来发展,担当更大责任,才能找准发展方向、赢得发展先机。大家要看到,长沙一直是靠内生动力发展起来的。强化中心城市地位,一方面,长沙将在国家战略布局中承担更多的功能;另一方面,长沙要争创“塔尖城市”,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这将有利于长沙在对标先进中学习先进,从而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争取国家在战略布局时向长沙倾斜,为长沙的发展营造有利的环境。004中心城市视角下的长沙历史文化第三,这是对各界期盼的回应。从上级要求来看,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要求长沙必须以更高的品质来发挥示范引领辐射服务作用。强化中心城市地位,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是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的题中之意。从发展动力来看,一座城市有了自加压力、主动担当的精神,才能奋发图强、突破自我。今天的长沙正处于产业大发展、城市大建设、功能大提升的时期,必须自我加压,并将压力转化为全市上下加快发展的决心、动力和行动。从群众期待来看,20多年前,长沙市提出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目标,对国际性城市的研究迅速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界人士纷纷参与进来,各抒己见,一个自发的全市性大研讨活动很快展开。那场轰轰烈烈的大讨论,解放了长沙人的思想,开阔了长沙人的视野,改变了长沙人的思维方式,引导长沙向世界看齐,向世界学习,为长沙的跨世纪发展完成了一次思想、智力和视野上的大准备。时至今日,人民群众对城市环境和公共服务有更高的要求,长沙强化中心城市地位对提升城市功能、宜居环境、生活品质,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既顺应了长沙人民的需求,也承载着760多万长沙人民的殷切期望。(二)长沙强化中心城市地位的战略优势其一,长沙强化中心城市地位是深入落实全国战略布局的需要。一是有利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明确提出“湖南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一带一部)》的战略定位。长沙作为“一带一部”的首位城市,是连接我国中南地区和东中西部的关键区域;特别是渝长厦高铁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连接通道,长沙是其中心节点。强化中心城市地位,有利于长沙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布局中发挥更大引言005作用。二是有利于支撑长江经济带强势崛起。长沙与武汉、郑州3个城市分别是沪昆、沿江、陇海三大横轴与京广纵轴的枢纽节点,拥有各自的腹地范围,在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方面的作用大体相当。20102015年沪昆发展轴沿线省份增速高达12%,与沪蓉发展轴12.3%的增速不相上下。沪昆高铁的全线建成通车后,沪昆发展轴成为集高速铁路、普通铁路、高速公路为一体的综合运输通道,运输体系等级相比较沪蓉发展轴更高。目前,沪蓉发展轴核心城市众多,上海、武汉、重庆、成都在相关政策文件中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沪昆发展轴虽然发展形势较好,但核心城市数量远远不及沪蓉发展轴,尤其是除上海以外尚无其他城市明确为国家中心城市。因此,为进一步提升沪昆发展轴的势能,有必要强化长沙中心城市地位,带动沪昆发展轴沿线地区的发展,更好地支撑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三是有利于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加速发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等五大城市群在全国形成“钻石型”城市群空间布局。国家级城市群大多由2~3个中心城市支撑带动:如京津冀城市群的北京、天津,长三角城市群的上海、南京、杭州,珠三角城市群的广州、深圳以及成渝城市群的成都、重庆。除长江中游城市群外,其他城市群均有2~3个中心城市支撑带动。五大城市群中,长江中游城市群总面积位居第一,经济总量、人口规模位居第二;仅武汉一个城市,难以辐射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而长沙在人口、经济、产业、交通等方面均具有较好的基础,支持长沙与武汉联合创建“双子座”中心城市,将会与上海、重庆、成都形成“铜头、铁尾、金刚腰”协同效应,让长江经济带这条巨龙真正舞起来、活起来。需要指出的是,长沙与武汉、郑州两个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并不矛盾。中部地区相比沿海地区发展空间更为广006中心城市视角下的长沙历史文化阔,相比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基础、环境承载能力更优,“中部强则全国强”。在中部地区布局3个中心城市,将以京广线为主轴,进一步促进我国华北、华中、中南地区加快崛起,深入推动国家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实施。带动长江经济带建设,需要长沙和武汉协同发力。而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主要是引领中原城市群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与长沙功能定位并无重复。其二,长沙强化中心城市地位有利于长株潭城市群的服务辐射。根据大数据和经济模型分析,长株潭是全国最具城市群形态的、同城化最紧密的,也是世界上绿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群之一。长株潭同城化发展在多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从资本流通看,长沙对周边城市的带动作用明显。从2015年数据来看,长沙对本省其他城市投资输出占比高达28%,其中对湘潭的投资输出高达145亿元。从投资关系来看,株洲和湘潭对长沙作为中心城市有明显的支撑作用。株洲和湘潭两市总计资本流入长沙高达72亿元,占长沙资本流入比重达到38%,对长沙经济支撑作用较强。从城市引力看,长沙对株洲、湘潭的引力指数分别高达467、621。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之间呈现非常紧密的经济地理联系。从经济距离看,通过对费用、时间、劳动力三要素的货币价值换算,株洲、湘潭与长沙之间的经济距离,两者指数仅为27和23。从城市场强看,城市场强主要用于描述一定区域范围内某一点受周围城市辐射作用的强弱。依据该模型测算,株洲、湘潭受到长沙的城市场强辐射分别高达2.2和1.6。从同城化基础看,历史上多数时期长株潭三地同属于大长沙,文化同源,往来紧密。自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于1997年正式提出以来,三市以政策层面的同城化为引领,逐步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试读结束···...
2023-04-26
-
课程介绍课程来自于张沛超、严和来、吴艳茹——精神分析视角下的:男人们、n人们和孩子们精神分析认为:一个人所有的关系原型都来自于ta早年和父母的关系拆解开来就是:和男人(父亲)的关系和女人(母亲)的关系亲子关系也来源此本质上,这是一次三位博士站在精神分析的视角为你解析人类关系原型的课程啊!吴艳茹医学博士,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中国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个体动力性心理治疗。2004.8-2005.7年在德国、2011.11-2013.6在美国学习动力性心理治疗和精神分析的临床实践,同时接受分析性自我体验。张沛超哲学博士.精神分析与东方文化研究机构“深港书院”创办人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americaitituteforpychoaalyi)预备成员香港精神分析学会(hogkogpycho-aalyticalsociety)成员,副主席目前接受美国精神分析师dr.arthurlych(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主席)的分析和以色列精神分析师dr.leaklei(桑德勒的被督导者)和美国精神分析师dr.jamegooch(比昂晚年在洛杉矶的被分析者)、dr.howardbacal(巴林特和科胡特的被分析者)的长期督导。研究方向为精神分析、现象学(pheomeology)哲学、和中医及内观禅修,临床思想主要继承自精神分析大师比昂(wilfredbio)。严和来法国巴黎第13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曾在巴黎作为精神分析家开业.2000年开始从事精神分析临床工作,在中国成都和法国巴黎接收个人精神分析体验十余年,在巴黎几家精神分析协会分别接受精神分析旨导,在法国儿童心理接待机构、精神病院、公立社区医学心理中心、戒毒中心等机构有工作与实习经历。2013年回国定居南京,从事精神分析与心理咨询的教研与实践。博士论文:《汉语背景下的精神分析实践》译荟:《儿童精神分析五讲》、《智力心理学》、《潜能》、《百分百荣格》、《欲望伦理:拉康精神分析引论》文件目录第一天170318_1047.m3170318_0908.m3170318_1403.m3170318_1540.m3第二天赠送-赵旭东亲子与代际.m3170319_0903.m3170319_1359.m3170319_1049.m3170319_1531.m3第三天170320_1409.m3170320_0905.mp3170320_1548.m3170320_1027.mp3...
2023-04-03
-
【a2559-22【梧桐课堂】资产证券化abs专题课81讲】|百度网盘下载
第八章法律视角下的abs实务要点(1)第八章法律视角下的abs实务要点(2)第八章法律视角下的abs实务要点(3)第八章法律视角下的abs实务要点(4)第八章法律视角下的abs实务要点(5)第八章法律视角下的abs实务要点(6)第二章资产证券化的监管规则及法规梳理第九章知识产...
2023-02-07
-
婚姻家庭《高楠:以裁判视角谈民事案件裁判规则及代理技巧(、继承、房屋买卖、交通事故)【上】》重点讲解【婚姻家庭、继承、房屋买卖、交通事故】...
2023-02-03
-
崔风池:工程造价司法鉴定实务造价工程师视角下...
2023-01-28
-
智拾《455王迁教授的知识产权课带你从知产视角看世界》...
2023-01-28
-
法律类书籍整理,打包全部99/永久,完整目录(点击打开),客服微信:diqiure010101【pdf】地方立法专题研究:以我国设区的市地方立法为视角201803武钦殿...
2023-01-28
-
图书名称:《数字化人才职场赋能系列丛书产品思维从高维视角解构产品世界》【作者】高玮,阎俊男,武春杰,杨雯雯编【丛书名】数字化人才职场赋能系列丛书【页数】205【出版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09【isbn号】978-7-111-68956-0【分类】企业管理-产品开发【参考文献】高玮,阎俊男,武春杰,杨雯雯编.数字化人才职场赋能系列丛书产品思维从高维视角解构产品世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09.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数字化人才职场赋能系列丛书产品思维从高维视角解构产品世界》内容提要:本书分为三篇,分别从行业趋势、产品思维、用户需求三个方面解读产品的设计、定位、运营,运用产品思维对“z世代”的崛起、“内卷”的状态、“国潮”的兴起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此外,本书也探讨了产品经理的职业发展和职场生态位。“万物皆产品”,产品经理本身也是一种产品,用产品思维更好地管理人生,让自身不断迭代升级,持续成长,是人生路途上可以实现“降维打击”的不二法门。人是所有问题的起源,也是所有问题的答案,读懂自己,读懂用户,做持续的进步者和链接者,应该是每个产品经理的终生追求。本书适合产品经理、产品设计师、运营、市场等互联网从业人员阅读,也适合想了解产品经理工作及准备转型为产品经理的读者学习参考。《数字化人才职场赋能系列丛书产品思维从高维视角解构产品世界》内容试读上篇:顶天—趋势篇网络流行语与市场心声一每年最火的热词传递了哪些信号我有一个习惯,每年都会整理和思考这一年网络中最热门的流行词。一些流行词包含了强烈的市场心声,产生的社会反响和回应是巨大的,能达到“年度热词”的量级和效果。2019年热词2019年最火的词是“我太难了”。这一年找工作变难了,投了很多简历,但是面试机会很少,即便有了面试机会,想拿到好的offr也很困难。这一年全球经济贸易增速显著放缓。2020年热词2020年的年度热词非常之多。比如在iliili网站上传播法律知识的罗翔老师,案例解析中常有“法外狂徒张三”的名字出现,由此成“梗”。以及“好自为之”的谐音梗“耗子尾汁”,是马某某因为口音问题留下的“经典”。还有“爷青结”说的是“爷的青春结束了”,七分自嘲,三分认真,表达了2上篇:顶天一趋势篇产品思维从高维视角解构产品世界没有差别,那就“966”。原本大家有可能以轻松一些的方式获得一样的待遇,现在由于这类的竞争,产生内卷,高强度工作之下,最后挣的钱一样,甚至更少。内卷的结果赛痹明克2020年有一个非常火的计算机游戏一赛博朋克2077。cdpr这家游戏企业推出过《巫师》系列游戏,以前该公司产品是迎合小众玩家的火爆品牌,但赛博朋克推出之后,社会关注度非常高,这其中固然有很多自媒体力荐,以及游戏代理商的宣发做背后的推手,但是更重要的一点是,“赛博朋克”本质上描绘了一种社会现象:技术持续发展,高度内卷之后所带来的一个必然的结果一hightechologylowlive,也就是科技高度发达,生活品质低下。在那个世界里,有很多飞车,有自动化义肢,有高度发达的工具,眼晴可以看到红外线,技术发展迅猛,但是生活品质极低。整个世界被割裂了,一部分人超级有钱,成为上层阶级,但是更多的人沉沦在最底层。这种反乌托邦6上篇:顶天—趋势篇···试读结束···...
2023-01-16
-
图书名称:《大学计算机计算机应用的视角》【作者】郝兴伟编著【页数】416【出版社】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8.02【isbn号】978-7-5607-6039-1【价格】40.00【分类】电子计算机-高等学校【参考文献】郝兴伟编著.大学计算机计算机应用的视角.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8.02.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大学计算机计算机应用的视角》内容提要:本书是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编写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材。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线,介绍信息社会与信息素养的概念等,讲解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计算机操作系统等,并以widow7为例,介绍操作系统的应用与基本配置,介绍办公、多媒体处理等软件,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等网络内容。《大学计算机计算机应用的视角》内容试读第1章导论飞本章导读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起,人类社会就进入了以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为主要特征的信息社会。社会形态的改变带来了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人类文明和人类思雏的变化。今天,随着互联网、大数据、高性能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正在进入智能时代。在当今社会,学科交又、学科融合越来越紧密,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生硬的界限正在被打破,计算机和各个学科的融合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深入。计算机应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一样,成为一门基础学科,成为人类科技发展、文明进步的中坚力量。科学和技术已逐渐成为和文学修养、艺术修养一样的一种科学修养,成为信息社会中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本章从宏观上介绍信息社会的发展和主要特征,以及信息社会中人的能力需求与信息素养。从传统地推动人类进步的自然科学特征出发,介绍计算机技术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从人类思维的角度出发,介绍人类思维的基本形态及特征。本章介绍计算机技术在问题求解中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介绍计算思雏的概念、表现和方法学,并给出了自己的研究和观点。本章分析计算思维在学科交叉、知识创新、问题求解及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还给出了一幅简略的计算机学科科学知识图谱,从而为本课程知识结构设计的理解和后续章节的学习给出了一个指引。知识要点1.1:信息社会,数据,信息,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社会的特征,能力素质,信息素养,信息意识,知识社会。1.2:感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灵感(顿悟),概念,判断,命题,推理,归纳推理,演绎推理,三段论,假言推理,选言推理,思维规律。1.3:计算数学,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知识图谱,计算科学,计算思维,抽象,分解,简约,递归,算法,程序,仿真,计算机应用系统,网络。1.4:学科融合,交叉学科,计算物理,计算化学,计算生物学,社会计算。1.5:图灵奖,诺贝尔奖,微积分,经典力学,原子论,电磁学,量子力学,相对论,理论创新,应用创新。·1·大学计算机—计算机应用的视角1.1信息社会与信息素养在社会学中,社会学家通常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成5个阶段,即古代社会、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古代社会通常是从人类出现算起,在距今700万~500万年之间。原始社会则大约始于5万年前,即原始人狩猎捕鱼的初始时期。农业社会大约始于公元前4000年,是一种以农牧业为主的开垦荒地、种植谷物的农业经济,人类社会基本上是一种封建专制的农业国家。进人18世纪中叶,欧洲开始了一轮产业革命(又称“工业革命”①)。它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1765年,英国工人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1769年,英国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从此,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出现了现代纺织、轻工、钢铁、汽车、化工和建筑等主要产业,劳动分工专业化和城市化不断发展,产生了相应的教育、医疗、保险、服务等现代社会机构与制度,人类社会迈人工业现代社会。20世纪,人类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后的1946年,电子计算机问世,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来临。生物克隆技术、航天技术等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又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特征是自动化和信息化,这也预示着信息社会的到来。1.1.1计算机与信息社会1946年,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多用途计算机埃尼亚克(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1947年12月16日,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推动了以半导体技术、集成电路技术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一种不同于工业社会特征的新社会。1964年,日本人梅棹忠夫第一次使用了“信息社会”这一概念。关于信息社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几种比较典型的说法:信息社会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产业为支柱,以信息价值的生产为中心,以信息产品为标志的社会:信息社会是指信息产业高度发展并在产业结构中占优势的社会。在信息社会的表述中,信息社会又称为“信息化社会”。那么,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化呢?在很多情况下,数据、信息和信号三个概念容易令人混淆和迷惑。这给问题的描①工业革命(theidutrialrevolutio)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通常认为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一般将这一时期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50年代),又称“蒸汽时代”。1870年前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新的发明不断出现,特别是电力和电器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传统的以蒸汽动力为代表的工业生产被电力设备所改造、取代,人类社会进人电气时代,这一时期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一20世纪40年代)。。2·第1章导论述带来了麻烦。在这里,我们对它们的含义做一个简单的区分。其实,这是3个不同范畴的概念。数据(data)是用来承载或记录信息的、按一定规则排列组合的符号,可以是字母、数字、文字、图形、图像等内容。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对信息的接收始于对数据的接收,对信息的获取只能通过对数据背景的解读,即将数据转化为信息。信息(iformatio)是加工后的数据,是数据所承载的含义。信息通过数据来表达,对接收者有价值。如文字本身可看作数据,而文字表达的含义则是信息。对于信号(sigal),则是通信系统中的概念,属于物理层的概念,是指数据在媒体中的传播形式,如数字信号、模拟信号等。从含义上讲,信息是一个抽象名词,而“信息化”则具有动名词的性质。它不仅描述了信息本身,而且强调了一种信息的产生、表示、存储、传递、加工和利用的过程,如工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等。信息社会正是人类脱离工业化社会后,信息起主要作用的社会。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物质和能源是主要的资源,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的信息经济活动迅速扩大,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以计算机、微电子和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是社会信息化的动力源泉。在许多时候,信息社会也常常被称为“知识社会”,但两个概念的侧重点略有不同。信息社会的概念建立在信息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而知识社会的核心是知识和创新。知识社会包括更加广泛的社会、伦理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信息社会仅仅是实现知识社会的手段。在知识社会里,每个人都应具备必要的信息技术能力,从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获取知识。信息技术又推动着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的全球化,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1.1.2信息社会的特征信息社会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初期,信息社会主要指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关于信息社会的较为流行的说法是“3c”社会(通信化、计算机化和自动控制化)、3a社会(工厂自动化、办公室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关于信息社会的说法又加上了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特征。不管技术如何发展,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描述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1.经济领域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信息、知识成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和物质、能源一起构成社会赖以生存的三大资源。信息技术革命催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信息部门产值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并成为整个社会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传统产业普遍实行技术改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而通过信息技术对传统能量转换工具的改造,使传统产业与信息产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使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处在不断地变化过程中。在信息社会,智能工具的广泛使用进一步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物·3.大学计算机一计算机应用的视角质生产部门效率的提高进一步加快了整个产业结构向服务业的转型,所以,信息社会将是一个服务型经济的社会。工业社会所形成的各种生产设备将会被信息技术所改造,成为一种智能化的设备。信息社会的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将建立在基于信息技术的智能化设备的基础之上。信息社会的私人服务和公众服务将或多或少地建立在智能化设备之上,电信、银行、物流、电视、医疗、商业、保险等服务将依赖于信息设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化设备的广污普及,使政府、企业组织结构进行了重组,行为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电子商务等新型交易手段快速发展。当人类迈向信息社会时,新的就业方式开始形成,就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从宏观层面讲,现在的社会经济活动可以划分为四大产业部门,即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劳动力人口依次从农业部门流动到工业部门;在工业化后期,农业人口和工业人口又流向服务业部门;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新的就业形态和就业方式,劳动力人口主要向信息部门集中。传统雇佣方式受到挑战,全日制工作方式朝着弹性工作方式转变。信息劳动者的增长是社会形态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重要特征。2.社会、文化、生活领域的特征在信息社会,数字化的生产工具在生产和服务领域广泛普及和应用。互联网成为重要的通信媒体,智能化的综合网络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计算机等各种信息化的终端设备无处不在。各种电子设备和家庭电子类消费产品都具有上网能力,无线网络快速发展,人们随时随地均可获取信息。人们的生活模式、文化模式更加多样化,个性化不断加强,可供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和活动的空间大幅提高。城市化发展出现新的特点,高速发展的信息交换促使中心城市出现郊区化发展趋向,使城市从传统的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3.社会观念领域的特征在信息社会,由于信息技术在社会生产、市场经营、科研教育、医疗保健、社会服务、生活娱乐以及家庭中的广泛应用,信息社会对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社会道德观等也会产生影响和变革。在信息社会,人们尊重知识的价值观念成为社会风尚,具有更积极地创造未来的意识倾向,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都在默默地发生变化。1.1.3个人素质与信息素养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劳动者有不同的能力要求,要求劳动者应具有不同的能力素质。能力素质可简称为“素质”。所谓“素质”,是指决定一个人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内在特质,在广义上还可包括技能和知识。素质是一个人“能做什么”(技能、知识)、“想做什么”(角色定位、自我认知)和“会怎么做”(价值观、品质、动机)的内在特质的组合。。4·第1章导论能力素质模型广泛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业务中,如员工招聘、员工发展、工作调配、绩效评估和员工晋升等。能力素质模型包含知识、技能和素质3个大的类别。不同企业由于所从事的行业、特定的发展时期、业务重点、经营战略等的差异,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即使同一个企业里,不同职务、不同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是不同的。1.21世纪的能力结构美国21世纪劳动委员会、美国教育技术ce0论坛、美国21世纪素质能力伙伴组织等,都对信息社会人的能力素质进行了研究,认为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人们应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能力素质:①基本学习技能。熟练地进行听、说、读、写、算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在世界领域内进行科学、文化的沟通与交流。②终身学习能力。除了具备有效的听、说、读、写、算等基本学习技能外,还应具有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③信息素养。熟练掌握与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对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加工、利用、评价以及问题求解、信息创造和发布。④创新思维能力。具有发散思维、批判思维、联想以及抽象概括与逻辑推理等方面的创新型思维能力。⑤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人际交往是彼此传播信息、沟通知识和经验、交流思想和情感的过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是保证身心健康、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2.信息素养所谓“信息素养”(iformatioliteracy),是指人们利用网络、各种软件工具来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或进行信息创造的能力。基本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基本条件,以及适应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的要求,并更好地参与社会组织和其他与人交往的活动所需要的基本技能。我们可以从4个方面来理解信息素养。(1)信息意识所谓“信息意识”,就是指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自觉和自发地识别、获取和使用信息的一种心理状态。个体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与信息意识有密切的关系。一个获取和利用信息能力强的人,必然是一个拥有高度信息意识的人。(2)信息知识所谓“信息知识”,就是指人们为了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而应该掌握和具有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可包括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代表了与计算机科学相关的学科基本概念、知识和技能。掌握其中的主要概念和基础知识,可以为学习信息技术、使用信息技术和终身学习提供知识和能力上的储备。(3)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领域实际问题或进行信息创造的能力,可以分成。5·大学计算机—计算机应用的视角两个方面。一是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常用工具软件等的使用能力,包括操作系统、常用办公软件、简单的多媒体制作工具、简单的编程环境和工具,特别是一些常用的软件工具包,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领域问题的能力。二是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基础设施的能力,了解网络基本知识,熟悉互联网的使用,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获取、分析、评价、加工、利用、创新和传播等。(4)信息道德信息素养不仅仅包括信息技术,还应该包括信息伦理道德、法律、文化等许多社会人文因素。加强互联网法律和道德意识,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不组织和参与非法活动,不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危害他人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等,做有知识、有责任感、有贡献的信息的消费者和创造者。1.2人类思维与逻辑学人类是一种高级动物,除了可以通过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与外界环境发生联系,对周围事物的变化进行感知,还可以通过大脑的思维对外部世界发生间接的反应。感觉和知觉通常是人类感官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直接反应,反应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或外部特征,属于感性认识。思维是人类的高级心理活动,是人的大脑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人类的一切行为和活动,如知识学习、问题求解、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等都与人的思维有关。思维不仅与具体内容有关,通常还表现出特定的形式,这就是逻辑。逻辑是抽象掉具体内容后的思维形式,是人类思维的形式化,对于人类思维的训练至关重要。1.2.1人类思维思维(thikig)是一项更加复杂的活动,是人的大脑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应,反应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属于理性认识。思维和感觉、知觉有着本质的不同。如我们经常遇到的刮风下雨等自然现象,这是对自然现象的感觉、知觉。如果从雨的形成原因来看待下雨现象,建立因果关系,则就是思维。可见,在认识过程中,思维实现着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使人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从而构成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1.思维的特性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思维有着独特的性质。①概括性。思维的前提是人们已经形成或掌握概念。掌握概念,就是对一类事物加以分析、综合、比较,从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并加以归纳。概括是思维活动·6…···试读结束···...
2023-01-14
-
此课件来自萌眼看世界之用微观视角看奇趣科学世界,“萌眼看世界”将抽象知识可视化,带给孩子身临其境的百科课堂!截图202201181625027271.g(11.27kb,下载次数:14)下载附件保存到相册[百度云网盘]萌眼看世界之用微观视角看奇趣科学世界2022-1-1816:25上传...
2022-12-11
-
课程介绍项目管理痛点:接力赛的最后一道关卡,前期设计和招聘的问题,进度和成本带来的质量压力,都在这一棒中暴露无遗,如何要先发制人,必须解决前端的问题?职能部门高度自我中心,专业部门独立工作,跨部门协作需要时间和精力。如何掌握沟通技巧,高效协调资源?如何控制施工进度、合同界面、过程成本、项目风险以及如何解决过程中的常见质量问题?项目的整体质量要求:“打破部门间的技术壁垒,项目要始终理解而不是知道”。在角色定位上,要坚决贯彻集团的投资意向;在项目管理中,要时刻监督每个关键节点的质量;在项目运作中,既要准确把握项目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各重点子计划的执行情况,又要参与公司的决策。教学大纲第一章(一)项目管理要点.m4chater1(2)bechmark如何拥有高营业额.m4第一章(三)项目计划管理、招聘与高周转协调的要点.m4第一章(四)与建设合作,高周转.m4第二章(一)完善质量管理理念.m4第2章(2)图纸是质量的关键.m4第2章(3)泄漏等敏感点的管理,模型质量管理的实施.m4第2章(4)交接阶段质量要点.m4第三章(一)目标成本计量与跟踪管理,无效成本与有效成本.m4第三章(二)土地阶段的成本焦点和概念方案的成本焦点.m4第三章(3)桩基造价优化探讨.m4第三章(四)门窗系统成本关注、成本研究与成本适应.m4第4章项目问题.m4...
2022-10-28
-
图书名称:《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外部利益相关者视角》【作者】刘永涛著【页数】149【出版社】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8.05【isbn号】978-7-5638-2779-4【价格】35.00【分类】企业-技术开发-财务管理-研究【参考文献】刘永涛著.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外部利益相关者视角.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8.05.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外部利益相关者视角》内容提要:本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在做出开发支出费用化还是资本化的会计政策选择后,作为资本市场上的重要参与者,分析师比普通投资者更有专业性,也更具有信息优势,内容包括:国内外机关研究综述;制度背景与分析框架;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与分析预测行为等。《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外部利益相关者视角》内容试读第一章引言■第一章引言第一节研究动机及研究意义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建设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从此,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创新型国家在研发(ramd)方面创新投入要高,国家的研发投人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一般要在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要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要在30%以下,同时创新产出要高。围绕国家的创新型战略,国家的各个部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办法来鼓励企业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宏观层面,在2014年底或者2015年初推行的国内生产总值新核算体系中,对于研发支出的处理方法进行修订一把给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发支出作为资本形式,不给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发支出仍然作为中间投入,如基础性的研究等①。具体到对企业有直接影响的微观层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改革后的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将开发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在其中的《无形资产》准则中,允许企业在满足五个具体条件下②,可以将开发支出进行资本①作者不详.中国2014年底或实行gdp新核算体系[j],证券时报,2013.②五个条件:①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②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③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④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⑤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外部利益相关者视角化处理,而不是像原会计准则那样要求企业必须进行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这样一来,那些高科技企业或研发投入较大的企业,资产负债表和资本结构会有较大的改观,有利于其进一步融资;另外,由于不是当期计入损益,对于短期有业绩压力的企业管理层也会更有动力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发展第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的业绩考核办法允许研究和开发费用调整回到考核净利润中。2009年12月,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方法》(以下简称《办法》),要求中央企业从2010年起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eva)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薪酬和任免直接挂钩。在《办法》中,对于eva指标的计算,规定企业当期的研发费用可以以“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的方式重新加回到净利润中。这样一来,企业的研发投资并不会影响中央企业负责人的业绩考核,使他们更加有动力进行研发投资。第三,对高新技术企业,在征收所得税时允许企业对研发费用加计50%的扣除。高新技术企业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能力,而研发投入是企业提高其核心竞争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为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开发与创新,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在所得税方面,国家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按15%税率征收所得税的优惠,同时在《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五条还明确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本书的研究主要针对国家鼓励研发投入政策,即新会计准则对于开发支出会计处理的规定发布之后,企业在开发支出会计处理上的政策选择,以及这个选择结果传递到资本市场之后,作为信息中介和资本市场重要参与者的财务分析师如何看待企业在开发支出上的这种会计政策选择,他们的预测行为又会发生哪些变化,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根据他们对企业在开发支出会计政策信息上的解读和分析,资本市场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后果在新会计准则的《无形资产》准则里,对于企业的研发支出,给出了可以进行资本化会计处理的五个条件,用作企业对研发投资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的指引企业的管理层基于对五个条件的理解和对项目进展情况的评估,从自身职业判断出发,对开发支出的会计政策做出选择,并通过财务报告向投资者披露开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和处理结果。在企业向投资者传递开发支出资本化会计政策选择2第一章引言■的信息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信息中介会发挥作用:第一个是审计师:第二个是财务分析师。作为企业外部的机构,审计师最先接触到企业的会计信息,审计师(含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独立、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负责鉴证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及具体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审计理论一般认为,审计成功与否取决于审计师发现企业会计舞弊的能力和如实报告的能力。审计师鉴证的可靠性取决于其“懂事(能力)”和“独立”。也就是说,当企业的管理层和控股股东等通过博弈选择的开发支出会计政策不符合会计准则时,审计师首先要有能力发现,其次要保持独立,能够如实向投资者等进行报告。为此,审计师是否具有客户所在行业的审计专长、审计师是否真正了解客户开发支出的特性(审计团队中可以拥有和开发支出相关的工程师或利用相关工程师的咨询工作)、审计师的声誉和对审计质量的重视程度、客户对于审计师收入的重要性、审计师是否为客户提供非审计服务及收费规模、审计师与客户的业务关系期间多长、审计师与客户关键管理人员的私人关系等都会影响审计师对企业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合理性的正确判断。总体而言,这些特征所衡量的审计师能力与独立性越强,审计师就越能够促使企业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遵循会计准则。信息链条上的第二个环节是财务分析师。企业发布经审计师审计的财务报告之后,分析师从财务报告等公开信息中挖掘价值被低估的股票。目前我国的研发活动披露情况并不乐观,仅在财务报表的“开发支出”项目的附注中披露开发项目的进展情况,若上市公司将开发支出全部予以费用化,则开发项目相关信息披露大多简单且笼统,并不会逐项披露开发项目的具体情况。这样,对于全部费用化开发支出的公司,分析师缺乏足够的开发支出线索去跟踪。那些资本化开发支出的公司,需提供充足的理由,表明其符合会计准则要求的五个条件一公司一般会逐项披露开发支出资本化的开发项目。为此,分析师就会有更多的线索去跟踪这些公司的开发项目和无形资产,到公司调研时也有较充足的理由和方向,且若公司是切实遵循会计准则将开发支出资本化,则预示着公司开发活动的成功和未来业绩的可能增长。分析师从关注企业研发项目到最后向资本市场提供高质量的盈余预测报告,取决于两方面的能力,一是私有信息的挖掘能力。私有信息是公开的财务报告里面所没有的,需要分析师通过自己的网络关系、所在机构的客户资源去搜集,如参加上市公司的业绩说明会、新产品发布会、技术研讨会,对公司的高管进行访谈,参观企业,等等。分析师搜集这些信息并进行整理之后,可以向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提供3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外部利益相关者视角上市公司研发项目进展和未来收益预测的增量信息。二是分析师对财务报告等的公开资料所包含信息的分析和解读能力,如企业选择什么样的会计政策,宏观经济形势、产业政策对企业未来盈利情况的影响,等等。本书的研究将沿着这一信息链条,考察从企业在财务报告发布之后,经过审计师的审计,分析师如何理解和解读企业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这一特定信息,企业在开发支出上的会计政策选择如何影响分析师的预测行为,分析师针对这一特定信息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分析师的解读和分析会不会有效地促进投资者对上市公司选择这一会计政策所造成影响的理解,分析师的参与有没有提升资本市场的效率,等等。一、研究问题的提出我国新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在允许开发支出进行资本化的五个条件里规定:“①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②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③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如果企业选择了开发支出资本化,并且管理层严格按无形资产准则的要求进行了职业判断,那么投资者据此就可以推断企业的研发活动符合会计准则要求的五个条件,即开发支出形成的新产品“能够使用”,并能在未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开发支出资本化信息的披露实际上是向资本市场传递研发项目进展情况及未来盈利能力的信号。但是,开发支出资本化的五个条件并非一目了然,而是非常依赖企业管理层的职业判断,这使得开发支出会计政策存在较大的选择空间①。这种会计政策选择空间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本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在做出开发支出费用化还是资本化的会计政策选择之后,作为资本市场上的重要参与者,分析师比普通投资者更有专业性,也更具有信息优势,他们是如何理解和解读企业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这一特定信息①需指出的是,从会计准则规定本身来看,开发支出会计政策并无显性的选择空间,亦即同时符合资本化五条件的开发支出就必须资本化,否则予以费用化,并无选择空间。但在实践中,由于关于开发支出资本化五条件是否达成之判断的主观性比较强和需较高程度依赖企业管理层的职业判断,故开发支出会计政策存在着一定的资本化或费用化选择空间,实乃一种会计政策的隐性选择空间。为行文简便起见,本书直接称“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4第一章引言口的,在对这一信息做出判断之后,分析师如何在其推荐评级里进行体现一是认为开发支出的资本化有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从而看好股价的未来表现,给出上调推荐评级:还是认为开发支出的资本化意味着更多的盈余管理,从而不利于末来股价,维护或下调推荐评级。对分析师行为的研究能够更好地评估开发支出资本化会计政策推出之后产生的经济后果,包括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对分析师预测行为的影响,对国家研发信息披露政策提出的新的要求,等等。为更好地说明本书研究的意义和研究的主要问题,笔者运用一个上市公司的具体案例来剖析新会计准则推出之后,企业是如何利用《无形资产准则》的五个资本化条件进行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以及企业进行开发支出资本化对其利润、股价、现金流和资本结构等的影响;对于企业的开发支出资本化会计政策选择,分析师又是怎么看的,在其盈余预测和股票的推荐评级上表现出什么样的特征;等等。在本节余下的部分,将先对案例背景进行介绍,然后分别从盈余管理、分析师预测行为和研发信息及其会计政策的披露等三个方面分别论述,进而引入研究问题,并对本书的研究意义进行说明。(一)案例背景乐视网成立于2004年1月,注册地在北京中关村高科技产业园区,主要业务是通过互联网提供视频作品的点播服务,是一家享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视频网站,也是中国第一影视剧视频网站。2010年8月12日在中国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乐视网”,股票代码300104,是视频网站行业全球首家p0上市公司,也是目前视频网站行业中国a股唯一上市公司。乐视网从成立之初就致力于3g手机电视业务的筹备、布局和规划,目前是国内领先的3g手机电视服务商,也是国内领先的互联网电视服务提供商。近年来,行事激进的乐视网在三个方面得到了媒体和资本市场的关注。1.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非常大,引起媒体关于其盈余管理可能的猜测。《理财周报》的一篇名为《“一枝独秀”的乐视网是怎样炼成的?》的文章①称:“乐视网2013年研发投入3.74亿元,但有2.03亿元做了资本化处理。资本化处理和费用化处理的根本差别在于,前者归入资产负债表,以后逐渐摊销,后者则要归入利润表,直接体现在当期业绩中。”文章还称,乐视网将开发支出资本化处理虽然符合①刘光.“一枝独秀”的乐视网是怎样炼成的?[n]·理财周报,2014-03-24.5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外部利益相关者视角会计准则,但会计准则对于资本化的具体条件总体来看都是靠主观认定,缺乏客观可量化指标,也就是说只要公司管理层想资本化,一般可以做。文章进一步质疑乐视网将开发支出进行大规模资本化的做法是调节利润的一种手段,称“这种玩法(开发支出资本化)算是互联网企业的‘潜规则',一般它们都会将研发投入在行业景气时费用化,在行业不景气时资本化,以便调节利润”。《中国会计报》也对乐视网的大额开发支出资本化进行了报道①:“乐视网2012年年报中显示,其1.16亿元的开发支出全部资本化。如今,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希望可以通过‘开发支出资本化’的方式让企业财务报表能够锦上添花。”开发支出资本化本来是企业会计准则中允许的,特别是研发费用的资本化是新会计准则中一个重要的修正,其目的在于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方向多投入,激励自主创新。说得通俗一些,资本化就是公司将研发支出归类为资产的一种会计处理方式,这样整个公司的资本结构会得到改善,有利于公司的再融资,对公司的长期发展有一定好处。文章还指出:“企业在确认开发阶段的支出时主观性较强,企业如果将研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资本化而少计费用,就可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可以说,开发支出资本化能够夸大企业的资产及净利润。”作者分析了乐视网2012年的情况:其2012年营业额只有11.6亿元,这一年购买影视剧云顶国际亚洲唯一官网的版权高达11.5亿元,新增了1.17亿元开发支出,同时有0.97亿元转为无形资产,并开始摊销,逐年确认为成本和费用。乐视网将开发支出全部资本化(管理费用没有研发支出),开发支出转入无形资产时分为系统软件和非专利技术两类。根据推算,乐视网这部分资本化的开发支出摊销年限大约为7年至10年。作者最后对乐视网的开发支出资本化的问题提出质疑:“这些资本化的开发支出,所能产生效益的年限真的可以长达7年至10年吗?当开发支出是否资本化取决于企业主观决断时,这无疑会让以这种方式来粉饰财务报表的现象频繁发生。”2.乐视网的“资金饥渴症”。《证券日报》2013年4月的一篇文章②报道,乐视网董事长贾跃亭的频繁股权质押,引发市场关注。在多元化领域不断延伸触角的乐视网,现金流状况也深受业内关注。2013年4月19日,乐视网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贾跃亭之前质押的流通股股份总计1396万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35.98%,已于当天办理解除质押登记手续。目前,贾跃亭共持有乐视网股①肖祯.当财报遇上开发支出资本化[n],中国会计报,2013-04-19②贾丽.乐视网董事长贾跃亭:针对多元化投资组合进行多元化融资[n]·证券日报,2013-04-24.6···试读结束···...
2022-10-25
-
图书名称:《政企关系视角下制度与政策环境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作者】谢乔昕著【页数】232【出版社】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09【isbn号】978-7-308-18213-3【分类】企业-技术开发-研究-中国【参考文献】谢乔昕著.政企关系视角下制度与政策环境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09.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政企关系视角下制度与政策环境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内容提要:本书针对我国企业研发活动、制度环境及政策环境的实际情况,重点研究了:制度环境对于企业研发投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政策环境对于企业研发投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政企关系是否调节了制度环境以及政策环境的影响效应等问题。《政企关系视角下制度与政策环境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内容试读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1.1研究背景所谓研发,即研究与开发(简称ramd),是指个体或机构为获取科学技术领域(不包含人文社科)新知识,开创性地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和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导向的系统性活动,通常是指产品、科技的研究与开发。根据研发的内容和阶段,研发具体包括三类活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基础研究”是一种基础性、理论性工作,其主要目的在于获取新知识,了解、发现现象或事实背后的本质规律和基本原理。“应用研究”的主要目的与基础研究类似,也是为了习得新知识,但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的可能用途,是对“基础研究”取得成果应用路径的一种探索。“试验发展”是研发活动的高级阶段,是系统性地利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工作经验积累的现有知识,制造新产品、采用新流程或对现有产品服务或流程进行实质性改造。宏观层面,研发创新通过发明专利等创新成果的产出推动技术进步,增进生产效率,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微观层面,研发创新与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以及成长的可持续性都具有高度相关性。鉴于研发创新的重要性,长期以来,研发创新都是产官学各界关注和讨论的热门话题。熊彼特(1934)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明确提出,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波特(1990)认为,一个国家即便拥有优越的资源禀赋条件,但如果长期依靠大量持续地投入要素的方式驱动经济增长,而无法通过创新实现生产力的持续提高以2政企关系视角下制度与政策环境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及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的快速扩张,其经济的发展繁荣就难以维继。一些国家之所以长期停滞于低水平的增长路径上,其根源在于研发创新的不足和技术进步的滞缓(romer,199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取得显著成就,经济长期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私人资本引入为特征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增进了社会生产效率并激发了经济活力,造就了中国长期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然而,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长期依靠廉价劳动力、高储蓄率及高投资率的要素驱动模式实现,而非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技术创新驱动,使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存在诸多隐忧(吴敬琏,2006)。在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和全球竞争一体化程度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要素驱动型增长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伴随着粗放型经济增长路径表现出的产业层次低、资源耗费高等一系列问题,在投资领域的具体体现便是“高投资率一低产出效率”“高固定资产投资一低技术投资”等一系列现象特征。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趋严重,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后,这种以资源大量消耗、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难以持续,迫切需要完成经济增长模式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并强调,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应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首要主体,是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环节。只有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研发投入和研发效率是实现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两大关键,研发投入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基础和保障,而研发效率则侧重于将研发资源的投入更好地转化为发明专利等技术创新产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中的资源基础观认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企业研发资源方面高水平、持续性地投入。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常被视作企业研发投入水平的衡量指标,它被视为反映企业研发创新的一种“币值”(adollarfigure),通常使用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额的比重进行测度。hall和oriai(2004)对西方国家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的统计结果显示,美国为4.9%,德国为4.5%,法国为4.2%,意大利为3.3%,英国为2.9%。然而,根据2007年全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在2004一2006年,我国工业企业中开展研发投入活动的企业占比仅为28.8%,研发投入强度不足2%。从《201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看,作为研发强度相对较高的高技术制造业,我国该行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也仅为1.9%,与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2.5%~4%的研发投入强度第一章绪论3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因此,在探讨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时,亟须研究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中国企业研发投入整体水平相对偏低,或者说究竞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中国企业研发投人。north(1990)将制度定义为一系列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的集合。现实中,每个企业都嵌于特定的环境之中,其行为方式难免会受到所处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区别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经济转轨时期,企业需要面临正式制度大量缺位、政府过度干预、产权保护制度匮乏以及政策调整频繁等多重制度约束(余明桂和潘红波,2008)。这些特殊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对中国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施加了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截然不同的行为约束条件。外部环境塑造了经济行为主体的激励机制与结构,经济行为主体所处的激励安排结构最终会影响其行为方式。企业行为是企业作为经济利益主体为实现自身利益目标对外部环境做出的连续决策或行为反应,经济性是其基本的行为准则(周立群,1999)。处于转轨经济期的中国企业表现出的“创新短缺”“投资冲动”等行为特征,其原因可能并非由于行为非理性或是治理结构缺陷,而是由特殊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因素所致。因此,从制度环境、政策环境以及政企关系视角出发对我国特殊背景下企业研发投入行为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1.1.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首先,通过对制度环境对于企业研发投人的影响效应进行考察,为理解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结合我国企业面临制度环境与成熟市场制度环境的差异性特征,从制度环境角度入手对企业研发投入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全面深刻地理解企业特别是处于转轨期制度背景下企业研发投入的制度动因,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现有企业研发投入行为的研究成果。其次,以往有关企业研发投入政策影响效应的研究主要从静态角度入手,侧重于对研发资助强度、环境规制水平等静态政策安排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效应展开讨论,对政策动态调整因素对于企业研发活动的干扰关注不足。julio和yook(2012)提出,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对利益相关者决策行为具有重要影响。stokey(2015)利用理论模型研究发现,企业在面对高度的政策不确定性时往往持有观望态度,选择推迟投资项目的开展。本书拟将政策环境对于企业研发投入影响区分为静态安排与动态扰动两方面,在考察静态政策水平影响的基础上,对政策调整因素对于政策效应的影响做进一步探讨,有助于更好地4政企关系视角下制度与政策环境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把握政策环境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联关系,同时也可以为政策“朝令夕改”产生的调整成本提供经验证据。再次,大量文献研究表明,政企关系对于企业业绩与价值具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处于转轨经济期的中国,政府手中仍然掌握大量经济资源并保持对市场经济较强的干预,政企关系在政府资源配置过程中仍然扮演重要角色。在正式制度政企未完全建立的背景下,关系作为非正式制度,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对正式制度政企环境形成补充。对政企关系对于制度环境、政策环境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调节效应进行研究探讨,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政企关系对于企业经营业绩及价值的影响机理,从理论层面与经验层面为同一制度政策环境下企业研发投入的异化提供可能解释。2.实践意义2015年11月,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概念,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2016年3月,“供给侧改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成为之后一段时期政府经济政策制定和体制改革的指导方向和依据。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升,实现经济产业由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的转移,提高经济供给体系的运作效率和质量是供给侧改革的题中之意,而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则是生产率增进、价值链攀升乃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研发投入作为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研发投入能够直接产出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另一方面研发投人的过程也能促进新知识的产出,增进企业的吸收能力,间接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cohe和levithal,1990)。如何优化制度及政策环境激励企业大力追加研发投入,是激发创新活力,保障创新活动持续开展,从而实现供给侧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问题。从政府角度而言,本书研究为中国企业研发投人不足的原因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对转型经济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制度安排调整以及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能够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制度安排导向与政策制定的启示。从企业角度而言,本书研究有助于全面评价制度和政策环境以及政企关系对于企业的价值效应,为企业如何依据所处制度及政策环境合理安排研发投资活动以及政企关系管理运用提供参考依据。1.2文献综述为了梳理和归纳与本书主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对标和发现已有研究的缺口第一章绪论5和可拓展空间,本研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搜集,并在此基础上整理和归纳了其中主要的理论观点。本研究的文献梳理主要围绕制度环境与企业研发投入、政策环境与企业研发投入以及政企关系与企业经营行为关联性三个主题展开,在阐述方面区分国外研究与国内研究分别予以展开。面对浩瀚如烟的文献,我们将文献的覆盖面主要限定于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科学引文索引(sci)期刊以及国内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及以上期刊,少数刊载于较低级别期刊但与研究主题高度相关的文章也纳入分析范畴。检索方式主要是,我们通过谷歌学术以及中国知网(cnki)键入关键词,对检索结果根据标题和摘要进行筛选和提取,并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并对文献末尾参考文献进行分析和拓展阅读,通过这种方式,最终搜集了290余篇期刊论文和著作。1.2.1国内文献综述1.制度环境与企业研发投入方面在制度环境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方面,国内学者主要围绕融资环境、法治产权环境、政府干预等影响因素展开讨论。(1)关于融资环境创新活动的长投资周期以及资金密集型特征决定了研发项目需要大量、持续的资金支持。由于信息不对称程度高、投资风险大以及抵押品缺乏等问题,企业的研发投资活动常常面临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问题,仅靠自有资金难以满足研发资金需求,外部融资环境对于研发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陈仲常和余翔(2007)基于产业层面的经验数据研究发现,金融部门信贷投放以及政府资金等并未对我国企业研发投入构成显著影响,现有金融发展未对企业研发创新提供有效支持或支持力度不足。解维敏和方红星(2011)的研究发现,中国地区金融的发展对企业研发投人构成了显著正向影响,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企业研发创新水平的稳步提升。夏冠军和陆根尧(2012)对资本市场对于研发投入的作用效应考察发现,资本市场发展显著地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水平的提升。张杰等(2012)利用微观企业数据,对企业研发投入的融资渠道以及金融发展对于企业研发融资约束的影响效应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内部现金流、追加投资以及商业信用构成了企业研发投入的主要融资渠道;融资约束对于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现阶段的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尚未明显改善融资约束对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的抑制效应。黄鹏和张宇(2014)提出,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存在的融资成本差异对企业研发创新动力具有抑制作用,且与企业融资绝对成本相比,融资制度环境的公平程度对于企业研发创新积极性的激发6政企关系视角下制度与政策环境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进而提出放松对民营企业融资的体制性束缚是激励民营企业提高创新投人水平的关键。谢家智、刘思亚和李后建(2014)利用世界银行投资环境调查数据分析发现,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资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且这种抑制效应在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孙晓华、王昀和徐冉(2015)将金融发展因素纳入企业研发投资决策函数模型中,并在此基础上对金融发展对于企业研发投人的影响效应展开实证考察,结果表明企业研发投入受到融资约束问题的困扰,金融深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研发投入对于企业内部资金的依赖度,而资本市场的发展未对企业研发融资约束产生显著影响。戴小勇和成力为(2015)对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有效地缓解了中小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对企业的研发投入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汪伟和潘孝挺(2015)将四大国有银行市场份额占有作为金融市场化测度指标,对金融要素扭曲对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金融要素扭曲限制了企业研发投入的提升,这种抑制效应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存在差异。顾夏铭和潘士远(2015)研究发现,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并未显著影响企业研发投入,而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则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存在地区差异。张玉喜和赵丽丽(2015)对科技金融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进行考察发现,短期内科技金融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长期内科技金融对技术创新影响不显著。唐清泉和巫岑(2015)对银行业市场结构对于企业研发融资约束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竞争性的银行业结构有助于企业研发融资约束的缓解,这种影响在民营、高科技以及小规模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邵传林和邵姝静(2015)对信贷配给对于企业研发投资影响地区差异效应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地区金融发展和地区制度质量是造成信贷配给影响企业研发投资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巫岑、黎文飞和唐清泉(2016)从银企关系入手,对银行业结构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效应考察发现,银行业竞争激烈程度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银行业竞争反向调节了银企关系对企业研发投人的影响效应。郭园园和成力为(2016)对外部融资渠道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效应进行考察发现,金融部门资金与政府补贴两种外部资金渠道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政府补贴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要强于金融部门资金支持。郑妍妍、戴晓慧和魏倩(2017)利用微观企业层面数据对企业融资能力对于研发投入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企业融资能力每增加1%,企业的研发投入将会增加0.34%,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融资能力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效应随着企业所在地域金融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王昱、成力为和安贝(2017)对金融发展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边界效应进行考察,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企业研发投入的边界效···试读结束···...
2022-10-25
-
图书名称:《中国企业国际化研发网络构建研究以后发追赶为视角》【作者】何建洪,李林,朱浩著【页数】252【出版社】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22.01【isbn号】978-7-5194-6096-9【价格】95.00【分类】企业管理-国际化-研究-中国【参考文献】何建洪,李林,朱浩著.中国企业国际化研发网络构建研究以后发追赶为视角.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22.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国企业国际化研发网络构建研究以后发追赶为视角》内容提要:本书以我国企业构建国际化研发网络的必要性、体系设计为主题,以文献研究和探索性案例形成研究前提和假设,应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建立动态回归模型、门限效应模型和二元选择模型讨论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和约束因素,分析国际化研发网络的区位选择和空间布局。《中国企业国际化研发网络构建研究以后发追赶为视角》内容试读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1.1.1问题的提出国际化研发(ramd)网络是指由特定企业主导,通过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或建立研发合作关系而形成的网络,其构建是研发国际化战略的延伸。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充分利用全球知识资源、保持技术领先优势、适应全球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研发机构配置于海外。目前,全球500强公司研发海外化比率已接近40%,其中德国、英国和美国公司的这一比率分别高达66%、60%和31%,微软、西门子、三星等著名公司均建立了庞大的国际化研发网络,成为其实现自主创新战略的坚实基础。近年来,我国企业也在国际化研发网络的构建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如联想公司通过从bm和谷歌公司收购部分业务以获取海外技术人才和研发机构;长安公司在意大利、英国等地设立研发机构,但这些研发网络规模十分有限,致使我国企业始终处于研发国际化分工的底端,被排斥在重要的技术联盟之外,制约了其作为后发企业进行创新追赶的步伐。在此背景下,探讨如何激发我国企业设立国际化研发网络,提高研发网络中知识吸收和扩散的效率,推进自主创新战略,提升在国际研发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中国企业国际化研发网络构建研究gtgtgt1.1.2国内外研究现状(1)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动因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动因在于扩散、转移知识和技术,以适应特定海外市场的需要。研发国际化使跨国公司可以利用全球子公司网络寻找多样化的技术研发投入和替代方案,寻求互补资源,其直接的结果就是增强企业技术/知识存量的多样性(diverity),母公司还能将相关知识或技术扩散到其他子公司,这构成了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初始动机(陈岩,2011)。类似地,mafield(1979)发现美国公司在国外创建ramd机构的动机是进行技术扩散;hewitt(1980)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认为ramd国际化有利于企业适应当地市场;pateleamvega(1999)认为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机构的功能在于为海外制造性分支机构提供云顶国际集团的技术支持。21世纪以来,这一动机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国际化研发网络实现知识获取,进而取得技术优势。除了母国技术应用(hbe)外,跨国公司还尝试着通过国际化的研发投资促进母国技术增加(hba)(kuemmerle,1997),应用比较优势,低成本地培育并应用吸收能力(范兆斌,苏晓艳,2008),吸收东道国智力资本存量并将其转化为跨国公司本部具有持续性的创新能力(pitometal,2011)对于新兴经济体或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企业,研发国际化还具有更深层次的动机。例如新兴工业化国家企业借由对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寻求型并购来实现的研发国际化,其动机在于实现技术追赶和能力更新,实现战略过程中“惊险的一跃”(吴先明,苏志文,2014):从对我国企业的经验观察来看,企业国际化研发更易受到“技术能力”和“市场动机”的双重影响,既可能推动企业的渐进式创新也可能促进颠覆式创新(钟昌标,黄远浙,刘伟,2014),意味着在既有的时空限制下,这些公司正尝试着同时实现“知识搜索利用”和“知识供给”的功能(朱琴,朱雪祎,2008)。但是,有的研究通过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国际化研发中获得创新竞争力的差异,发现发达国家公司在海外研发机构中更多地从事基础研究,而发展中国家公司在海外更多地从事追随性的技术研究,因此后者更难以提升技术竞争力(awates,larem,mudamir,2015:jrvollhardt,2013)2女ltlt(2)研发国际化与逆向技术溢出的动液桥研发国际化的目标在于提升企业创新竞争力,这种目标的达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逆向技术溢出和企业的吸收能力禀赋。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投资的反向技术逆向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和重要性已得到充分证实(filatotchevi,strager,pieej,liec.2007赵伟,古广东,何元庆,2006)。bracoier,ekholm(2002)还用一个简洁的模型证实了外向研发投资中外国研发存量与母国生产率间的正相关性。有证据表明,即使是发展中国家技术滞后的企业,也可以通过海外投资带来的技术外溢获得领先者的技术(fofuri,motta,2009),但问题在于,这种逆向溢出效应并不总是存在,并不总是能达到预期效果。例如我国企业外向研发投资带来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与发达国家企业有着显著差异,无论是面向发达工业化经济体、新兴工业化经济体(ne)或发展中经济体,这种外向研发投资带来的技术逆向溢出并不一定显著(赵伟,古广东,何元庆,2006刘明霞,王学军,2009)。究其原因,在于各种调节性因素的存在。首先,通过逆向溢出获取技术与母国在国际贸易网络中是否具有枢纽地位密切关联(许和连,孙天阳,吴钢,2015);其次,对于发展中国家,研发投入的强度制约着企业通过逆向溢出获取技术的努力(许和连,孙天阳,吴钢,2015;孙玉涛等,2015);最后,母国经济体的各吸收能力因素,如人力资本存量、经济结构、金融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等都具有显著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门槛特征(李梅,柳士昌,2012),这就要求不同规模和资源禀赋的企业应选择不同的技术研发国际化战略(陈劲,吴沧澜,景劲松,2004)。(3)企业国际化研发网络的区位选择与空间布局总体上看,企业国际化研发的组织模式存在着由单中心、多中心向网络型发展的趋势。1985年至2000年企业间研发跨国合作形式较松散(alexaderamgdo,1999),但此后企业致力于构建更有组织的国际化研发组织,倾向于利用不对称信息优势在全球发布研发活动,形成复杂的分工合作网络(范兆斌,苏晓艳,2008),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发达国家企业的研发活动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扩散,使其地理分布分散化(patel,pavit,1996),这引发了研究者们应用网络范式研究国际研发合作的兴趣(陈劲,等,2004)。对于影响国际化研发网络空间布局的因素,部分以结果为导向的研究表明,p中国企业国际化研发网络构建研究gtgtgt那些具有敏锐洞察力的城市将自身定位于以研发、创新服务为主导功能的国际城市,逐渐成为产业、区域甚至全球知识生产中心、技术资本控制中心或技术交互中心,因此成为企业研发国际化投资的优先选项(刘筱,2013),因此,对企业研发国际化网络空间切入规律的分析可以通过对网络中节点城市的地理格局来展现,并借以形成识别与判定国际研发城市的核心特征指标(黄亮,盛垒,2015)。对于战略决策者而言,企业研发国际化网络节点的选择受到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包括东道国知识要素禀赋和经济地理因素(陈健,徐康宁,2009)、东道国市场规模或者产业优势、大学和研究机构知识溢出的规模,以及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及其所带来的交易成本等(hegde,hick,2008vobeer,etal,2008richard,yag,2007)(4)企业国际化研发网络中的关系管理与网络治理国际化研发投资通常以项目式合作研发、开设独立机构、组成研发联盟等方式开展,无论哪种形式都会构建出国际化研发网络,因此需要强化对合作关系的管理和对合作网络的治理。事实上,企业国际化研发网络是组织边界、地理边界和知识边界(kowledgeboudarie)共同演化的结果(davi,eehard,2011leioe,helfat,2011liehtethaler,vogt,2011刘洋,魏江,江诗松,2013)。有的时候,国际合作关系网络以联盟的形式表现出来,此时对关系网络的治理就变成了对联盟的治理。相对于直接合资,组建国际研发联盟更能促进中国企业的突破性创新,但这种作用受到联盟既有知识池的约束,从而需要有效的联盟治理(高太山,柳卸林,2016)。企业倾向于在国际化研发网络中采取什么样的关系管理或网络治理策略与其所受到的资源、环境约束有关。例如,当企业拥有强的技术能力优势时,在国际研发合作中倾向于采取排他性许可;东道国市场吸引力、企业技术多样性与采取排他性许可的倾向间也存在负向关系(熊磊,吴晓波,朱培忠,陈小玲,2014)尤其是在东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中,外向研发投资中关系管理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族式治理结构、企业所有人风险偏好,以及人际网络基础上的商业文化(igorroger,stragej,yugchihlie,2007),典型事例包括三星公司以组织或人员为纽带来拓展国际研发网络,华为公司以资金为纽带以实现国际技术获取(刘凤朝,马逸群,2015)。4ltlt(5)简要评述第一,总体趋势上,新兴经济体企业研发国际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对于跨国公司而言,将中国、印度等纳人国际化研发网络有积极效应,有助于降低知识边际产出递减的压力(joe,2015bratetal,2013bejami,2009),同时,构建国际化研发网络也是后发企业创新追赶的重要手段。但不少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研发网络中的位置与角色制约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lu,wag,2012peg,2012杨震宁,等,2010),被动地嵌人国际化研发网络使我国企业有被锁定在价值网络末端的危险,因此需要进一步探讨,在技术能力禀赋、知识基和制度体系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的情境下,新兴经济体企业(尤其是我国企业)应当如何定位研发国际化战略,如何治理合作网络关系,才能规避对外研发合作风险,形成知识汇聚效应。第二,对于我国企业构建国际化研发网络,部分研究给出了一些相互冲突的结论。例如,虽然不少研究都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在国际化研发中应当同时寻求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吴先明,苏志文,2014;钟昌标,黄远浙,刘伟,2014),但也有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在海外应当更多从事追随性的技术研究,否则很难提升技术竞争力(awates,larem,mudamir,2015jrvollhardt,2013)有研究认为转型经济体中企业在国内外开展研发活动的网络规模越大,创新绩效越高(魏江,应瑛,刘洋,2013),而另一些研究认为企业国际研发合作的地域广度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倒u形关系(吴剑峰,杨震宁,邱永辉,2015),表明我国企业在构建国际化研发网络的研究中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验证的问题。1.1.3研究价值与意义从理论上看,新兴经济体实现创新追赶必须进行研发国际合作,但其制度缺失和企业知识存量不足又使这种合作充满风险,形成了后发企业参与研发国际合作的悖论,本研究探讨了我国企业应当如何定位国际研发网络,如何激发国际研发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以及如何治理合作网络关系,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后发企业研发国际化理论、丰富我国跨国公司培育的研究。从实践上看,建立国际化研发网络是跨国公司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企业实现创新追赶的有力举措,本研究探讨了作为后发企业的我国企业5中国企业国际化研发网络构建研究gtgtgt构建国际化研发网络的时间切入、空间布局,分析网络中技术知识溢出、扩散的路径和效率,有利于企业规避政策及技术能力禀赋约束,形成网络关系管理的操作建议,增强国际研发合作效率,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企业。1.2研究方法本研究以我国企业构建国际化研发网络的必要性、体系设计为主题,以文献研究和探索性案例形成研究前提和假设,应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建立动态回归模型、门限效应模型和二元选择模型讨论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和约束因素,分析国际化研发网络的区位选择和空间布局;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讨论我国企业国际化研发网络构建中的关系管理与治理问题,明确国际化研发网络构建对于我国企业实现创新追赶、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公司的重大意义,并提出构建网络的动机及目标选择、空间布局和软环境建设方面的政策建议。研究中的主要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法。本书在查阅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了解研发国际化、后发企业创新追赶、国际化研发网络内技术逆向溢出、知识吸收和扩散等理论,提出理论假设。(2)“目的性”抽样调查。本书从我国不同行业中抽取有研发国际合作的企业数据,分析其构建国际化研发网络的动机、模式选择,并评价其成效。(3)探索性案例研究。本书选取微软、三星、华为等成功构建国际研发网络的国际企业,应用文本分析与扎根方法提炼数据,对结果进行竞争性解释,系统分析其研发网络的结构特征、知识吸收和扩散路径。(4)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本书构建动态回归模型、门限效应模型和二元选择模型讨论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和约束因素,分析国际化研发网络的区位选择和空间布局。(5)博弈分析。本书构建国际化研发网络各特征值与技术获取间的关系模型,讨论我国企业应选择什么样的合作方式,构建什么规模的合作网络,以及应用市场纽带、资金纽带还是人员纽带维系合作研发关系等问题。6···试读结束···...
2022-10-25
-
图书名称:《基于搜索社交电商视角的互动营销研究》【作者】郭鹏【页数】196【出版社】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12【isbn号】978-7-5180-6914-9【分类】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研究【参考文献】郭鹏.基于搜索社交电商视角的互动营销研究.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12.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基于搜索社交电商视角的互动营销研究》内容提要:本书主要是以搜索营销、社交营销、电商营销为例来全方位地分析互动营销。之所以选取上述三种方式,主要是基于当前网络的流量主要来自于搜索、社交、电商这三大领域。此外,还总结了不同营销模式的特点,搜索营销是企业利用搜索平台上的关键词等要素,将带有特定需求的用户吸引过来并产生影响的过程。社交营销是企业利用社交平台上的一系列要素,引发用户和用户之间的分享。而电商营销则是利用特定的互动产品,促进用户与商品的互动。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挖掘了互动营销的自身价值,对于互动营销的未来作出了趋势性的判断。《基于搜索社交电商视角的互动营销研究》内容试读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缘起互动营销是相对于传统营销而言的,是一种不同于传统营销的营销理念、营销方式。互动营销的出现与发展有其自身的必然性。本书研究互动营销模式,主要是基于消费、媒介、技术、企业等几个因素在近年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及传统营销自身存在许多问题。一、消费方面发生的变化从消费特点来看,消费者过去购买产品主要考虑产品价格、质量、性价比等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自我意识的增强,消费升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在消费行为之中,表现为消费者愿意为好的产品或服务接受更高的价格,消费者不乐意接受冷冰冰、没有情感的产品或者品牌,更喜欢富有情感,具有较强的人格化的产品。从大众化消费转变为个性化消费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追求个性化使得品牌的感性层面越来越重要,而品牌的感性层面通过传统的单向营销传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传播效果越来越弱,而以“互动”为主要特点的互动营销方式则表现出极大的优势,可以和消费者之间进行深度的沟通。从消费者角色的变化来看,作为营销中重要一方的消费者对既有的类的营销方式越来越反感,希望与品牌进行沟通,希望品牌与自身的价值观一致,甚至参与到品牌的建设中,从而满足自己的需求或体现自身的价值。近年来,001基于搜索·社交·电商视角的互动营销研究消费者的行为模式也在发生改变,例如消费者行为模式从aidma到aisas的变化。。在aidma行为模式中,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发生往往意味着整个流程的终结,而在aisas模式中,伴随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发生而来的是消费者在互动媒体上的分享行为,而这种分享行为往往很容易带来新的消费行为,如此进行不断往复和循环。消费者不仅仅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还是一个新的信息传播节点,是信息的传播者。因此,传统营销模式下,消费者是接收者,而互动营销模式下,消费者既是接收者,同时又是传播者。二、媒体环境发生的变化长久以来,消费者通过接触传统媒体中的营销内容作为产品购买的重要参考。广告对消费者起着重要的作用,广告可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可以给消费者造梦,这些都会对消费者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近年来,从整体市场来看,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中的绝大多数个体已经出现严重的下滑,报纸的持续萧条、电视收视率及经营的滑坡不绝于耳,消费者的注意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者媒体的接触习惯处于持续变化之中,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的大众媒体到网络媒体,到今天的移动网络媒体。消费者的媒介接触很大一部分已经转移到互联网上,消费者的注意力在哪里,企业的营销自然也要关注到哪里。互联网上的营销有广播式的成分,这是与传统营销相似的地方。但是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互动营销,互联网作为重要的互动媒体,提供了一系列的互动方式,例如搜索引擎营销、电商营销、社交营销、视频营销等多种方式。通过上述不同的营销方式,企业和用户、用户和用户之间可以实现双向互动。这种互动方式可以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更好地参与①美国广告学家刘易斯在1898年提出消费者行为模式,aidma,即attetio(注意)iteret(兴趣)、deire(爱好)、memory(记忆)、actio(购买)。电通在2007年提出新的消费者行为模式,aisas,即attetio(注意)、iteret(兴趣)、search(搜索)、actio(购买)、share(分享)。002第一章绪论‖到企业的营销活动中去。三、技术方面发生的变化从技术的视角来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为互动营销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互联网改变了过去单向的传播模式,技术上的双向性为双方的互动打下了基础,互动成为重要的特点。基于这种互动媒体基础上的营销自然也在发生变化。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企业通过传统媒体上进行的单向式营销有点像企业的“自言自语”,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这种营销是有效的,会对消费者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在企业提升知名度方面。但是今天,这种方式的影响力则持续下降,比如,在与消费者之间深层次的互动方面难以达成良好效果,消费者甚至可以主动进行设置来屏蔽掉这种形式。而基于网络上的互动营销,更多时候像是两个主体之间的“对话”,双方通过对话,能够更好地去了解对方。既然是对话,双方之间就必须倾听,倾听对方的声音、语调、内容,需要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这样双方的对话才可以持续。显然,传统营销基本上是难以听到消费者的声音的,反馈渠道非常有限,很多时候要靠产品的销售来模糊地判断营销的效果。实际上,引起产品销售的因素是多元的,销售做得好,不一定意味着传统营销开展得好,有可能是市场处于急速上升期。传统营销模式下的消费者对于企业的营销方式,赞成还是反对,积极还是无感,作为企业来说是很难准确评定的,以往是通过市场调研,以通过个体来推断总体的方式进行判断。互动营销则不同。互联网技术使得在互联网上开展的互动营销效果更容易检测,精准性更高。例如,对于一个活动带来的即时销售效果方面,互动营销具有很大的优势。近年来企业在营销活动中,会常用到lbs这一技术。lbs技术是基于消费者当前位置开展一定的服务。作为企业,并没有在此时像开展传统营销那样向消费者进行广告信息的传递,而是基于消费者所在的位置这一特定的场景,根据消费者的一系列特征和数据,对其推送与之相关的信息或服务。由于针对性003‖基于搜索·社交·电商视角的互动营销研究强这一特点,很容易产生好的营销效果。四、企业自身需求的变化过去企业开展营销活动,往往假定其目标客户群是具备某一特征的一群人,喜欢短时间内对一个较大的群体实施密集的广告轰炸,让营销信息在短时间内打通一个市场,追求知名度、美誉度等,因此会对覆盖率、收视率有一定的要求。随着环境的变化,企业今天对这些指标有所弱化,但是往往会有其他新的要求。例如,精准到达目标受众、与目标受众进行一对一沟通、品牌打造与产品销售的考量。要达到这样的沟通目的,传统营销方式显然无法达成,而互动营销则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五、传统营销存在的问题传统的营销模式在过去的营销环境下对企业的营销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到了今天,这种模式的弊端已经充分显露出来。传统营销是一对多,它假定众多的消费者有着共同的需求。在物质不够充裕、信息不对称的时代,这种营销模式效果是很明显的。但是,实际上,每个消费者都是独立的个体,除了共性的需求之外,自然有大量个性化的需求,传统的一对多的营销方式难以充分满足个性化的个体。缺乏针对性的传统营销弊端显露出来,例如营销过度易引起反感、难以确定转化效果、传播效果难以科学检测等问题。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在2014年公司年会上说道:“对海尔来说,无价值交互平台的交易都不应存在。硬广投放的对象报纸、杂志等都已经被海尔列入‘无价值交互平台’。”。加上近几年纸媒等媒体的持续衰退,这种传统的营销模式自身的价值也在持续走低。前几年,传统硬广的价格一路走高,就连作为“全球最大广告商”的宝洁都坦言广告费用偏高,数量众多的中小型公司自然更加难以承受。企业有营销的需求,但是营销的费用过高)钛媒体.海尔说,我们不跟硬广做朋友了.ht:ww.tmtot..com/90439.html.201401-21,004第一章绪论川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营销活动的开展。而互动营销则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营销模式的缺点,从营销费用、传播效果上都有着与传统营销截然不同的特点。可见,基于上述多个因素的变化,加上传统营销自身的问题,企业纷纷发力互动营销市场。基于互动营销产生的背景,本书系统梳理互动营销的基本理论,结合互动营销不同模式下的相关实践,了解互动营销不同的模式背后共通的东西。互动是表象,在不同的媒体形式上,互动的表现形式可能不同,例如搜索营销、电商营销、社交营销上的互动,每一种营销方式下的互动都呈现不同的特点,那互动背后的动因有什么不同呢?不同的营销模式下,企业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互动的原因、表现形式也有差异性。本书选取三种典型性的营销模式,分析背后互动的原因、互动产品的使用,在此基础上对这种营销模式进行评价。最后进行综合的分析,对未来的互动营销发展做出预判。通过分析,本书会对当前处于蓬勃发展状态的互动营销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分析,从而为企业的互动营销实践提供理论的借鉴和支持。第二节研究内容与方法一、研究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是研究该课题的背景,为什么要研究互动营销这一核心的问题,主要是基于哪些方面的考量。通过进行系统的文献的梳理工作,了解前人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成果,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相关的借鉴。同时,结合不同的学科,找出具体的理论作为支撑,此外,还介绍了具体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互动、营销与互动营销。主要是了解互动、营销、互动营销这三个概念的内涵。本章从关键词“互动”出发,了解互动的本质,重点梳理了不005‖基于搜索·社交·电商视角的互动营销研究同的历史时期的互动是如何表现的,不同学科背景下的互动,例如营销学、传播学、社会学有哪些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互动的观点。互动是双方之间基于某种规范、利益、兴趣、情感等而展开的一方作用于另一方,另一方再反作用回来的一种关系。通过互动,双方之间可以传递信息、情感或者行为,从而使双方之间建构起一种关系。互动可以使互动主体之间更好地建立联系。然后对营销、互动营销的概念进行了梳理,重点了解了不同时期营销活动中的主体是如何互动的,提出了本文对于互动营销这一概念的理解。然后梳理了互动营销的要素以及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分析了本文为什么以搜索营销、社交营销、电商营销为代表来对互动营销进行论述第三章:搜索营销:引导用户与搜索引擎的互动。首先介绍搜索营销的整体市场情况,搜索营销市场的构成要素,在这个大的市场上有哪些典型的营销产品,这些营销产品分别如何体现企业与用户、用户与用户等不同角色之间互动的;其次,对35个搜索营销的典型案例从营销诉求、互动产品、互动特征等维度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搜索营销的互动机制:最后对搜索营销的本质及运作机制做出分析。第四章:社交营销:引发用户与用户的互动。首先介绍社交营销的构成要素、典型产品,这些产品如何体现企业和用户、用户和用户之间的互动;其次,对40个典型的社交营销案例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社交营销的互动机制;最后分析社交营销的重要价值及其可能带来的问题。第五章:电商营销:促进用户与商品的互动。先介绍电商营销的构成要素,该领域的典型产品,这些产品如何实现企业和用户、用户和用户之间的互动。基于对电商营销的25个典型性案例进行多维度的梳理分析,探讨电商营销的互动机制,再提出对电商营销的发展及问题的思考。第六章:对互动营销的思考。在分析完上面几种主要的互动营销模式之后,本章对几种模式进行总结,既分析三种模式的差异,又寻找三种营销模式的共同点,而这些共同点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互动营销的重要特点。最后对互动营销的价值以及未来的趋势做出了预判。006···试读结束···...
2022-10-17